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大概是家長們對學生最重視的問題之一,不過每名同學的學習水平都不一樣,班級裡那些成績斐然的尖子生,總是會成為被羨慕的物件。
好像同樣坐在一個教室裡,他們總能“輕易”成為佼佼者,令中等生感到難以超越。也有不少家長會覺得“不服氣”,為什麼同樣的年齡,學習成績會差別這麼大呢?
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到底是不是可以憑藉個人努力,或者什麼方法就能拉近距離,這個問題引起很多人的思考,有位初中老師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從中等生到尖子生,要跨越多少障礙?老師的回答發人深省
小睿是某中學的初三生,眼看要面臨中考,全家人都十分重視她的學習,有一天母親找到班主任老師諮詢,她很好奇為什麼看小睿的同桌可以學得很輕鬆。
而小睿自己為了能提高成績,睡覺時間已經從十一點變成了十二點,可還是沒什麼效果。已經這樣努力了,為何還是難以擠進尖子生的隊伍呢?
班主任老師猶豫了一下,講出了自己的真心話:其實中等生想拔尖,不是家長想象中那麼簡單,有時候他們的距離可能是“千山萬水”。
尖子生首先在學習效率上就明顯高於普通同學,同樣是課堂時間,別人能跟上老師的腳步,已經不錯。他們可能一邊聽課,一邊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將知識背誦下來。
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每天超越別人一點點,日積月累下來,就要比多數同學學得更多。其次尖子生非常願意主動思考,摸索知識的本質和規律。
就比如同樣是面對一套習題,普通學生只是對完答案、改正錯誤就結束了。而尖子生髮現了自己的錯誤時,會認真思考答案的思維模式,與自己當時的思維有何差別。
可以說中等生與尖子生之間的差距,既有學習能力、習慣等方面的差別,也跟個人意志、刻苦程度有關,想要成為出類拔萃的學生,真的並不簡單。
不過,老師也強調了另一種情況,有時候中等生與優等生只有一步之遙。初中生雖然在初二以後成績就趨於穩定,但相比高中階段還是有更多的浮動。
有的同學眼前成績不佳,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學習不上心,明明非常聰明,卻缺乏足夠的毅力,總是被其他事情分心,這種學生如果能沉下心來,可能很快趕超。
中等生想實現成績的飛躍,要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既要保證學習時間,也不能只拼時間。中等生在這個問題上容易呈現兩種相反的模式,一類同學很缺乏意志,稍微困一點就堅持不了。
另一種就像小睿那樣,只是“用蠻力”。其實,中等生應該非常重視像尖子生那樣,提高效率,讓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提高分數的基礎。
其次,磨刀不誤砍柴工,有意識地讓自己多總結、多思考是關鍵。優秀的老師和卓越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善於總結。
多做思考,看上去可能是耽誤了時間。實際上,卻能幫助自己的學習能力,實現質的飛躍。久而久之,這種特質讓學生與其他普通水平的同學拉開了根本的差距。
再次,中等生想要提高成績更需要懂得吃苦,但不要只是“假努力”。有的同學買了很多練習冊,課餘時間基本上也是每天對著書本。
可實際上他們卻經常溜號,集中注意力本可以一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卻花了兩個小時。同學們要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的,不要“走形式”,而是需要真真實實地努力。
尖子生的學習方法,中等生也不能完全照搬
我們在學習尖子生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借鑑方法,有時候尖子生個人的一些習慣,對自己很適用,卻未必適合所有同學模仿。
就比如,有的同學回家後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對於她來說,可能這種方法會讓自己精神愉悅,放鬆緊繃的神經,在勞逸結合中學習效率更高。
可是對於另外一些學生,這樣只會打擾自己,切斷學習思路,反而會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沒有絕對正確和好用的學習方式,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
今日話題:你認為中等生想要成為尖子生難嗎?(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