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7年8月22日晚上8點,剛剛落成的毛主席紀念堂映著晚霞的餘暉,顯得格外地莊嚴肅穆。第一批走進毛主席紀念堂的內賓有:陳錫聯、許世友、李德勝等。
他們都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走入毛主席遺體陳列室,許世友泣不成聲,他問:“毛主席紀念堂什麼時候對外開放?也好讓家人來看看毛主席。”工作人員說,時間定在毛主席逝世一週年的日子。
然後,在此前一天或者兩天,從全國各處有無數群眾聽聞訊息,紛紛匯聚北京。在瞻仰隊伍中,有兒子揹著父親,孫女扶著奶奶,懷抱著嬰兒的母親,即將舉行婚禮的年輕人……毛主席紀念堂開放的第一天便迎來了人流高峰。
偉人逝世,舉國震顫
1976年9月9日0時10分,毛澤東,這個改變了中國命運,讓中國震撼了整個世界的一代偉人與世長辭,一時間,全國人民沉浸在了巨大的哀慟中。
這天下午4點,中央廣播電報在哀樂中播送了這條讓每個人都十分震驚而悲痛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
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澤東同志,在患病後經過多方精心治療,終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於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時十分在北京逝世。
當天,外國電文稱:這位共產黨的老戰士,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後,導演和創造了無數堪稱傳奇的業績之後,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終點,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毛主席逝世,可以說是舉國震撼。然而,在北京中南海,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黨中央的領導面前,那就是毛主席的遺體如何處置。毛主席生前曾在一封倡議黨中央的領導人去世後火化的倡議書上籤過字,把毛主席的遺體火化,也算是完成了毛主席的囑託,但有人當即提出反對意見。
把毛主席的遺體火化,確實是毛主席生前的願望,但是要知道,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有些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毛主席,他們對毛主席的愛戴無法用言語表達,所以應該把毛主席的遺體永遠地儲存下來,讓後人瞻仰。
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就得到了華國鋒的認可。華國鋒,山西人,是毛主席十分信任的共產主義戰士,1976年4月,根據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央政治局透過,華國鋒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在這樣嚴峻的問題面前,華國鋒臨危不亂,他說:一定要永久保護毛主席的遺體。
接著,華國鋒緊急接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形態學教研室的第一副主任徐靜同志,並多次囑咐徐靜,先把毛主席的遺體儲存好,這是首要任務。然後和徐靜同志討論了國內的遺體防腐技術,徐靜表示,可以借鑑中國古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女屍的防腐技術。徐靜告訴華國鋒:“現在世界上除了列寧和胡志明的遺體,還沒有其他領袖的遺體儲存下來的。”
最後,華國鋒當眾做了三個決定:第一,要永久地保護毛主席的遺體。第二,要建立毛主席紀念堂,要儘快。第三,毛主席紀念堂對外開放,世世代代讓人民群眾瞻仰毛主席遺容。
散會前,華國鋒拍了拍徐靜的肩膀,鄭重地說道:“這是一項莊嚴的任務,你們一定要完成好,全國人民都會感謝你們的,你們要考慮如何做到長期儲存,現在是20世紀70年代,你們要有志氣,有雄心把毛主席的遺體儲存得比列寧還要好。”
按照初步方案,接下來的工作可謂是爭分奪秒。首先是在追悼會前後的遺體防腐工作,然後是近一年的時間內的防腐工作,接下來就是毛主席紀念堂的修建,和水晶棺的製作工作。每一項都要一絲不苟,做到完全順利。
9月11日凌晨3點,華國鋒和汪東興等人,護送毛主席遺體離開中南海來到人民大會堂,在這裡要舉行一週的弔唁儀式。資料顯示,在這幾天內,黨和國家領導人,治喪委員會成員,各界代表輪流守靈,先後有30萬人參加了弔唁儀式,每個人路過毛主席遺體的時候都痛哭不止。
萬眾矚目,宏偉建築
既然要修建毛主席紀念堂,那就要選擇個地方。在起初的選址工作中,有人建議把毛主席紀念堂建在香山或者北海。理由有三:第一,毛主席生前曾在香山居住過一段時間,1949年毛主席來到北京後,在這裡和其他中央首長一起商量了建國大計,為新中國作了很多準備工作,他對香山的景色和地形十分滿意。第二,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向來是講究落葉歸根的,既然是遺體,就要放在安靜的地方,這兩個地方都非常安靜。第三,毛主席生前向來喜歡大好河山,香山和北海,有山有水。
雖然聽起來十分可取,但華國鋒認為,這樣並不符合毛主席的“保護遺產”的想法。香山和北海,如果大興土木勢必會破壞周邊景點的景觀,而且香山距離北京城中心太遠,給群眾瞻仰帶來了很多不便,雖然可以修一條直達的公路,但最終還是把這個想法廢棄了。
最後華國鋒認為,是不是應該拋棄“毛主席陵墓”的想法,而是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紀念堂?在中國古代,凡是君主帝王逝世,都會為其修建陵墓,氣勢雄偉。但我們是新中國,應該拋棄這些封建思想,就把毛主席紀念堂建立在天安門周圍,這樣是不是更好?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當即被大家全票透過,最後決定把毛主席紀念堂建立在天安門廣場,當時應該說是眾望所歸。北有天安門,南有正陽門,廣場中心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東西又有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上述建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廣場建築群體,使天安門廣場的“紀念性”“政治性”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實際上,早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就曾提出過,將來要把天安門廣場修建成人民最喜愛的地方。自從新中國成立後,這裡經過了好幾次大規模的修建,包括人民大會堂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等,承載了新中國的燦爛文明,如今再加上毛主席紀念堂,可謂再好不過了。
毛主席紀念堂與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正陽門城樓各相距200米,與古老的天安門、宏偉的人民大會堂和壯麗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古今建築群,使之成為了新中國當之無愧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接下來,就是紀念堂的設計工作,也就是要建成什麼樣子的。起初,華國鋒在討論中就已經下達了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不要做陵園,不要做墓碑,要做一個紀念堂!所以當華國鋒看到第一批設計圖上的陵墓的形狀,就直接捨棄。
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工程設計的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回憶:“當時我們的方案,加上地方報送上來的方案一共是107個,結合中央領導的意見,我們最後又兩個方案。”
第一,是設計成延安的窯洞形式,上面有五角星,這是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突出毛主席在延安的革命歲月。第二是借鑑國外的紀念堂形式,設計成西方建築的柱廊式。第三就是一個“高臺階、高柱、盝頂”的形式。
當時擔任紀念堂工程設計小組領導成員的沈勃同志說:“當時大家對毛主席十分懷念,窯洞和其他形式,雖然勉強被接受,但仍然不能很好地表現出對偉人的懷念。只有宏大的建築,才能體現出毛主席的偉大和崇高,最後決定採取50米見方的第三方案。”
最後經過討論,只有第三種“高臺階、高柱、盝頂”的方案是最佳方案,一方面可以體現出毛主席的光輝一生,還可以體現出毛主席的偉大和崇高,也可以和周圍的人民大會堂以及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相互協調。
此後,經過國務院和紀念堂設計小組的多次討論和修改後,於1976年11月12日 報中央審定,最後確定了紀念堂的建築方案:正方形,八開間,重簷屋頂,兩層紅花崗石臺基,繞以漢白玉欄杆,廊柱為正方形抹小角,總高度為33.6米。
這個方案可以說是選址恰當、造型雄偉、符合需要、眾望所歸。隨後,馬上進行緊張的開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有兩個特殊。一個是比較特殊的數字,即高為33.6米,面寬75米。很多人表示不解,實際上,這是經過專家嚴格的視線分析確定下來的。
因為站在天安門前,金水橋畔正視紀念堂的時候,紀念堂的高度要恰如其分,避免在紀念堂上面出現正陽門屋頂的剪影,這就要要求紀念堂不能過高,而且要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定的比例,不然會在氣勢上壓倒紀念碑。所以,設計人員經過專業的分析,天安門城樓34.7米;人民大會堂東立面中部為40米,兩側為31.2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西門兩側門墩為39.88米,空廊柱為33米。所以,最後紀念堂的高度確定為33.6米!這個高度最為完美。
另外,紀念堂矗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正陽門之間,從廣場上看去,最長的視距是700米,最小水平視角在6度以上,所以為了從廣場上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清晰看到紀念堂,面寬75米為最佳。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是,紀念堂的大門是坐南朝北的。按照古代建築群體,一個比較著名的建築應該是坐北朝南的。但當時的中央領導經過討論認為,天安門廣場舉行群眾集會的時候,群眾都要面對紀念堂和麵對天安門,如果坐北朝南似乎很不妥,而且當年人民英雄紀念碑確定朝向的時候,也是正面朝向天安門,這也是毛主席審定的。所以最後決定,打破一般建築的傳統做法,把毛主席紀念堂定為坐南朝北。
舉國之力,完成竣工
1976年10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谷牧批示,開始建設毛主席紀念堂,其施工力量,以北京為主,大包乾,可以搞一個指揮部,馬上開始建立。
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華國鋒親自為紀念堂奠基,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毛主席紀念堂的修建工作有兩方面,除了外部建築,內部的裝飾和佈置也在同時準備。
圖 | 奠基儀式
毛主席紀念堂的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位。瞻仰廳正中的水晶棺內安臥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遺體。正面漢白玉石牆上鑲嵌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17個餾金隸書大字,熠熠生輝。
毛主席紀念堂分為3層,其中地下一層,地上兩層,一層主要有北大廳、瞻仰廳、南大廳。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廳內中央安放著毛主席漢白玉坐像,瞻仰廳的水晶棺裡安臥著毛主席遺體,南大廳的牆上鐫刻著是毛主席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手跡。
紀念堂二層設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革命業績紀念室。紀念室以翔實的史料和珍貴的文物,反映了6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值得重點說的是毛主席的漢白玉坐像,由著名雕刻家葉毓山先生創作,歷時3個月,高度為3.45米,毛主席坐在沙發上,面帶微笑,神態自若,安詳親切。當你仰望毛主席雕像時,就會感到毛主席在與你親切交談,使人回憶起毛主席生前的音容笑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毛主席紀念堂建好後,華國鋒親自撰寫“毛主席紀念堂”六個大字,鑲嵌在毛主席紀念堂的南北門正上方。
1977年5月4日,僅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毛主席紀念堂便以高質量的規格正式竣工。資料顯示,參加紀念堂工程建設的有:北京市第一建築公司、第二建築公司、第三建築公司、第四建築公司、第五建築公司、第六建築公司等十幾個建築公司,北京市機械公司、煤氣公司、自來水公司、供電局、園林局、電信局等54個單位,共55700多人,稱得上是千軍萬馬“大會戰”。
1977年8月20日,毛主席的遺體從保護室被運出,順利轉移到了已經落成的毛主席紀念堂,至此,中央向全國人民通報了這個好訊息,決定於1977年9月9日,也就是毛主席逝世一週年的日子對外開放。全國人民翹首以待,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對外開放,人山人海
1977年8月底,南斯拉夫總統鐵托首次訪華,到達北京的第二天,在李先念的陪同下,他特意來到毛主席紀念堂。鐵托總統是毛主席紀念堂接待的第一個外國國家元首,站在毛主席的坐像前,鐵托久久矗立,神情十分悲傷,他希望中國人民早日來到這裡。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和毛主席逝世一週年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並對外開放。當時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的群眾蜂擁而至,甚至爆滿。當時進入毛主席紀念堂的規定是,領取了“瞻仰證”,憑證進入紀念堂,所以程序十分緩慢。
當天,全國各地群眾排長隊參觀,工作人員按照分配計劃,讓群眾提前到紀念堂管理局辦理入場“瞻仰證”,然後才可以入場。但是這樣就有了很多問題。首先是安檢問題,因為為了保證絕對安全,需要嚴查隨身物品,第二是排隊問題,因為要檢視“瞻仰證”。
由於暫時還無法保證每個人都可以在當天參觀,所以當時中央機關決定,紀念堂每一週只開放5天,而且每天只開放4個小時。這樣就避免了人們排隊一天的場面。但是人們對毛主席是無比懷念的,很多人進京就是專門來瞻仰毛主席遺容的,當時面對的問題確實不少。
首先是排隊問題,因為是必須有“瞻仰證”才能進去,所以很多人因為擁擠丟失了“瞻仰證”,即便排隊了也無法進入紀念堂。其次是當時有很多退休的老幹部,工作人員為了其方便,會給其特殊通道。
自從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幾年內,每年的接待人口達到150萬人,對於現在來說不算多,但在70年代80年代,這個數字是相當龐大的。不久, 這個問題馬上被黨中央的領導重視,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專門到北京來瞻仰毛主席遺容的人,對現在的瞻仰辦法做了重大改革。
自1984年6月起,取消了領取“瞻仰證”才能進毛主席紀念堂的辦法,改成,一律憑藉個人證件就可以排隊入場。這樣就解決了排隊慢、時間緊、參觀不上的問題。問題解決後,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的人們更多了。
據當時一個記者寫的一篇名叫《永不消逝的長河》一文中看,她寫道:無論是暑熱蒸人的盛夏,還是冷風刺骨的嚴冬,天安門廣場的南端,永遠奔流著一條長長的思念之河。也許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每小時達8000人,永遠緬懷這位偉人——毛澤東。
圖 | 毛主席紀念堂
自1977年9月9日對社會開放以來,至今已有44年。44載歲月更替,在天安門廣場上,在毛主席紀念堂周圍,這支瞻仰毛主席遺容的隊伍始終不斷,成為天安門廣場上感人的風景線。
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毛主席紀念堂接待的全國各族群眾和國際友人已超過2億人次。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數字,它無言地說明了中國各族人民對偉大領袖的深切緬懷。
如今,毛主席已經逝世四十多年了,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思念之情從未間斷,每當去了北京,也會帶著無限的懷念之情,走進毛主席紀念堂,緬懷這位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