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醫學科普# 前幾天,社群附近一名聾啞老人去世了。據說,幼年時他曾靈敏聰慧,但一場“痄腮”讓他變得沉默寡言,最後成了聾啞人。因為這個原因,他從小生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很少與周圍人交流,最終孤獨終老一生,他的離世讓人搖頭嘆息。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腮腺炎的“火力”和免疫預防方法。
還記得小時候的“痄腮”嗎?
說起“痄腮”,大家有點陌生,但在上世紀60年代這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經常會見到有人一側或者兩側腮幫子腫脹,活生生的一個“打腫臉充胖子”形象。
為了治病一般會在腫脹的腮腺部位抹上一大片黑乎乎的膏藥,不但難看,味道還難聞。嚴重的“痄腮”往往留下後遺症。為此,家長們四處找尋“偏方”,但往往效果不佳,或貽誤了病情。
我們來看看網友關於腮腺炎的分享。
貼蛤蟆皮治蛤蟆瘟
分享者:Y擱淺的魚
蛤蟆瘟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啥,就是兒童疫苗接種中八月齡兒童預防的腮腺炎。
我小時候(小學年齡)很多同齡人都得過,我也得過。有的是兩邊臉都腫,有的是一邊臉腫,我是前者。
印象中不是大病,沒見有誰有很嚴重的症狀(只限於我接觸過的患者),很多吃點藥幾天就好了,嚴重點的掛點水。
我老家那不知道哪聽來的民間偏方,說是用蛤蟆皮敷臉可治此病,是那種醜醜的癩蛤蟆(現在想想真扯,還挺搞笑)。於是,我媽給我抓了只蛤蟆,用繩子拴在院子裡,準備剝皮給我敷臉。
幸好,我是恢復比較快的那類,沒輪到蛤蟆皮敷臉就好了,萬幸啊,要不多噁心。
那隻可憐的蛤蟆最後因為無用武之地被徹底遺忘了,等我和小夥伴們玩耍時發現,它真的成了蛤蟆皮,乾的。
腮腺炎事小,併發症事大。這在腮腺炎疫苗廣泛使用前時有發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開頭我們提到的那位老人就是因為腮腺炎引發併發症致聾的。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中醫稱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非化膿性炎症。
因為腮腺位於兩側面頰近耳垂處,腫大的腮腺引起嘴唇腫脹,民間稱為“大嘴巴”。有時會腫的比較嚴重而趨於“豬頭”,也有”豬頭肥”的說法。
腮腺炎是一種有“歷史”的傳染病,早在18世紀已經廣泛流行於全世界。目前,我國各省市均有腮腺炎發病。據統計,2018年全國報告1702起傳染病突發事件中,流腮佔239起,排名第二;2019年全國報告2135起傳染病突發事件,流腮260起,排名第三。
腮腺炎患者在發病初期的3~5天,可有發熱、乏力、不願吃東西等全身症狀。
發病後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腮腺腫大、脹痛,質硬有彈性,區域性灼熱不紅。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張口或吃東西時區域性感到疼痛。
腮腺腫脹在發病1~3天最明顯,以後逐漸消退,約2周腫脹完全退盡。
腮腺炎最嚴重的威脅是它的併發症,嚴重腮腺炎常引起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等的併發症,導致耳聾、智力低下、不孕不育、心肌炎等後遺症。妊娠婦女在孕早期感染腮腺炎病毒,還容易引起胎兒發育異常、畸胎,流產、死胎等。
腮腺炎多發於15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5~9歲兒童為主要發病人群。
2019年全國報告流腮發病數和發病率年齡分佈
腮腺炎主要發生於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幼兒園、學校、軍營等。每年兩個發病高峰,4月-7月和10月-次年1月,發病高峰也和兒童入托,學生入學時間相符,這段時間容易造成腮腺炎疫情。因此幼兒園、學校等機構在兒童入托、入學時會查驗接種證,要求漏種的兒童及時補種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也會感染成年人,一旦感染,症狀往往更加嚴重。
治療腮腺炎無特效藥,發病後主要進行抗病毒和對症治療,如清熱解毒,預防感染和其他系統的併發症等。
如無其他併發症,大概1~2周左右恢復。同時,發病期間應做好隔離,以防傳給其他人。
不斷升級的國家免疫規劃
腮腺炎屬於呼吸道疾病,透過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和母嬰等途徑傳播。腮腺炎病人、無症狀帶菌者、潛伏期帶菌者都是傳染源,隱匿性的傳染很難發現,防不勝防。
接種腮腺炎疫苗,或者含腮腺炎成分的聯合疫苗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日常預防措施包括戴口罩,少去人多擁擠的場所,勤洗手,常通風等。
為了預防和控制腮腺炎的發生,我國從2008年7月1日起開始將麻腮風疫苗(麻風、麻腮、麻疹疫苗)納入免疫規劃。
因為當時麻腮風疫苗供應不足,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進行過渡期的免疫程式。接種程式如下:
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麻風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
由於1針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不足以產生持久、有效的保護,因此在2020年6月1日,我國將2劑次MMR(麻腮風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免費為8月齡、18月齡的兒童各接種一針,共兩針。與之前的一針麻腮風疫苗相比,打兩針含腮成分的疫苗能夠提供更好保護效果。
免疫規劃的不斷升級也代表著國家保護“祖國花朵”的一份拳拳之心。打著免費的疫苗,無知無覺間已將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的傳染性疾病擋在了門外。
但是,因為升級後需要打兩針麻腮風疫苗了,被“打疫苗”這事折騰得苦不堪言的家長總忍不住會問一句:打一針不行嗎?
只打了一針,需要補種第二針嗎?
從國家免疫規劃政策可以看出,2020年6月1日之後滿8月齡兒童,才能享受接種2針MMR疫苗,這部分兒童應該是2019年10月1日之後出生的。
那麼,2019年10月1日之前出生的兒童,在8月齡只接種了麻風疫苗(不是麻腮風聯合疫苗,不含有腮腺炎成分),在18月齡時只接種了一針麻腮風疫苗。因此,這部分兒童就少了一針含有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存在感染腮腺炎病毒的風險。
在我國2008年實行一針含腮成分疫苗後,腮腺炎的發病並未出現明顯下降。
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個市分別在2006、2007、2008年對6歲、5歲和4歲兒童試點開展麻腮風疫苗常規免疫後,三個城市腮腺炎的報告發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因此,接種2針腮腺炎(或者含有腮腺炎成分的聯合疫苗)才能有效預防腮腺炎。WHO立場檔案也建議,全程接種兩劑疫苗以提供長期的免疫保護。
建議家長們找到孩子的接種證,核對接種過的含有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數量,如果只有一針,請及時到接種門診完成腮腺炎疫苗的補種,給孩子完整的兩劑次免疫。
如何補種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疫苗接種後4年內的保護效果較好,第5年的效果會迅速下降。
因此,如之前只打了一針,在孩子5歲左右可以補種一針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者含有腮腺炎成分的聯合疫苗。
最晚在孩子上小學前完成接種,讓孩子得到有效的保護。
這些城市可免費接種第三針MMR
如果您的座標是在北京、天津或上海,孩子是按照調整前的免疫程式打的,那麼在程式調整後,您的孩子仍可以享受到一針免費的MMR疫苗(麻腮風聯合疫苗),具體情況請諮詢當地預防接種門診。
北京、上海的6週歲兒童可免費接種第三針麻腮風疫苗;
天津5週歲兒童可免費接種第三針麻腮風疫苗。
誰也不知道疾病和意外哪個先到,接種疫苗就是和病毒賽跑,早接種,早預防,按規定程式接種滿針才能起到最好的預防效果。
本文作者:
參考資料:
[1] 2019年中國傳染病監測報告.
[2] 2018-2019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析報告.
[3] WHO: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diseases/mumps/en/.
[4] 傅傳喜,梁建華,王大虎等.S79株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保護作用永續性研究.《熱帶醫學雜誌》2018.8(12):12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