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認為,正是因為不與別人相爭,所以天下之人才沒有誰能爭得過他。相反,與人爭反而會沒有所得。
他認為不爭表現在4個方面:“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正是因為不爭,反而出現好的結果。
01 不自見,故明
“自見”就是自以為有見識,以自己的成見和標準來判斷一切事物,就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事物。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以為自己親眼所見才是可靠的、真實的,聽別人說的不一定可靠。但是,受一己之見所侷限,先入為主,往往會被假象所遮蔽,不能真正看清楚事物的真相。如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只有井口那麼大。
固執於個人觀點,必然會存在偏見,就會影響人的是非判斷和行為選擇。
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富人,有一天下雨,富人家的牆被雨淋壞了。他的兒子對他說:“如果不趕緊修補,一定會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樣對他說。這天晚上家裡果然來了賊,丟失了許多財物。富人認為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隔壁那個老人偷了他家的財物。
這就是“智子疑鄰”的故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以自己的看法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就會主觀臆測,得出錯誤的結論。富人總以為兒子比別人聰明,說的都是對的,妨礙了富人對真相正誤的認識,從而覺得鄰人可疑,同樣的意見因為親疏遠近而態度迥異。
“不自見,故明”,老子要告訴我們,不侷限於自己的所見,才能看得更分明。兼聽則明,不偏執己見,才可以做到明達事理。
02 不自是,故彰
“是”,對的、正確的意思;“自是”,就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永遠正確;“彰”,明理,就是明辨是非。
“不自是,故彰”,意思是不自以為是,才能明辨是非。
人們常常以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都是正確的、合理的,出了問題都是別人不對。一個人自以為是就會喪失辨別是非的能力,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從前有一個叫做蹶叔的人,性格很是倔強,又常常自以為是,愛跟別人唱反調。蹶叔種糧食,他在高而平的地方種水稻,卻在又低又潮溼的地方種高粱,事事都與人反著來。
他的一個朋友見他這樣,就好言勸道:“高粱應該種在旱的地方,水稻適宜種在有水的地方,你違反了水稻和高粱生長的習性,怎麼能獲有收成呢?”蹶叔自以為自己的正確,根本聽不進去朋友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結果是每年都歉收,經常餓肚子。
如果蹶叔不自以為是,能夠分辨出朋友的意見是否合理,聽進去朋友正確的意見,就不會出現因歉收而餓肚子的結局了。
03 不自伐,故有功
“伐”是誇耀,自稱其能,有過度膨脹之嫌;“功”是功勞。“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表揚,不誇耀,不吹噓,人家才會從心裡認可你的功勞。
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自吹自擂,經常到處炫耀,開始別人還能容忍,時間長了,讓人覺得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自己爭功,是為了爭名爭利,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的,即使功勞再大,別人也不覺得這與大家有什麼關係,打心眼裡不會看高你。
做了事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要執著自己做過的事情本身,對於自己的成績不誇耀,也就不會驕傲,人們就會記得你的功勞。
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對劉邦打下江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卻沒有居功自傲,劉邦論功行賞要封賞他,他推辭說自己沒有什麼功勞,一切都是劉邦自己的福分,並且感謝劉邦給他了一回當帝王之師的機會,幫助他實現了夢想。
張良有大功而不邀功,不以有功而要挾劉邦封自己高官厚祿,而且劉邦的確許以他高官厚祿,他卻沒有得寸進尺,不是理所當然地全部接受。張良功成身退,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專心修道。司馬光稱讚他:“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
幫助劉邦打江山立赫赫戰功的韓信,對權勢財富看得很重,因功勞大而有一些自滿,不知進退,加上劉邦多疑,最後落了滿門抄斬的下場。而張良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子孫,給自己的一生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04 不自矜,故長
“矜”,有兩個意思,一是憐惜的意思,“自矜”就是自憐,一是驕傲自大的意思,“自矜”就是自大,普遍認同第二種解釋。“長”,是指成長、長久的意思。
自憐與自大有區別,但結果卻是差不多的。
自憐就是一味地愛憐自己,縱容自己,即使自己犯了錯誤,也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為自己開脫,這樣的人永遠不可能改進自己。
自大是過分自戀,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做出一點成績就自我感覺了不起,目中無人,覺得別人不如自己,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這樣的結果就是止步不前。
自憐自愛的孤芳自賞,很容易發展到自尊自大的剛愎自用,如此下去,做任何事情都會一意孤行,從長久來看,遲早是會碰釘子的,會影響個人的發展的。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工詩書,擅文辭,為人恃才自傲。杜審言參加天官侍郎蘇味道(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為初唐文章四友)主持的吏部銓選,出考場後他對眾人說:“蘇味道必死無疑。”眾人忙問他原因,他輕飄飄地說:“他看了我的文章,必定要羞愧而死。”
杜審言任修文館學士時,曾對人說:“我的文章那麼好,應該讓屈原、宋玉來做我的衙役,我的字好得足以讓王羲之向我膜拜。”
杜審言雖然個人能力很強,極度自負成為他仕途上的絆腳石,入仕後經常被貶官,只擔任一些微末的官職。
民間傳言說杜審言臨終時,好友宋之問等人去探望他,他笑言:“我在世一天,文名就壓你們一天,現在我快死了,你們有出頭之日了,只可惜還沒有誰能接替我的文學地位。”他到死仍然恃才傲物,認識不到自己自大的毛病。
“不自矜,故長。”老子告誡我們,不要自高自大,才能夠不斷地成長,才能夠長長久久。
孔子向老子請教禮,老子告誡他說:“一個聰明而富於洞察力的人身上經常隱藏著危險,那是因為他喜歡批評別人。雄辯而學識淵博的人也會遭遇相同的命運,那是因為他暴露了別人的缺點。因此,一個人還是節制為好,不可處處佔上風,而應採取謹慎的態度。”孔子成就一世的英名,也與他為人謙虛是分不開的。
結束語
“爭”是來自於自我的執念,“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實際上對自己實際上是一種妨害。爭,反而不能得。
孔子也有差不多的看法,《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就教育學生要克服“意”、“必”、“固”、“我”4種毛病,做到不主觀臆斷,不武斷絕對,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
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儒家的方法是由“小我”變成“大我”,讓自己高大起來;道家的方法是消解對“自我”執著,做到不自以為高見、不自以為是、不自我誇耀、不自高自大,以自己的“不爭”達到沒有什麼值得爭的效果。
老子所說的“不爭”,既不是假裝著“不爭”,也不是以“不爭”來標榜自己的高尚從而達到“爭”的目的,而是不會參與到世人無謂的爭奪中去。
如果我們的人生一直在與別人爭,爭而不得人生就會有痛苦,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無意義的爭鬥中,本身就是無意義的。
張之洞說:“平生有三不爭:不與俗人爭利,不與文人爭名,不與無謂人爭閒氣。”
曾國藩說:“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
“不爭”,是為了避免在不斷地爭鬥中耗費自己的精力,浪費自己的生命,可以專心做事,做好了自己,把自己的成就展示給世人,不用爭,也沒人能與之爭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不是你的,爭也不一定能爭到手;是你的,不用刻意去爭也能得到。
關鍵是做人要有大格局,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限制在狹小的天地之中,不要為一些蠅頭小利而爭鬥,耗費自己的生命。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注@丁小悟典,與你一起領悟傳統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