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聯網平臺屬於當下雲計算的範疇
物聯網並非全新的技術,而是一系列現有技術的有機整合,難點也在於包羅永珍。技術幾乎涵蓋了從底層晶片到上層應用的全部環節,涉及晶片模組、工業控制、嵌入式軟硬體、網路傳輸、通訊協議、大資料、AI演算法、圖形影象、容器虛擬化、前端技術等。
雲計算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而實現的資訊服務共享模式,能夠給服務提供商和使用者雙方都帶來便利。根據使用者許可權,雲計算可分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三種服務模式。
IaaS公司提供場外伺服器,企業不必掌握硬體設施的基礎架構,但要自主掌控作業系統、儲存空間、應用程式。伺服器外包大大節省了企業的維護成本和辦公場地。知名的 IaaS 服務提供商包括 Rackspace、Amazon AWS、阿里雲等。
PaaS公司提供各種協助開發的工具和平臺,有時也被稱作中介軟體,例如協同開發工具、儲存平臺、虛擬主機、作業系統等,使用者掌控運作應用程式的環境。透過購買PaaS服務,企業節省了硬體費用,也讓協同工作變得更容易。PaaS 服務提供商有 Google App Engine,Microsoft Azure等。
SaaS公司提供各類軟體並負責進行維護,企業或個人購買並使用這些軟體。軟體服務供應商以「租賃」的方式提供服務,比較常見的模式是向用戶提供一組賬號及密碼。一些用作商務的SaaS應用包括 Cisco WebEx,Microsoft CRM等。
物聯網平臺(側重私有部署的通常也叫物聯網中臺、物聯網作業系統平臺、物聯網中介軟體平臺、IoT OS等)本質上屬於IoT PaaS,即物聯網裝置接入和應用方面具備開放性可供二次開發的工具化平臺。
工具化體現在透過物聯網平臺可以建立、新增以及管理已接入的裝置系統,並且提供一系列其他可配置化的功能,不需要對平臺定製開發就能應對物聯網裝置管理涉及的一些列問題,包括報警閾值、事件聯動、驅動配置等。
開放性體現在裝置接入側和資料應用側提供對外的SDK或API,能夠二次開發擴充套件裝置驅動或業務應用,實現對接入裝置型別的擴充套件支援和物聯資料應用的業務支撐。
2. 物聯網平臺正在透過系統整合來落地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引導,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逐漸滲透到傳統整合領域。物聯網單一產品應用已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是透過系統整合,建立硬體與軟體的完整解決方案應用。
所謂的系統整合,按照美國資訊科技協會的定義,就是根據一個複雜的資訊系統或子系統的要求,把多種產品和技術驗明並接入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的過程。目前主流的系統整合做法,有裝置系統整合和應用系統整合兩大類。物聯網不等於系統整合,但可以說,透過系統整合,可以實現物聯網。
在國家對產業數字化的大力支援下,資料中臺、輕程式碼、數字孿生、BIM/GIS等新技術逐漸成熟,不斷應用在智慧城市等的整合專案中,專案體量規模也隨之變大。
在過去的20年中,市場一貫是以單一軟體產品解決特定場景的業務需求。比如整合管理平臺IBMS(主要用於智慧建築一體化綜合運維管理),從資料採集到儲存、展示到運維應用都整體由一個軟體來解決。
如今整合專案的蛋糕越分越細:資料採集交由物聯網平臺;資料治理交給資料中臺;資料展示交由數字孿生;應用框架交給輕程式碼;業務功能交給應用實施。每一塊都有專業的公司提供支撐,各自守好業務邊界,這也符合技術產品化、市場化的演化路線。
樓宇、園區等一些資訊化整合專案中,物聯網平臺開始出現在採購清單裡,有逐漸與視覺化、業務應用、裝置子系統構成四大穩固模組的趨勢。平臺提供向下的裝置接入能力和向上的應用支撐能力,不論是對甲方、設計院還是整合商,都能體現出高價值點。
· 對甲方而言,平臺打通裝置系統之間的資料孤島,支撐一體化綜合管理,具有開放性和擴充套件性,可以縮減人員投入,提升管理水平,有助於專案的分期建設。
· 對整合商而言,平臺實現應用與硬體解耦,業務變化與裝置變動不再相互影響,可以在資訊化整合專案中承上啟下,形成技術對接標準,提高專案交付效率。
· 對設計院而言,平臺新的技術架構和設計理念,相對於傳統的整合管理軟體有天然優勢,在資訊化整合專案的規劃設計中,更能體現標準性和先進性。
當然,儘管市場格局已經在悄然變化,但也並非一蹴而就,總有一個推陳出新的過渡期,現在正是。
3. 如何與傳統產品達成“和解”,還沒到平臺之間競爭
前面提到,物聯網平臺此前主要用於雲服務提供智慧硬體裝置接入。近年來,資料中臺、數字孿生、BIM、GIS等上層資料應用(以下將這類統稱為“基於資料的上層新技術應用”或“新技術應用”),在做大整合專案體量的同時,也加入到了蛋糕的分配。用於給上層應用提供資料來源的裝置接入、資料採集,需求自然被再次帶動了起來。
說到再次,是因為需求一直存在。智慧建築領域,以IBMS產品為例,在如今炙手可熱的新技術應用到來之前,本身作為一款兼具採集和應用的產品,在市場上存在了15年之久。
· IBMS全稱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中文名叫智慧化整合系統,是指在BAS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與通訊網路系統、資訊網路系統實現更高一層的建築整合管理系統。IBMS把各種子系統整合為一個“有機”的統一系統,其介面介面標準化、規範化,完成各子系統的資訊交換和通訊協議轉換,實現五個方面的功能整合:所有子系統資訊的整合和綜合管理,對所有子系統的集中監視和控制,全域性事件的管理,流程自動化管理。最終實現集中監視控制與綜合管理的功能。
· SCADA全稱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中文名叫資料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DCS與電力自動化監控系統。SCADA系統的應用領域很廣,可以應用於電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氣、鐵路等行業的資料採集與監視控制以及過程控制領域。其功能主要圍繞生產資料實時採集、生產裝置過程監控、生產裝置異常報警、資料分析、資料報表及儀表盤展示等方面進行。
這些基於資料的上層新技術應用,不斷在蠶食傳統產品在展示和應用方面的市場,形成降維打擊。裝置執行狀態的2D貼圖與三維場景數字孿生,在呈現和互動友好性上無可比擬;本地檔案或資料庫儲存與分析,與大資料湖和資料清洗治理不可同日而語。如此等等。
物聯網平臺若直接殺到整合專案上,首先面對的就是與IBMS這類已經存在多年的傳統產品的直面競爭。單純論產品技術架構,物聯網平臺通常能像上層新技術應用降維打擊IBMS的應用和展示一樣,在採集方面降維打擊IBMS。物聯平臺具備開放性,天然支援二次開發,透過一定量二開工作可以做出一個IBMS產品。反之不行,傳統IBMS的開放性和擴充套件性遠遠不足。平臺有支撐開發者生態的基因就體現在開放性上。基於物聯網平臺的專案交付,裝置對接可以由第三方獨立完成不依賴於平臺廠家。這對於專案建設方來說未來擴充套件更可控,對廠家而言可以降低人員成本、緩解交付瓶頸。
但是IBMS有兩個核心優勢,是大多數面向智慧硬體的物聯網平臺所不具備的,即各品牌、各型號子系統的對接能力以及透過已對接子系統形成的介面庫。
大體量的資訊化整合專案,通常都會有大廠的身影,他們提供自己的物聯網平臺(比如華為ROMA、阿里雲IoT、騰訊微瓴、中移動OneNet等),他們與IBMS非但不競爭,反而是合作關係,子系統對接的繁瑣工作通常直接交由IBMS廠家來完成,資料提供給平臺就好。這種情況下,一般物聯網平臺廠家幾乎難以切入,品牌實力和溢價能力比不過大廠,子系統對接能力又比不過IBMS。
所以,物聯網平臺概念雖好,新入局的小品牌如果沒有找準市場定位和產品能力的差異化,必然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既然物聯網平臺與IBMS等傳統產品不在一個維度上(前者可以做出後者,反之不行),並且直接在專案上用於資料採集會有競爭,也無法像大廠那樣居高臨下在下游掌握制高點,讓IBMS等成為供應商把競爭轉為合作,那麼可否切換思路,平臺產品加強工具化定位,做到可大可小?
小到專注於採集接入,利用開放性等優勢,為IBMS等傳統產品廠家服務,做上游成為其供應商。這屬於後B端市場,產品的差異化能力變得尤為重要了,首先要能滿足如下:
· 擅長裝置子系統的SDK、API對接
· 開放第三方開發介面,有門檻、成本、效率優勢
· 支援已開發的介面可配置化、一鍵適配
· 提供標準統一的資料應用介面
· 支援靈活的部署方式,跟隨廠家產品走
這些也是傳統產品的劣勢,即使有大量積累沉澱,但是往往系統架構過於古老,開放性、相容性、配置化遠遠不夠。對於已開發的介面複用,沒法一鍵適配,多少還需要從程式碼層面做調整,即使工作量沒有初次開發大,但是繁瑣的工作和開發人員的依賴是非常高的。特別是開發人員流失,修改的工作量甚至無異於重做。
物聯網平臺架構有基因上的優勢,特別是如果滿足上述幾點要求,比如IOTOS,將大大提高傳統產品在現有市場上的交付效率,實現節省成本、縮短回款週期。透過做到小而精,平臺可以與傳統產品達成“和解”。
此外,傳統產品廠家也在謀求業務升級,與平臺產品工具化不同,專案產品的基因決定了接下來需要往產業鏈下游走,接觸終端甲方客戶,做更大體量的應用解決方案,謀求單體專案更多的利潤空間。因此,不論是當下還是未來,小而精服務後B端市場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
小而精的工具化能力,也是創業公司物聯網平臺破局、落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