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羅貫中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天下三分,諸侯為了建功立業而爭權奪利的歷史題材小說。
《三國演義》中我們被孫權、劉備、曹操三個霸主,分明的性格所吸引,也被劉、關、張三人的結義之情所感動。
三國裡梟雄輩出,但貫穿始終的卻是謀略,不論是諸葛亮還是周瑜,都是以計謀取勝,最終贏得戰場的主動權。這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也是必不可少的戰爭因素。
其實除了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劉備手下還有一名謀臣,那就是龐統龐士元。
劉備十分器重龐士元,他的地位也僅僅是在諸葛亮之下,在外的名聲是可以跟諸葛亮齊名的。
小說中的龐士元是一個嫉妒心很重的人,他多次針對諸葛亮,就是因為對方地位高於自己。
最終因為龐士元傲慢的性格,不聽信諸葛亮的勸阻,在落鳳坡送命。
那真實的歷史是不是如此呢?龐士元是不是真的喪生於落鳳坡,萬箭齊發而斃命呢?
龐統真實死因
答案是否定的,真實的龐士元死得沒有那麼轟轟烈烈,他只是被一支箭就取走了性命。
建安十九年,劉備命眾將士率兵攻城,手下大將如:張飛、關羽等皆被調遣。
面對久攻不下的雒城,就像一塊難啃的骨頭一般,是劉備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如何將這塊石頭搬走,劉備百思不得其解,此時劉備想到一個人,便是自己的謀士龐士元。
龐士元有勇有謀,不但可以出謀劃策,還可以領兵打仗,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
此時劉備將龐士元叫至跟前,下軍令讓龐士元擔任主帥,領兵攻克雒城。
作為劉備左膀右臂一樣的人物,龐士元自然不在話下,當即騎馬帶領眾將士出城,車馬勞頓,一干人等終於達到雒城的邊緣。
次日,龐統龐士元領軍攻打雒城,正如劉備所料想的那樣,雒城城池堅固,實在難以攻下,性情急躁的龐士元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
此時龐士元被一支前方射來的弓箭射中,掉落下馬,回到營帳不久,便因為箭傷失去性命,年僅36歲。
作者改寫
羅貫中所寫《三國演義》中的龐統也是斃命於36歲,但不同的是,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死亡的慘烈,突出龐統英雄的身份。
羅貫中運用了小說家都會用到的誇張手法,將一支箭寫成了無數支,將被動的領命前去雒城,改為龐士元主動請纓,為了邀功前去落鳳坡。
而落鳳坡這個地方也不是真實的龐統龐士元死去的地方,是作者杜撰出來的情節。
落鳳坡作為大眾心目當中一個傳奇的所在,是否是真實存在的呢?
落鳳坡是真實存在的地方,史料記載,龐統死後劉備便將他葬在了落鳳坡。
因為龐統被稱作“鳳雛”,這是劉備為龐統特意挑選的一塊墓地,此時也看出,真實的劉備也是一名十分有情有義的主公。
那為何作者偏偏要寫龐士元死於落鳳坡呢?這恐怕得從龐士元的性格開始說起。
龐士元性格
龐士元其實自幼就天資過人,但是因為性格愚鈍,所以掩蓋了原本的才華,也就是他天生沒有一副聰明相,從而被人誤認為是凡夫俗子一個,不會有大作為。
龐士元直到後來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也就是司馬徽,司馬徽當時看到龐士元之後,內心也沒有太大的驚喜,就是照舊做自己的事情。
當時在樹上採桑的司馬徽就這樣和樹下的龐士元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但越是聊,司馬徽就越發現,龐士元絕非池中之物,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在司馬徽的肯定之下,龐士元也認為自己是有點能力的,便開始展露才華。後來便被張飛舉薦,成為了劉備手下的謀士兼將領。
龐士元立過很多功勞,但性格卻古怪得很,如果自己提出的建議劉備不予採納,一般的臣子肯定會以主公為大,但龐士元的內心卻會記下一筆。
龐士元當時提出攻城的三條計策,只被劉備用了一條,其餘兩條都沒有用到,於是在即將攻下城池之際,得意洋洋的劉備在營帳之中大辦宴席。
此時興致極高的劉備扭臉對龐士元說:“龐統,這是不是件高興的事”?
龐士元卻一臉冷漠地回到:“以攻克別人的城池取樂,不是仁君所為”。
劉備原本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比較內斂的人,但此時因為喝了酒,聽了龐統的話也勃然大怒。
劉備立刻放大聲音反駁道:“那武王伐紂後,設宴眾人,也是不善的行為了”?
看到龐統還是不為所動的樣子,劉備便下令將龐統轟了出去。劉備轉念又後悔了,認為這點小事,自己不應該大動肝火。
劉備命人將龐統請回,龐統一臉不情願地回來之後,便坐在原地吃吃喝喝,也不抬眼看劉備。
劉備只好給個臺階問龐統:“你覺得剛才是誰的錯?”龐統卻木訥地說道:“你我都有錯”。最終劉備大笑化解了這場君臣的尷尬。
其實從這件小事不難看出,龐統是肚量比較小的人,很多事在他這裡容易演變成不滿,而劉備反而在遷就龐統的這種怪誕的性格。
所以如果按照這種性格的發展,《三國演義》中作者寫龐統一意孤行,不聽諸葛亮的勸阻非要去落鳳坡,以此來跟諸葛亮爭功,這就是可能性極大的事情了。
況且看過小說的人,也知道,作者有意突出諸葛亮的實力,所以一半是對龐士元性格精準的分析推斷,一半是突出諸葛亮的未卜先知,那安排龐統喪命於落鳳坡也是在理的事了。
結語
龐統龐士元其實在小說中,不管性格描述還是結局,都是按照真實歷史。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作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杜撰出來的,也並非是憑空捏造。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羅貫中先生,還是比較還原歷史人物的。
小說肯定會有戲劇色彩,不可能一板一眼地按照歷史照搬去書寫。必須把人物性格寫得飽滿立體,如果這樣來看的話,作者並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