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鯨魚是怎麼來的嗎?今天這期節目,將帶領大家走進鯨魚祖先的世界。我們對鯨魚的印象很深刻,現今人類已知的最大的鯨魚是藍鯨。然而人們最初發現它們祖先的時候都很驚訝,鯨魚的演化歷程可謂是進化史的奇蹟,鯨魚祖先是生活在海邊的偶蹄目動物,具體就讓我們瞭解一下。
陸生版——巴基鯨。在巴基斯坦的古代特提斯海,發現了最早的鯨魚化石,生活在始新世中期,距今5000千萬年前,陸生哺乳動物巴基鯨,體型比較小,與現代的狼比較相似,這一時期的巴基鯨,靠捕獵小型動物和植被為生。 隨著地球板塊的運動,導致暖流流向兩極,全球氣溫上升,地表荒蕪食物減少,從而驅使巴基鯨進入湖泊、河流等淺水區域尋食。
這一時期的巴基鯨,在淺水中獲得了充足的食物後,便向著進入水中捕食的方向進化。這一時期,同他一起生活的還有一個更兇猛的動物史前巨鱷,在鱷魚的壓迫下,巴基鯨只能在湖泊和河川附近活動。
河川加強版——巴基鯨
進而演化出了,河川加強版——巴基鯨。體型與同一時期的鱷魚相似,但是游泳能力還是比較的差勁。在板塊不斷活動的情況下,特提斯海慢慢變淺,陽光充足讓微生物增加,魚類大量繁殖,將遊走在陸地上的巴基鯨吸引向淺海捕食。
進而演化出了,淺海版——巴基鯨。為了適應淺海,巴基鯨淡定喝海水,從此定居海底不上陸。四肢開始進化出適合游泳的鰭。在食物供應穩定的環境中,巴基鯨進化成了兩個品種,第一種龍王鯨(又稱古蜥鯨),體型較為巨大,合適在淺海捕獵大中型生物。第二種矛齒鯨,體型與現代海豚相似,行動較為敏捷。
大約在3500萬年前,南美洲脫離南極一路北漂,溫暖的洋流被凍結在南極。全球海平面下降,淺海區域減少,地球溫度下降導致海洋微生物減少,想獲得更多食物必須前往深海區域。這時的鯨魚,面對大自然的考驗,可謂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龍王鯨因其體型較大,在深水中活動不靈活,不能獲得充足的食物,慢慢地退出了世界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體型較小,身體更為靈活的矛齒鯨,在全球範圍內的深海海域中存活了下來。
進而演化出了,深海潛水版——矛齒鯨。隨著地球的演化歷程,慢慢地進化出了不同的種類鯨魚,就現存的鯨魚種類,大致可分為兩種鬚鯨和齒鯨,其中包括了1000多種鯨魚,比較常見的有虎鯨、抹香鯨、座頭鯨、藍鯨、瓜頭鯨、白鯨等等。
好啦,今天這期節目就到這裡了。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贊收藏哦,也可以瀏覽往期影片,內容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