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少數民族王朝,不過經歷過晉朝末年的八王之亂以及隨後的五胡亂華,那些北方的少數民族和華夏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我們初中歷史書上都學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將都城從平城遷都洛陽的故事。今天我們講講這位有道明君的出身不自信問題。
孝文帝這個人特別仰慕華夏文化,在自己的奶奶馮太后的多年教導下,成為一個儒家的捍衛者。就像剛剛從底層爬上來的人很想擺脫自己的出身一樣,孝文帝在出身方面其實有些自卑。雖然每個王朝的開創者都給自己編了一個神話的起源,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那些都是假的。所以孝文帝在這方面搞了很多動作,有些甚至有些搞笑,但是也影響了帝國很多年的的運作方式。
孝文帝首先就是給自己那些鮮卑族的貴族改姓,包括自己,自己姓拓跋,這個名字明顯跟華夏的歷史沒什麼聯絡,所以呢,他給自己改姓姓“元”,不知道為什麼少數名族都很喜歡這個“元”,包括後來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也叫“元”。同時,他還讓王朝的貴族都跟著改姓,包括什麼拓撥氏改為長孫氏(唐朝的長孫無忌就是這個家族),尉遲氏,獨孤氏等等,改完以後就是貴族的“八大姓”,統統都成漢姓。皇室都改了,這些人自然都改了,大家畢竟也覺得寫起來比較方便。
改完姓以後呢,還是不過癮,因為這依舊不能解決自己出身的自卑感。怎麼辦呢?他又想出來一個點子,給北方漢族最牛逼的家族聯姻。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誰能代表漢族最尊貴,最牛逼的家族呢?這個事情清流有自己的標準,皇帝有自己的想法,只有經歷雙方的加持,才能成為最頂級的世家。經過一番評比,隴西李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五個大家族成為大家公認的高門望族,同時也經過了皇帝的認可。但是在這個世家的評比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足以看出孝文帝的自卑和胸襟。
群臣在評比的時候,覺得薛家應該是河東郡的高門望族,孝文帝不贊成。他說,薛家是蜀國的臣子,是南方人,怎麼可以做河東郡的高門望族呢?。他的意思很簡單,我們北朝承襲的是三國的時候魏國的法統,薛家曾在南朝為官,給我們不是一嘎達的。這個事情就是孝文帝沒有好好做功課了,從漢朝以來,薛氏就是海內的望族,也是關西的六大豪門之一。東漢末年的時候,“八俊”之一的薛蘭的兒子薛永隨著劉備入蜀,做了蜀郡太守,薛永的兒子薛齊做了巴郡和蜀郡兩郡的太守。司馬氏滅了蜀國以後,將巴蜀和東吳的豪強和望族遷到北方,僅僅蜀郡薛氏一門就遷移了五千戶,不可謂不大。
這時候,臺下站著值守的將軍薛宗起不高興了,把武器都摔了,直槓槓的就和孝文帝開懟。薛宗起說,我們家族在北方歷來都是大族,出了很多英雄豪傑,在漢末的時候,我們家祖先去蜀漢做了官,兩代以後就回到了河東郡,到我這代已經歷經六代了,早都不是蜀國人了。皇帝陛下你的祖先雖然是黃帝的的後人,然而很長時間遠離中原,居住北方苦寒之地,按照你的這個說法,我是不是應該說你是來自北方的野蠻人?
孝文帝被懟得啞口無言,只能訕訕地說,好了好了,我皇家排第一,你排第二,行吧。然後自我解嘲的對薛宗起說,你不應該叫宗起,應該叫起宗,你的祖宗因你而更加被後人熟知。然後就下詔,把薛家列為河東的高門望族。
被懟了以後的孝文帝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又幹了一件非常牛叉的事情,給他的幾個弟弟換媳婦,全部換成這些高門望族家的姑娘。咸陽王元禧娶了一個普通人的女孩為妻,孝文帝大為光火,下詔去斥責他,快把元禧嚇死了。但是媳婦已經娶了,再娶一個媳婦名聲上過不去啊,這難不倒我們天才的孝文帝。他下了一道聖旨給六個弟弟,你們原來三媒六證八抬大轎取過來的妻子,從今天開始全部都改為妾室,我給你們每人娶一個名門閨秀做媳婦。元禧,打你開始,你娶隴西李氏李輔的女兒;河南王元幹,你娶代郡穆氏穆名樂的女兒;廣陵王元羽,你娶滎陽鄭氏鄭平城 的女兒;穎川王元雍娶范陽盧氏盧神寶的女兒;始平王元勰娶隴西李氏李衝的女兒;北海王元詳娶滎陽鄭氏鄭懿的女兒。
孝文帝給自己的弟弟全部娶了名門貴女,看著貌似皇家的拉郎配,但是總是隱隱約約的給人一種出身不自信的感覺。即使貴為天家,也還是有自卑的事情,中國的中古時期,皇權也不那麼蠻橫,普通家族也還有很多站著不下跪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