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睡前,隨意刷著手機。希望刷些無聊的雜文趣事,讓自己勞累一天的大腦冷靜一下。但是,突然推送給我一篇題為“3歲男孩去醫院補牙,僅17分鐘就沒了命,母親跪在急診室門口!”的文章。
思想鬥爭了幾秒,我還是點開了文章。一方面,因為我是醫生,對有關健康、生命的文章有著特殊的敏感;另外,“孩子”的字眼讓我不得不去關心這條訊息。
說實話,開啟文章後血壓就在逐漸上升。因為,作為每天都在與生命打交道、每天都在救人的麻醉醫生,我隱隱能猜到可能的原因了。
有人說,你猜到的理由是什麼?
我要說的是,有幾個關鍵詞:孩子、補牙和搶救。
那麼,這幾個關鍵詞到底能提示什麼呢?
首先,孩子和成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身體的各項機能尚未完善、應對風險的能力差。比如,成人可以幾分鐘不呼吸,而孩子的氧儲備差,甚至一分鐘都不能停止呼吸。臨床麻醉地誘導插管階段,那真的是一分鐘不敢耽擱,都要儘快能掌控孩子的呼吸。如果不然,血氧就會“嘩嘩地”掉。
其次,補牙就意味著口腔操作。口腔操作,就意味著可能會影響呼吸。
有人說,不是還有鼻腔呼吸嗎?
鼻腔確實可以呼吸,但是孩子的鼻孔很小,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口腔輔助呼吸。尤其是掙扎的時候,更加需要大量的氧氣支援。因此,經口呼吸是必然。
可以說,無論是清醒狀態下、還是鎮靜輔助又或是全麻下牙科直接,呼吸道安全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看到“搶救”這個詞,瞬間睏意全無。心想:完了,出大事了。牙科搶救,只有呼吸道出問題才需要搶救。也只有呼吸道出問題,才最要命!並且,現場大機率沒有麻醉醫生在場。也就是說,在那種情況下,其他科室醫生的搶救能力根本不足以搶救成功。
看到訊息的後半段,終於看到了讓我不願看到的原因。後來的司法鑑定顯示,還是是因為一個棉球導致了窒息!
那時,我心裡氣憤至極。儘管我也是一名醫生,但我絲毫不能包容牙科醫生的無知行為。作為一名醫生,你就不知道醫療安全是什麼嗎?你治療一千個、一萬個牙有什麼用?多少個治療效果能抵得上一條鮮活的生命?
尤其是,看到孩子母親在那裡撕心裂肺喊著:你就不能終止治療嗎?也許他還能活著!每一個字,都那麼刺痛人心。
不可原諒,不可原諒!
當你無視了患者的生命,任何理由都是蒼白的!醫療行業,只有先做到,才能讓患者理解。儘管我們也希望患者先理解理解我們的不易,但你要知道,前來看病的人,多半都揹負極大的心理壓力。可以說,此時他們的心理是病態的。你和一個病態的人較勁,說得過去嗎?
那一晚,片子上氣管內那個隱隱的棉球影,成為了我心裡的梗,一夜無眠。
在此,我們特別呼籲各位同行:任何的操作之前,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作為患者,一定要去有安全保障的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解密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