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安平橋的時候,原本想著去看龍山寺,當我沿著湖往安平橋那邊走的時候,遠遠望過去還以為水中亭就是龍山寺呢。到了水中亭問了寺廟管理員才知道,龍山寺在安海鎮的另外一邊,不通公交車,要租摩的才能過去,雖然魏老闆告訴我,玄妙觀是泉州最驚豔的道觀,龍山寺就是泉州最驚豔的佛寺,但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還要返回去,只能留點遺憾下次再來了。這次來安平橋,往返乘坐的公交都是袁師傅開車,來時一路與袁師傅聊得非常愉快。他還告訴我去安平橋的途中有個古村落,值得一去。但我沒有時間了,無法下車造訪。
下午3:36分從安平公園回返,袁師傅一直把我帶到了五店市南門,我便由五店市的南門開始遊覽這次泉州行的最後一個景點——五店市。來到這個街區,當你看到這處由白色花崗岩條石鐫刻的“五店市”三個字時,你就可以確定這裡就是如假包換的五店市了。這裡刻寫的這三個字是取自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書法作品集字而成。下方的石槽和旁邊的石馬雕像象徵五店市起源於驛道的驛站。
五店市位於泉州晉江老城區青陽的核心區,緊挨塘岸街,毗鄰世紀大道,背靠青梅山,與晉江萬達廣場相連,和敏月公園相望,是一個歷史傳統文化街區。佔地126畝。
唐開元年間,青陽就有"五店市"之稱,五店市傳統街區是晉江城區的發源地,晉江市區的青陽街道和梅嶺街道的"青陽"和"梅嶺"皆源於境內的青陽山(又稱:青梅山)。該歷史街區獨具閩南特色,有"皇宮起"紅磚建築、中西合璧的洋樓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特色建築,目前大多儲存完好。
2010年隨著晉江城市建設的進行,五店市迎來了新的歷史時期。2012年4月19日正式啟動開工建設。2015年5月1日,經過保護性開發的五店市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9月榮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這是五店市的天官第。古代吏部或吏部尚書被稱為“天官”,這座宅子的主人莊一俊,是明朝進士,任吏部官員,於是當地人把這裡叫做天官居第。
站在庭院中的銅塑法師是萬應茶創始人沐講禪師張定邊,張定邊原籍湖北沔陽州湖弦口,出身漁家。身材魁梧,瀟灑英俊。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為人急公好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湖北黃蓬鎮與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共謀前程! 後陳友諒專橫獨斷,致遭江東橋之慘敗。張定邊不願做朱元璋降將,於洪武元年(1368),遁入泉南靈源山隱居,削髮為僧,自號沐講禪師。從此,不聞塵俗事,究心佛理,赤足芒鞋,率領舊屬僧侶,先後墾殖禪田50多畝,以桑麻蔬果植之,既能自給,亦可週給貧者。他看到廣大貧苦農民因生病缺醫少藥而走投無路時,於是萌生懸壺義醫之心。
據民間口碑相傳,靈源寺沐講禪師踏遍青山,採集山茶、鬼針、青蒿、飛揚草、爵床、野甘草、墨旱蓮等17種靈源獨特的青草藥,並配以中藥精心炮製“菩提丸”, 濟世救民,普度眾生。1951年靈源寺僧王廣武將“菩提丸”經科學改良,合理配伍,改制成“靈源萬應茶”,並經多年的演繹、傳承、發展,乃今日“靈源萬應茶”之處方。該藥具有疏風解表、調胃健脾、祛痰利溼之功能,對傷風感冒發熱、中暑痢疾、腹痛吐瀉等疾病療效顯著,更是一種防暑降溫的理想藥茶。
靈源萬應茶作為南方藥茶百花園裡的一朵絢麗奇葩,已傳承640多年,歷史悠久,其深厚的歷史淵源、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獨特的工藝傳承和優越的自身品質,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在泉州,在港澳臺,在東南亞海外閩籍華人中,提起“靈源萬應茶”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民間素有“家有萬應茶,安心一整夏”的美譽。1994年入編國家衛生部部頒標準,2004年一次性整體透過國家GMP認證,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於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天官第裡的靈泉井
天官第座南朝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硬山頂磚石木建築,穿鬥式木構架,除了門路兩對木雕花籃外,沒有隨處可見的繁複雕花,整體建築端莊典雅,體現明代官邸風貌,也是官邸文化的典型代表。
五店市裡的各色建築不僅體現了閩南紅磚厝的建築風格,這些建築的背後還飽含著一段段悠久的歷史。
街區裡保留和傳承了高甲戲、木偶戲、南音等晉江傳統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會館是五店市南音、高甲戲、木偶戲等傳統文化的表演場地。每天,各個周邊社群的南音社團都會來五店市的南音會館進行演出。表演者從在校大學生到退休老人都有。陳銘偉是晉江市南音藝術團團長,多年來致力於推廣這門古老的音樂藝術。南音興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被譽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音用閩南語演唱,傳統上由絃樂器和管樂器伴奏,例如琵琶、洞簫等。南音在這裡代代傳承,是當地人的流行音樂。陳銘偉介紹說,現在晉江大約有220個大大小小的南音社團。晉江市南音藝術團共有25人,平均年齡27歲。但是,這門藝術也在逐漸流失青年表演者。唱南音都是團員們的副業,他們投入大量精力對南音進行創新,來吸引更多年輕的觀眾。
我走進南音會館,沒趕上演出,只在裡邊看到了這首現代詩——獨白。
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開設五間餐飲店,酒旗招風,飯菜飄香,聲名遠揚,被譽為“青陽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成為青陽的別稱。這一凸顯閩南古厝風格的街區也伴隨著這個名稱留存至今。
五店市擁有"青陽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莊氏家廟、石鼓廟及佈政衙、蔡媽賢宅、朝北大厝、莊志旭宅、宛然別墅等一百多處歷史風貌建築。
蔡氏家廟始建於宋熙寧年間(1067—1077),歷代均有整修,1940年遭日機炸燬。1987年於舊址重建,1989年完工。
青陽蔡氏六世祖蔡常安中進士後,捐出一大筆錢置祭田、修族譜,始建蔡氏家廟。明初,十四世蔡復賜重建家廟,並倡導族人按照祖先規矩,每年安排在祠堂祭祖、行團拜禮,子孫世代遵行。
如今的泉州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已然成了“閩南紅磚古厝博物館”。
五店市歷經1300多年的發展,這片佔地約252畝的街區,已成了晉江老城的C位,雖然作為福建省經濟最發達的區縣,這裡的城市化程序相當迅猛,不過萬幸的是這片街區經過保護性改造,大部分都保留了原先的模樣。
這些集中保護展示的閩南古厝有四個特點:
一.“出磚入石”:牆石混砌,這是閩南民居牆的構造和裝飾的最大特點,營造一種裝飾美感,石與磚的表面產生質地對比,石塊作為面,點,而磚縫作為線,這之間產生點線面的組合,產生一種整體表面上的韻律明清時期採取“禁海”,“遷界”政策,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當若干年以後政策允許閩南先民重回故地時,他們廢物利用,將破磚,碎石,舊瓦重建家園,節約建築成本的同時,也寄託了對先祖遺物的思念。這就形成了一種“出磚入石”的建築風格。
二.“好色嗜紅”:閩南民居對紅色的偏愛,外牆整面紅磚砌起,窗戶和窗雕用的紅磚,鋪地用紅磚,屋頂用紅瓦,甚至廣場鋪地也用紅磚,一片紅豔豔的,很喜慶,與北方建築常用的灰瓦灰磚形成鮮明的對比。(同省的福州等地卻是用灰瓦灰磚居多)。漢族有好紅色的傳統,但是,早期的紅色建材皇家專用,被稱為“宮廷色”,“庶民不許”。宋代,紅色建材在閩南大量使用,原因有三。一是閩南人長期從事海外貿易,積累巨大財富,講求排場,好張揚;二是由於福建沿海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山高皇帝遠”,加上閩南人“敢為天下先”的特性,使得外形富麗堂皇,被稱為“皇宮起”的違禁紅色建築在閩南一帶悄然風行。三是閩南盛產紅色粘土,取土燒製即顯紅色。
三.“繁紋縟雕”:作為建築的裝飾,紋理和雕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閩南建築的紋雕無處不在---從屋頂到屋角,屋內屋外,令人眼花繚亂。屋脊高翹,雕樑畫棟,門前牆磚石浮雕,立體感強,窗梭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牆廳壁書畫點綴,篆隸行楷,各具韻味。書畫如墨、彩、金、素等色彩斑讕;匾額如書、卷、扇、菱等別具一格;門窗如圓、拱、菱、方等形式多樣。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樸。古民群精美的雕飾,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
四.“隱喻附會”:閩南建築的圖案內容及所附載的象徵隱喻表現出漢文化的傳承,如中國傳統圖案的原型,如雲卷紋、花草紋、花形紋及拼花等。透過8象形“吉”,8吉,是由太極圖形衍變而來,以表喜慶。閩南牆飾細部形象方面有樓臺人物、巾幗人物、吉壽文字、海棠花、相思樹等,這些圖象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象徵和隱喻意義,如六角龜喻長壽,八角喻吉祥,圓形喻圓滿,錢紋喻財富,蓮花喻清白,石榴喻碩果累累,蝙蝠喻福壽,蝴蝶喻美好,這都寄託一些美好的願望,比如說,有魚的形象暗含著年年有餘,大象從另一個角度使人聯想威武勇猛。透過圖案或紋樣的雙關是閩南磚石牆的特色之一。
人們在老街區漫步,可領略從明、清到民國、近代各個時期的傳統民居、宗祠、古廟和古商鋪的風情。
人們在這裡白天逛街、讀書,夜裡喝茶、看戲,這裡的紅磚厝至今依然溫熱、鮮活,充滿了人間煙火味兒。
紅磚古厝一幢接一幢漸次鋪開,錯落有致又流光溢彩,猶如一座座紅色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