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17日,機械工業部在1996年全國機械工業工作會議上提出,“九五”期間機械、汽車工業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戰役”,即產品質量翻身、組織結構最佳化、開發能力提高。這也恰恰對應了當時中國汽車產業存在的三個短板,即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中小企業扎堆兒造車和自主開發能力弱。不過,即使到了25年後的今天,這三個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
1996年,一汽使用克萊斯勒2.2升488發動機配奧迪100轎車的車身,生產出紅旗CA7220,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小紅旗”,使得曾因為故障多、油耗高而停產多年的紅旗品牌重新復產。與此同時,一汽停產奧迪100車型。這也可以理解,否則就是真假美猴王同臺了。
1996年5月20日,第一輛奧迪200 V6車型駛下一汽-大眾生產線。奧迪200相當於是奧迪100的升級版本,外觀設計變化不大,主要是車身長度和配置變化,它採用了V6電控多點燃油噴射式汽油發動機,具有可變進氣管等多項先進的結構和設計,動力強、油耗低、噪音低等特點,一經推出就成了公務用車的理想選擇。
1996年4月8月,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昭傑親自贈送一輛新捷達轎車給珠海計程車司機蘇耀洪,以表彰他創下駕駛捷達轎車60萬公里無大修的紀錄。同一年,捷達的國產化率達到80%,成為一款很成熟可靠的產品。
1996年,桑塔納轎車年產量突破20萬輛。不過曾經錯失奧迪專案的上汽正在忙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跟通用合資的中高階轎車專案。1996年12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黃菊同志到上汽集團現場辦公,要求上海通用專案做到"1998年12月出車,1999年春季上市"。
1996年的商用車市場一片火熱。1月25日,中意合資的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合資公司揭牌儀式。4月18日,代表當時中國最時尚、高品位的第一輛江淮輕卡HFC1061下線,開創中國輕卡轎車化潮流。
6月1日,東風公司總經理馬躍駕駛第一輛三噸輕型車駛離總裝線,標誌著東風輕型車正式投產。6月28日,中美共同投資7800萬美元的合資企業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在襄樊成立。
1996年8月28日,由北京汽車摩托車公司發起,在原山東諸城市機動車輛製造廠基礎上,常柴集團有限公司,武進柴油機廠等100家單位發起設立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田汽車,現在已經成為一家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也是中國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商用車企業。
1996年9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也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長安汽車”,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李鴻章在1862年創辦的上海洋炮局。後來幾經變遷,在1957年第一次軍轉民時期,試製生產出中國第一輛軍用吉普車,也就是“長江牌”46型吉普車。
1996年,已經連續虧損多年的廣州標緻山窮水盡。4月27日,廣州市委通過了由廣州市汽車辦提出的關於調整廣州轎車工業發展戰略的意見,核心就是更換合作伙伴,讓法國標緻退出廣州。到底誰會接盤呢?我們已經知道了答案。
1996年,我們跟日本的合作專案越來越多。7月10日,中日合資輕騎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開業。2月28日,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同年,五菱汽車與日本大發聯合開發的LZW6370A首批車下線,它就是人們常說的“子彈頭”。
8月26日,由中國哈爾濱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日本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馬來西亞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三國五方投資成立的東安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約,主要生產4G1系列汽車發動機和FSM41變速器。從此開始,很多掛著國產車標的車裡裝的都是三菱技術的發動機,一舉解決了很多國內小車企沒有發動機的難題。
10月8日,唐山愛信齒輪有限責任公司在唐山市正式成立,由唐山齒輪廠與日本豐田公司所屬的愛信精機、愛信AI株式會社、豐田通訊共同投資組建,專業生產轎、微、輕型汽車變速箱。其產品不光供應豐田,也被其他多家主流車企所採用,比如大眾、菲亞特、雪鐵龍、馬自達等。
1996年,決定在皮卡領域大幹一場的魏建軍已經初步整合好了自己的供應鏈,比如綿陽的491汽油機、太行二分廠的前後橋、唐山愛信的變速箱、河北或大連的車架、常州力得的儀表板等,同年3月31日,第一輛長城迪爾Deer皮卡在總裝車間下線,當年銷量就達到1300多臺,算是初戰告捷。
1996年,在一汽混得風生水起的尹同躍做出了他可能是一生最重要的決定,放棄待遇優惠、前途無量的工作,踏上了南下安徽的列車,他用蕪湖市給的30萬元註冊了公司,從此致力於“造中國人自己的車”!
1996年,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不過並沒有正式進入汽車行業。當然這一年李書福也做了一件當時非常轟動的事。他花費幾十萬元買來一臺W210的賓士E200轎車,然後全部拆解研究學習,得出的結論是汽車“汽車就是一臺發動機+四個輪子+兩張沙發”。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買來紅旗汽車的底盤,手工打造了一臺酷似賓士E的車,它就是吉利一號。當李書福駕駛這臺車上路時,見多識廣的交警都傻了眼,這臺像賓士又不像賓士的車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1996年,一臺“大哥大”的售價上萬元,比亞迪雖然不造大哥大,但它已經取代日本三洋成為中國臺灣最大的無繩電話製造商大霸的電池供應商,因為大霸是電信巨頭朗訊的OEM,所以比亞迪間接成為朗訊的供應商,從強勢的日系電池製造商手中搶過一大塊市場。
1996年,金盃客車與一汽在市場上兵戎相見,最終,採用日本豐田技術的金盃海獅將“小解放”打敗,當年產量超過1萬輛,成為國內輕客行業的排頭兵。與此同時,仰融發現輕客的利潤跟轎車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於是想要上馬轎車,可惜四處碰壁。在行業元老的指點下,仰融在1996年年底帶隊去義大利“取經”,確定了利用全球資源打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轎車的思路。
各路英雄好漢已經悉數登場,中國汽車的盛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