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阿聯酋迪拜航展上,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蘇–75成為了航展上的亮點之一,它是俄羅斯設計的第二款中型隱身戰鬥機,6月份剛剛在莫斯科航展上展出,所以國際航空界對它很關注…而蘇霍伊公司不遺餘力地推銷它也顯然是在搶佔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市場。
而韓國廠商也非常重視迪拜航展,畢竟是在“壕國”舉辦的,這些中東豪客兜裡可是有大把銀子的!為此韓國拿出了剛剛原型機組裝完成的KF-21戰鬥機參展,雖然說不是實物,但從它的介紹展板上來看,是一款效能還不錯的裝備。
並且從資料上看,似乎是要壓倒蘇-75戰鬥機,展板資料上寫著該型機安裝了兩臺美國通用公司的F414-GE-400K發動機,最大推力標的是44000lb(19.9噸)左右、最大航程2900公里,航空彈藥最大掛載能力為7.7噸,KF-X戰鬥機沒有內建彈倉,可以在機腹半埋彈倉和機翼上安裝10個掛架,其中機腹是4個半埋,左右機翼各3個。
KF-X的最大航程和最大掛載都是剛好比蘇-75(圖片右側顯示資料:最大航程2800公里、最大彈藥掛載7.4噸)大一點。
而在最大起飛重量方面KF-X為25.6噸,蘇-75是給了個18噸的模糊資料,但這不應該是最大起飛重量,憑蘇-75的體積最大起飛重量怎麼的也得在23噸左右。
KF-X沒有機腹內建彈倉,因為這個設計對於韓國航空工業能力實在是太難了!為了研製節省時間、資金投入,採用了“半埋式”機腹彈倉設計,但這樣的設計導致了KF-X的隱身能力大大降低,韓國也不在稱它是五代隱身機了,改稱為“四代半”或者“準五代”。那麼蘇–75和KF-X誰的效能更好一些呢?
蘇–75是俄羅斯著名的“蘇霍伊公司”設計的單發隱身戰鬥機,“蘇霍伊公司”當然是飛機設計和製造強大的企業,而且有蘇–57的設計經驗,在蘇–75的設計上雖不能說是駕輕就熟,但也沒有技術瓶頸,畢竟是從蘇-57由高向低的技術轉換,再加上俄羅斯在航空工業覆蓋率了所有戰鬥機所需的裝備,所以蘇–75具備了美軍F35系列戰鬥機的所有基本效能。
比之俄羅斯的航空工業能力強大,韓國的技術水平要淺薄許多,只是在1960年代才進行了戰鬥機的修理,直到1990年代末隨著工業能力的進步,航空工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開始在國內組裝KF-16戰鬥機,品質也接近了洛.馬公司的標準,但航空工業的積累仍然太少,無法單獨設計戰鬥機,且產業鏈也不完整,發動機、電子裝備…等等關鍵子系統仍需歐美廠商提供,比如說:韓國自己設計的所謂第一款戰機A50“金雕”教練/攻擊機,連飛行員的彈射座椅都沒有技術儲備,用的是英國的馬丁.貝克,原本和阿根廷洽談A50的出口合同,受英阿“馬島問題”的影響,英國威脅禁止出口馬丁.貝克彈射座椅,結果這筆交易胎死腹中。
到了KF-X這種情況仍然沒有改變,先不說發動機是美製裝備,就是自稱是自己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也是在洛.馬公司技術支援下仿製的APG-83雷達,要讓韓國自己研製將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KF-X和大部分韓國裝備一樣都是“拼裝機”。
展會當中的蘇–75宣傳片當中擊落F35。
不論是蘇–75還是KF-X都是面向國際市場的裝備,兩國自己裝備的數量並不多,蘇–75的基本型國際售價只有3000萬美元,KF-X是多少錢不清楚,但也不能很貴否則根本競爭不過蘇–75,但問題是這兩型飛機還都處在原型機階段,都稱驗證機在明年是否,爭取2025年之前服役或者投放到市場,以航空工業穩妥為原則的理念相比都似乎急於求成了。
從空軍發展的角度來說,這兩型機的前途都不太光明,因為它們都是低檔水平的飛機,目前中小國家空軍發展也往高階機方面靠攏,也就是放棄低檔飛機而購買高階,比如說:緬甸空軍目前正在洽談購買蘇–35重型戰鬥機、印尼空軍也開始洽談購買F-15EX這樣的高階戰鬥機,按理說這兩個國家的軍費都很低,但受周邊的形勢挑戰,再購買米格35或者F16這樣低端戰鬥機根本起不到威懾效果,所以咬牙也要購買最先進的裝備。
而到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時代也會是這樣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貴,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便宜”,都是一分錢一分貨,蘇–75這麼的便宜肯定讓人生疑,而且它和KF-X遠沒到技術相當成熟階段,與其這樣不如購買現成和相對成熟的F35系列讓人踏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