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很多朋友都喜歡對比軍隊的戰力,網上此類文章也比較多,比如拿三野與四野做戰力對比,在各野戰軍內部對各軍進行戰力排名等等。筆者也湊個熱鬧,談談四野各軍誰的戰力更強,和喜歡軍史的朋友們聊聊天。一家之言,歡迎討論交流。
(一)四野本可多設5個軍,但林彪建議少設
四野曾先後組建和指揮過19個軍,包括1948年11月由12個主力縱隊改編的38-49軍。後來的有:長春起義部隊改編的50軍,張軫起義部隊被改編的51軍,長沙起義部隊改編為21兵團下轄的52、53軍,以及由桐柏軍區部隊整編的58軍,由44、45軍合編的54軍,由48軍和21兵團合編的55軍。
東野1-12縱隊是分三次整編而成的:1946年8-10月,東野部隊第一次大規模整編,以關內進軍東北的部隊為基礎,在北滿編成1、2、6等三個縱隊,加上當年1-2月在南滿編成的第3、4兩個縱隊,共5個主力縱隊;1947年8-9月,以12個獨立師編成7、8、9、10四個縱隊;1948年2-3月,又以9個獨立師編成5、11、12三個縱隊。至遼瀋戰役前,野戰部隊共有12個步兵縱隊、15個獨立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兵縱隊及3個騎兵師、1個坦克團等共70多萬人,加上地方部隊,此時總兵力為103萬人。
到1948年11月全軍統一編制序列時,東野當時如果按三三制編制,可以編成17個軍,即15個獨立師可以另外編成5個軍。但林彪考慮解放戰爭很快就會結束,軍隊編制太多對將來裁軍會造成困難,便向總部建議不增加軍的數量,只將1-12個縱隊改稱38-49軍,但每個軍增編1個師。所以,在五大野戰軍中,其他各野戰軍各軍都轄3個師,唯獨四野各軍下轄4個師。四野進關時,各軍人數大多在6萬上下,快趕上其他野戰軍的兵團了。應當說,在這個問題上,林彪是有遠見的。
(二)四野戰力最強的軍,在最初編成的5個縱隊中
筆者逐步縮小範圍:四野先後指揮的19個軍,戰力最強的肯定在最早的12個軍中,且肯定在最早編成的5個縱隊中,即38、39、40、41、43軍中。為什麼這麼說?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說過,一支部隊的戰鬥力,由作風、戰術、指揮三大要素所構成。這5個軍在這三個方面,是具有很大優勢的。
首先是作風好。
在部隊戰鬥力三要素中,作風是第一位的。但部隊作風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積累和戰火錘鍊的,即優良的傳統。最初的5個縱隊,都是關內老八路中的精華,作風自然好於其他部隊。當然這也不絕對,歷史長,作風不一定天然就好,最典型的就是359旅,進軍東北後在打仗上要弱。《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說“該師為東北各部隊中歷史基礎最老的部隊之一,其中有不少為土地革命及抗日戰爭之骨幹成分,連以上幹部絕大多數為關內參軍之老幹部,但部隊作風甚疲沓,缺乏朝氣,保守性大,進步慢,戰鬥作風被動,戰鬥力未能充分發揮,其部隊歷史應列入東北各部隊中之主力師,但戰鬥力還不如一般老部隊及趕不上進步較快之新部隊”。
359旅進軍東北的部隊是在717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紅6軍團的老底子。這支部隊1939年調回陝甘寧邊區駐防,1940年底開赴南泥灣開荒,長期遠離前線,搞生產、做經營有一套,打仗弱化,原因就是“作風甚疲沓”。但359旅只是個別現象,並且部隊的老底子在,遇到歷史契機或者猛人猛將,其潛能就會被激發,狀態立馬改變。359旅1947年整編為10縱28師後,被“打鐵的”梁興初給“狠上了”,作風立馬改變,在黑山阻擊戰中一戰而正名。
其次是戰術高。
這些最早編入野戰部隊的5個縱隊,也都最早系統地開展戰術訓練。東野部隊在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下,實際上是開展標準化的戰術訓練。部隊越老,訓練時間就越長,戰術水平自然越高。事實也是如此。
第三是指揮強。
這5個軍是林彪手中的“五虎”,每戰都會使用在重要或關鍵位置,自然格外受重視。所以,這5個縱隊的司令員自然是精挑細選,經歷戰爭實踐的檢驗,優勝劣汰,強手中的強手。一支部隊,作風和戰術是戰鬥力的基礎,一個能力強的指揮員往往會讓一支部隊的戰鬥力昇華。
前面說的10縱28師就是例證,在梁興初指揮前後,判若兩個部隊。還有,同一個指揮員,在發揮不好時,部隊的戰力也會大打折扣。還是以梁興初為例:在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中,因為一個“黑人團”的錯誤資訊,猶豫了一下,結果被彭總罵得灰頭土臉。筆者一直認為,彭總大罵梁興初,可能還有一個隱含的原因:38軍是在紅3軍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自己的老部隊,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吧。
(三)有四個軍戰鬥力難分伯仲
東總最早編成的1、2、3、4、6這五個縱隊中,在戰鬥力上,最初北滿的1、2、6縱遠強於南滿的3、4縱。這一點,可別不服氣,說兩個事例:一是1946年2月,民主聯軍打出2個典型戰例:一個是秀水河子戰鬥,打出了進軍東北後的第一個殲滅戰;一個是沙嶺戰鬥,打了一個出名的敗仗。秀水河子是1縱、6縱前身部隊打的(當時還沒有整編),而沙嶺戰鬥是3縱和4縱聯手打的。在四平保衛戰期間,敵新6軍僅4個小時就突破3縱陣地,導致四平整個防線崩潰,而1、2、6縱的前身部隊就打的更為出色、更為英勇頑強。
都是關內的老八路,為什麼有這樣的差距?筆者認為,主要問題是在作風上。1、2、6縱部隊的前身,是115師主力,紅1、紅15軍團的老底子。而3縱、4縱部隊的前身,是抗戰期間組建的山東和冀東部隊,雖然主要幹部大多也是老紅軍,但畢竟人數少,沒有成建制紅軍部隊的傳承。有沒有紅軍時期及長征的錘鍊,在作風上還是有較大區別的。
前面說了,任何事都不能絕對化。3縱後來在韓先楚的調教下,戰力迅速上升,到遼瀋戰役時與1、2、6縱已不相上下。所以,四野戰力最強的部隊,應該是1、2、3、6縱,即後來的38、39、40、43軍。這一點,四野在1949年3月編組4個兵團時,就給出了定論:當時每個兵團下轄3個軍,按強、中、弱搭配,其中40、38、39、43軍作為最強的軍分別編入12-15兵團。
(四)在這個軍中,筆者認為43軍戰力更強
上述4個軍中,如果非得就戰鬥力區分,筆者認為38軍和43軍相對更強一些。理由是:《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對東野12個縱隊36個師都有評價,其中被稱為“頭等主力師”的共有7個,即1縱1師和2師、2縱5師、3縱7師、4縱10師、6縱16師和17師。也就是說,7個頭等主力師,38軍和43軍各有2個,其他3個軍均只有1個。“頭等主力師”就是戰力的體現。
38軍和43軍誰的戰鬥力更強一些?確實很難區分了。非得區分一下,筆者認為43軍略強一些,理由是:2個軍在野戰和防禦能力上難分伯仲,但因為有攻堅老虎128師,43軍整體攻堅能力要強於38軍。這一點,38軍軍長李天佑也是認可的。
此外,43軍歷史更悠久,基礎和作風更好,雖然有些驕傲自滿,但無論放到哪裡都頂得住,遼瀋戰役中的厲家窩棚堵截戰就是最好的例證:6縱2個師強行軍30多小時,面對急欲奪路逃生的12個師約10萬精銳敵軍,遇上就開打,沒有時間構築工事,沒有絲毫畏懼和猶豫,不顧疲勞和重大傷亡,硬是頂了1天1夜。這樣的仗,有幾支部隊能頂得住?遼西會戰中被俘的廖耀湘兵團參謀長楊焜就說過“北滿6縱、南滿3縱”的戰鬥力最強。
對此,可能一些朋友不服氣。主要是因為43軍的戰績可能不如39軍等部隊。但戰力與戰績不完全是一碼事。戰績大小,要看上級或戰場給不給機會或給什麼樣的機會。在一場大戰中,各部隊所處的位置對戰績影響很大。一些主力經常被當作預備隊或放在機動位置,可能就沒有多少戰績。
例如遼瀋戰役後,1縱司令員李天佑就發牢騷說:“我們總是被當作預備隊,結果這麼大的戰役僅僅放了幾槍。”38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績不如39軍,也不如43軍,其出名主要是因為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期間,東南沿海的形勢也非常緊張,總部一直把43軍作為機動力量留在華南地區。錯過了抗美援朝,這也是43軍的重大遺憾。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