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軔閘北弄堂,校舍幾經變遷,卻青雲之志永懷、生生不息……
屢次被迫封校,檔案毀於戰火,卻紅色基因不滅、根脈相連……
誕生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上海大學,雖然只存續了短短不到5年,卻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參與創辦並實際領導的第一所高等學府,並在現代史上留下“北有五四時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時期的上大”之美名。在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忻平看來,新生的上海大學雖由國民黨人于右任和邵力子分別擔任正副校長,實際推動學校發展的關鍵力量則是共產黨人。
答案究竟為何?15日,涵蓋三大篇章共6集的《紅色學府——上海大學1922-1927》在今日的新上大開拍,計劃明年紀念老校百年之時揭曉這份歷史的答卷。
【策源五卅運動】
時光倒回1922年10月,地處閘北青雲路的私立東南高等師範學校,因校長等人借學斂財、攜款私逃而引發學潮。學生成立自治會要求改組校務,請于右任出任校長。10月23日,上海大學正式成立。上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之中有曾經在共產黨創辦的平民女校就讀的王劍虹、丁玲,也有來自偏遠的貴州山區、歷經千辛萬苦來滬的龍大道。
在這所國共合作背景下開辦的學校裡,校務工作主要由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所主持。在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的推薦下,共產黨人鄧中夏任校務長,瞿秋白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惲代英、張太雷、蕭楚女、施存統等共產黨人也都在此任教。學生們在這裡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所紅色學府培養了一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在上海掀起了一股紅色旋風。
尤其是作為五卅運動的策源地,上大師生在其中擔任主力而盛名遠播,吸引到了來自安徽的王稼祥、來自無錫的秦邦憲和來自重慶的楊尚昆,他們對這所學校產生了嚮往,並先後備考上大。愛國運動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來到上大,擔負起改變這個國家的重任。
此番,上大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攝製團隊,以歷史尋訪式紀錄片的形式,立足當下、回望百年。透過現在上海大學的年輕學子、校史研究者、話劇等文藝創作者,以及上大校友後代等視角,尋找與上海大學有關的地點、人物、檔案和故事,用歷史細節拼湊出百年大學模樣,也在尋訪中領悟這所紅色學府帶來的豐富精神遺產。
【百年隔空對話】
1923年4月時,鄧中夏出任上大總務長後,擬定了《上海大學章程》,明確了學校的辦學宗旨是“養成建國人才,促進文化事業”。他延請了許多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到校任教、講演,傳播先進思想文化。其中,少不了李大釗。
“黃金時代不是在我們背後的,是在前面迎著我們的。”從1923年4月到11月,李大釗在上海大學先後發表了5次演講,分別是《演化與進步》《美術應將現代社會之困苦悲哀表現出來》《社會主義釋疑》《史學概論》《勞動問題概論》。
值得注意的是,1923年7月9日,在上海大學美術科的圖音、圖工兩組畢業典禮上,李大釗面對畢業生們開宗明義:“美術勿專供貴族階級之所賞,應將現代社會之困苦悲哀表現出來,企圖社會全部之改造。”他提醒上大青年,“諸君為美術科畢業生,應特別注意於此。”
有意思的是,今年“五四”之際,上海大學300餘名青年學子參與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重點影片《1921》宣傳拍攝。影片中,上大學子出演“五四運動”的進步青年,聆聽“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鼓舞青年團結起來救亡圖存的演說。片場上,學生們高舉橫幅、振臂高呼“還我山東,嚴懲國賊”,為爭取民族獨立發出聲聲吶喊。上大學子與電影中守常先生的扮演者、演員李晨一起誦讀《青春》,彷彿穿越百年隔空對話。
【從校風到家風】
從校風到家風,李大釗依然影響今人。今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李宏塔“七一勳章”後半個月左右,72歲的李宏塔就回到故鄉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親手將象徵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勳章”捐贈給李大釗紀念館。“七一勳章”頒授詞說他:“在民政系統工作18年,視孤寡老人為父母、視孤殘兒童為子女、視民政物件為親人,每年至少一半時間在基層度過。”
當天紀錄片開機,在李宏塔做專題報告之前,這位騎車上班的“李廳長”就被傳為革命後代的佳話。20多年前,安徽省合肥市長江路上,常有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蹬著腳踏車穿過熙來攘往的街頭,沿路交警和攤販都認得他就是時任安徽省民政廳的廳長李宏塔。這個習慣伴隨其職業生涯:除了極少數因為重要公務趕時間,他堅持天天騎腳踏車上下班,2003年才將腳踏車換成了電動車。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瞭解到,在祖父犧牲22年後,李宏塔出生了,他是聽著祖父的故事長大的。當天,他也告訴上大師生們,祖父李大釗清貧一生,收入大多用於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和資助青年學生;而身為安徽省委原第一書記、央行原行長,父親李葆華也多次教育兒子“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
他透露,父母家中的簡樸讓人難以置信:老舊的三合板傢俱、人造革蒙皮的椅子,沙發坐下就是一個坑。2000年中央有關部門要為他調房,父親說:“我住慣了,年紀也大了,不用調了。”李宏塔表示,最好的家風就是父輩的言傳身教。誠然,最好的校風也正是一代代師長在紅色學府流傳的這股紅色血脈。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本文圖片來源:上海大學
來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