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確實是英語學習者永恆的挑戰,對中國孩子尤其是,而且這事和閱讀理解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單詞量少,閱讀就會有阻力;閱讀進度慢了,就更沒時間背單詞了。
講真,在英語上時間也沒少投入,那問題出在哪兒?
其實,所謂教無定法,沒有一種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但可以博觀約取,多聽一些思路和方法,看看適不適合自己。
今天的這篇文章,彙總了多位英語機構名師的建議,好處在於:不過分依賴個人經驗,而且基於國際主流的研究成果,和對眾多家庭的實踐觀察,為幼兒園到小學畢業的孩子總結出一份目標可量化、方法科學、資源豐富的“詞彙學習路徑”。
但即便如此,任何路徑都不可能適用於所有人,所以針對不同孩子的情況,我們會分不同的文章來細說。
01
英語自由聽讀
需要多少詞彙量
可能很多孩子都有一個慣性思維,將自己在英文上的大多數困難都歸結為“詞彙量不夠”。
但多少算夠?好像也很難說。
所以,要聊背單詞,我們先要搞清楚目標在哪裡。
首先,英語母語者有多少詞彙量?
研究顯示,成年人詞彙量在20,000~30,000左右,在3-13歲期間迅速增長,到六七年級(也就是剛剛上初中的時候)升至20,000,而後16-50歲每天大概會掌握1個新單詞,最終達到32,000~35,000的總量。
這個水平,確實望塵莫及。
那麼,作為外語學習者的我們,想把英語這門語言學得不錯,做到“流利聽說、自主閱讀”,需要多少詞彙量呢?
著名語言學家和詞彙學專家 Paul Nation 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
結論是:如果想比較充分地理解文字,我們的單詞覆蓋量要達到98%;而在不借助外力協助(比如親子閱讀、查字典、有老師指導等等)時達到這樣的理解水平,讀懂需要8,000~9,000個詞族,聽懂則需要 6,000~7,000。
具體來說,不同聽讀場景對詞彙的要求有些差異,孩子們常見的有這幾種:
- 看兒童電影,比如《怪物史萊克》,7000詞
- 閱讀高階分級讀物,比如《牛津書蟲》,3000詞
- 閱讀世界名著,比如《了不起的蓋茨比》,8000-9000詞
- 閱讀新聞、報紙、雜誌,8000-9000詞
對比國內課程體系的詞彙量里程碑:小學1500,中考2500,高考3500;四級4000,六級6000,專八8000。即使到大學畢業,而且是英語學得不錯的情況下,距離這個目標都還有一定距離。
這跟很多人的切身感受一致,我們學了十幾年英語,單詞也背了不少,仍舊難以做到自由聽讀,更別提流利的口語、甚至更高級別的寫作。
因此,理論上講,孩子只有具備了8000~10000這樣的詞彙體量,面對英語時才會比較自如:在國內考試(比如中高考)中能體現巨大優勢,面對國外考試(比如劍橋、託雅、SAT)也無需畏懼。
但是孩子有這麼多時間嗎?語文怎麼弄?數學怎麼辦?
所以,方法很重要。
02
高效學單詞
關鍵是什麼
說起背單詞的步驟,很多人會這樣算:
拿10000個單詞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畢業一共13年,每天背2個:13*365*2=9490,基本達標;如果再“努力一點”,每天背3個,到初中畢業有10年時間:10*365*3=10950,超額完成!
唉,講真,不要說13年,看看3個月能不能堅持下來?
這種方式作為算術題,一點沒錯;但作為語言學習,且不說孩子根本不可能這樣日復一日堅持十幾年,更嚴重的是,這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
Paul Nation 等學者在研究二語者詞彙學習規律時指出,詞彙學習需要四個步驟:
第一步,meaning-focused input,在輸入中理解意思
注意,這裡有兩個關鍵詞,“輸入”和“理解”。
輸入,就是“在語境中接收資訊”,也就是“聽”和“讀”。
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背單詞,往往是一個英語單詞+中文翻譯的做法麼?但其實這種方法的效果並不好。
比如,童話中常常會讀到下面這樣的句子:
The Immortal approached with caution, his movements deliberate and his voice steady and low.
一位仙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動作XX,聲音低沉而平穩。
從句子中就能猜到,deliberate 是“小心的”意思。孩子不僅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也能理解整句話描述的場景。
這個過程,就是詞彙學習的第一步。
如果拿著詞典的釋義去背,deliberate 的中文釋義會混合各種用法的含義:“故意的、從容的、仔細考慮,認真商討”一大堆解釋;面對這個句子,孩子直接就懵了:
他故意靠近?
還是,他一直在考慮?
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明明背過這個詞啊!為什麼看不懂!
所以,千萬不要在沒有語境的輸入中乾巴巴去“背”,會低效到讓孩子懷疑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老師或者家長,都會讓孩子透過記句子來記單詞的意思。
第二步,meaning-focused output 在輸出中意思用對
說到輸出,大家就會想到“說”和“寫”:前腳剛理解,後腳就要自己能說會寫了麼?
不要怕,到第二步,仍舊強調的是對“意思”的理解。
比如,孩子在句子中讀到 deliberate 這個詞意思大致知道,但並不會立馬產生很深的印象:
下次見到它不一定記得意思,還是要靠語境來理解:提起相關意思也不會優先想到這個詞:比如“小心的、故意的”你可能會想到“cautious,intended”等等;再有,描述故事中故事中這個人物時也不會想到這個詞。
也就是說,對單詞的理解還停留在淺層,而要加深理解,則要透過簡單的“輸出”訓練,比如:這樣的填空題,
Something in his innocent boyish smile and the way he moved - so ____ even graceful.
類似場景和含義的句子可以幫助孩子加深理解;還可以做簡單的故事複述,幫助孩子在回憶人物特點中再次捕捉到這個詞。
為了達到這樣的能力,在孩子有一定輸入積累之後做相應詞彙測試、練習拼寫都非常有必要。抄寫、默寫的方法雖然老派,但奏效啊!
第三步,language-focused learning 藉助語言知識深入學習
與前兩步聚焦在“詞彙含義”不同,這一步要升級聚焦在“語言知識”,讓孩子透過學習結構和詞性,拓展詞彙的深度和廣度。
詞彙結構,通常包括:詞根和詞綴。
還是以 deliberate 為例,它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 de- 和 liberate:
de- 字首表示“否定、相反”,非常常見;
liberate 則是“自由、解放”的意思,相關聯的有這麼多詞彙...
不是說這些詞都要背出來,但透過這種延伸的方式,就能從一個詞拓展到十幾個、幾十個詞,詞彙面輕輕鬆鬆就打開了。
而詞彙特性,通常是名詞、形容詞、動詞... 等等。
deliberate 這個詞我們上文僅僅提到了它作為形容詞的用法,實際它還可以作為動詞使用:
Like my father, I'm not a person given to deliberate untruths, I assure you.
像我父親一樣,我不是一個故意說謊的人,我向你保證。
瞭解詞性,就能瞭解詞彙在語法中的使用和在句子中的角色,對詞彙理解和掌握的深度也會進一步增強。
第四步,fluency development 提升流利度
最後一步則是不斷提升對詞彙的敏感度和流利度,這就需要大量的積累、練習,不只是在書本上看到它,還要善於發散思維,把詞彙與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相結合,才能將這個詞彙內化為自己語言的一部分。
這就是詞彙學習的完整步驟,但實際上,每個詞彙的學習過程都不是孤立的,這四個步驟就像“四股繩”在共同作用:不同詞彙處於不同學習階段,隨著年齡增長對詞彙的掌握程度不斷加深,詞彙彼此之間也會互相影響。
因此,詞彙的學習和積累不是用“加法、乘法”來簡單計算的,而是要遵循孩子的認知和語言發展規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每個年齡段有各自的側重點,螺旋上升、不斷進步。
03
不同年齡段,
怎麼高效學單詞
搞清目標和方法,接著來說說路徑和資源部分。
講真,從幼兒到小學低年級,以及中高年級,這兩段的學習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可以將幼兒園到小學分為兩個階段:低年級(5-9歲)和高年級(10-12歲),詞彙量以6000-8000為目標(初中畢業達到8000-10000),分別介紹每個階段詞彙學習的重點、目標,以及常見資源。
如果你覺得時間精力達不到,那麼就調整期望值,但大致的方式方法是可以參考的。
Phase 1:低年級(5-9歲)
- 學習重點:聽力大量輸入,分級讀物猛灌,詞彙練習跟上
- 詞彙量目標:理想值3000-4000,底線是常見詞、自然拼讀全掌握
- 常見資源:原版動畫片、分級讀物、詞彙練習冊
這是詞彙量飛速積累的黃金年齡,而且這段時間孩子也有相對大量的空白時間。比起需要大腦思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數學,其實語言類更適合在低齡做大量的積累浸潤。
四五歲左右孩子的母語詞彙量已經有一定基礎,這時候用適當的方法“加菜”,英文詞彙量也能夠實現猛增。
1、動畫片、韻文兒歌,有空就聽!每天至少1小時
這個階段的關鍵就是聽力大量輸入。
聽力先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大量”卻很少人能做到。
什麼叫大量?參照母語規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兩三歲能基本表達自己,按照平均每天10-12小時跟大人交流,兩三年下來至少是一萬小時的“聽力浸潤”。
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不少魔都英語比較好的孩子,每天在英語上的課外時間至少1小時,每週平均在8-12小時甚至更多。而且,這不是某一週、某個月的心血來潮,而是五年、十年的堅持不懈。
當然,如果只靠每週一次課(現在要靠自學了),就要調低對詞彙量的期望值。
聽什麼?資源太多。這裡不贅述。但總而言之,最適合的就是原版動畫片和韻文兒歌。
很老生常談是不是?但這就是被無數人實踐證明確實有效的經驗!
原版動畫片的好處有二:一是有情節和畫面,小孩容易理解;二是孩子會逐漸喜歡上其中的人物,從而刷到停不下來。
另外,這部分的資源也相當豐富,信手拈來。國外成熟的媒體和教育公司已經積累了大量經典之作,BBC、PBS還有一些獨立工作室都有出,足夠挑。
韻文兒歌的好處,則是能夠幫助孩子“辯音”。
我們常說的“英語語感好”,通常就是說孩子對音的敏感度高。而英語的文字又跟音高度相關,對“音”掌握的好,學“詞”就會更快。
2、分級讀物中重點掌握sight words和自然拼讀
這個階段開啟閱讀和聽力輸入幾乎是同步進行,而分級讀物則是閱讀學習的主要素材。就提升詞彙量來說,三類分級是剛需:
第一類,硬著頭皮也要啃的nonfiction
第二類,能夠快速提升自拼能力的“解碼讀物”
第三類,故事性強、人物豐滿的改寫作品
3、趣味詞彙練習不能少
如果你覺得三年級之前就進入“默單詞”環節太枯燥,那麼可以用趣味性更高的詞彙遊戲和練習來代替。總之,實現詞彙學習的第二步“在輸出中加強理解”。
好用的刷詞工具
低年級刷詞,千萬不要很應試化。遊戲就是練習,練習也可以是遊戲。
手手君推薦三類:單詞卡、練習冊和線上刷詞工具。
一、單詞卡
很多手巧的老母親會跟著孩子的閱讀步驟自己製作,但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手殘黨,就果斷買買買吧。
二、練習冊
如果爸爸媽媽沒空陪孩子玩,最方便的就是直接買一套遊戲性足的詞彙練習冊刷起來。
Phase 2:高年級(10-12歲)
- 學習重點:拓寬聽的內容,大量閱讀積累,掌握詞彙策略
- 詞彙量目標:期望值6000-8000,重點在學術詞彙、新聞詞彙
- 常見資源:英文播客,原版雜誌、青少小說
如果前面幾年孩子走得紮實,到高年級已經基本實現了“聽力自由”和自主閱讀,生活常用詞都接觸得差不多了,因此這個階段重點是超越生活領域,接觸更具學術性、時代感的詞彙。
1、好玩/嚴肅都聽,每天接觸新鮮詞彙
從詞彙學習的規律上可以看出,聽力輸入任何時候都不能停。如果說低年級的聽力輸入是從生活中學習英語,那麼高年級則要用英語接觸外面的世界。
優質的兒童電影可以看作動畫片的升級版,但孩子畢竟時間有限,每天看電影並不現實。
純靠聽,遠離螢幕;每集10-30分鐘,完全符合碎片化學習原則;故事、科普、藝術...主題多樣、趣味十足。
播客對於積累詞彙量的好處在於,它覆蓋的領域足夠廣:比如,孩子可以聽到星際探索空間站的故事,也能聽到搖滾音樂的歷史;而且它足夠新鮮,因為是持續更新的內容,牛津詞典查不到的新詞兒也許都會聽到。
2、原版雜誌+青少小說,拓寬詞彙的邊界
高年級的詞彙輸入,閱讀所佔的權重會比低年級更高;如果說低年級還能靠分級讀物和短篇故事撐場面,高年級沒有持續、長篇的大量積累,詞彙量就會限於4000左右的瓶頸,無法繼續突破。
這個階段孩子已具備自主閱讀能力,閱讀選擇非常多。手手君主要推薦兩類:原版雜誌和青少小說。
3、系統學習詞彙、學術詞彙
高年級刷詞,就要實打實的默寫+重複。
最後,附上總結的“背單詞金玉良言”:
1、高頻詞優先!
Focus on high-frequency vocabulary first
2、語境太關鍵!
Context is key
3、重複很重要!
Repetition is vital
4、定個小目標!
Do not use big vocabulary 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