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在北京的歷史發展程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見證了北京城的滄桑鉅變,
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
承載了寶貴的文化記憶。
建設元大都後,開鑿了直接連通北京和杭州的京杭大運河。此後,中國各地的糧食、布匹、瓷器等資源透過這條運河北上入京。
所以有人說,
北京城是從運河上“漂來”的。
在大運河北京段上
有很多地方
充滿著歷史的印跡
包含著文化的韻味
就跟小印沿著大運河
一起來看看吧!
頤和園
為了解決大運河的水源問題,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從白浮泉引水南下。白浮泉的水會先匯入城郊的甕山泊,也就是後來的昆明湖,現在正靜靜地“躺”在頤和園裡。
什剎海
元朝時,積水潭實際上是漕運的總碼頭,各地的貨物到了這裡才算到了終點。久而久之,積水潭發展成了當時北京城最重要的商業區。如今,當時的積水潭已變成了現在的什剎海。
萬寧橋
萬寧橋橫跨於積水潭的咽喉部位,橋下曾設有水閘,能保證船隻暢通無阻。因為緊靠著皇城北門,所以透過運河運來的貨物都要從這裡進入皇城。
紫禁城
元朝的開發和京杭大運河的開鑿給北京帶來了繁華,為明清兩朝在此建都打下了基礎。作為都城,帝王居住的宮殿是必須要有的,這便是紫禁城。紫禁城最早是在明成祖朱棣的主持下,仿照明朝南京故宮而建的。後來經過歷代皇帝的修繕和重建,才得以保留至今。
永通橋
永通橋是明朝建造的,因為距離當時的通州政府有“八里”的路程,所以也被稱為“八里橋”,是通惠河上一座著名的古橋。
燃燈塔(燃燈佛舍利塔)
明成祖重建北京城後,禁止漕船入城,這使漕運的終點站由積水潭移到了都城東側,距離通惠河北岸的燃燈塔不遠。古代漕船遠遠就能看到燃燈塔的塔尖,也就知道快到通州,即快到終點了,所以古代有“一枝塔影認通州”的說法。
大光樓
與燃燈塔緊鄰的是古代官員驗收漕糧的大光樓,運來的漕糧是否合格,都要在這裡經過檢驗。
福利時間到!
這7個地點中,
您最想親身走訪哪一個?
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您鍾情於它?
快快告訴小印吧!
小印也為您準備了一份禮物哦!
參與方式:
將本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並寫上“7個地點中您最想探訪的地點”
(e.g.:想去探訪萬寧橋),
然後將截圖傳送到
“北京印跡inBeijing”微信後臺。
我們將抽取 5名
符合條件的參與者,
送上《忙忙碌碌的大運河》一書。
公佈時間:
獲獎名單將於12月3日(週五)
在“北京印跡 inBeijing”
微信公眾號公佈
敬請關注!
本文內容根據《忙忙碌碌的大運河》(米萊童書 著/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審)、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綜合整理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作知識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