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古專家對洪河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發掘面積已經達到5200多平方米。清理挖掘出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明、清等多個時期的遺存。其中新石器時代遺蹟最為豐富,包括環壕3條(共發現5條)、房址27座、墓葬9座。洪河遺址的發現說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嫩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就已經邁入了文明社會的大門。
今年洪河遺址又有哪些新發現?
記者日前來到發掘現場
近距離採訪
洪河遺址的發掘現場
4號房址
房址遺蹟,發現4000年前的人類居住和食物組成
在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洪河村洪河遺址的挖掘現場,記者看到遺址所在的位置距離嫩江非常近,證明了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就已經沿江而居了。在今年新近發掘的4號房址的遺蹟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正在小心清理著一些埋藏在土裡的貝殼,吉林大學考古系博士任平介紹說,這些貝殼挖掘的時候發現是單片的,可見是食用後被遺棄在灰坑裡的。
在挖掘現場,有許多直徑在40—50釐米的圓形的坑,還有一些直徑比較小的坑。任平介紹說:“這些大的坑洞是柱洞,是古人類用來支撐房屋的柱子所遺留的。這些柱洞的發現證明四千年前的古人類已經利用一些橫樑和支柱來建造房屋。小的是灰坑,用來存放一些生活垃圾,這裡面有一些貝類和動物的骨頭。”
4號房址內幾具無頭的骸骨
環壕
無頭骸骨,是一種古老的祭祀儀式,還是埋葬方式有待進一步發掘
在4號房址中同時還發現了22具古人類的骸骨,從上面看這個房址整體的長度比較長,裡面有一些灶臺、柱洞和灰坑外,最吸引人的是幾堆排列整齊的骸骨,仔細看這些骸骨均沒有頭顱。任平說:“這個房址比較長,大概有16.8米, 6米多寬,比較特殊的一點就是在這個房子居住的底面,還發現了成片分佈的22具古人類的遺骸,基本上都是南北向擺放的。區別於其他地方的一點,就是他們大部分都沒有頭骨,經過鑑定其中十五六具是成年女性,剩下的就是兒童骸骨,裡面沒有成年男性。”
這些骸骨的發現,對於洪河遺蹟的考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平介紹說:“今年發掘的環壕聚落內當時的居民應該是有一定的數量和規模。可能是成一定部落形式的社會組織模式。這種現象,有可能反映了當時社會統一在房內進行婦女、兒童埋葬的風俗,或者是對外部俘虜的處置方式。”
灰坑內的貝殼和大型動物骨頭
房址內的柱洞(大圓坑)和灰坑(小圓坑)
環壕 古代人類聚落生活的防禦系統
在4號房址西側有一個整體寬度近9米,深將近4米的帶有兩段非常寬臺階的一個深坑。工作人員介紹,這就是今年新發掘的4號環壕,今年的考古發掘工作都是以4號環壕向內側進行整體的深度挖掘。透過工作人員的講解,瞭解到環壕在那個時代主要用來抵禦外部野獸,或者一些潛在的其他部族敵對勢力的侵襲。環壕相當於古代護城河的作用,聚落內的人一面臨水而居,另一面將嫩江水引入環壕內,將聚落內的人與外面隔開。環壕內則為二級臺階,專家分析有可能是協助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
新出土的四千多年前的骨梗石刃劍和骨梗
骨梗石刃劍,距今4000多年極其珍貴
在洪河村一個被臨時租用的村民家裡,存放著大量的出土文物,其中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其中11月3日新出土的骨梗石刃劍非常珍貴。黑龍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偉介紹:“說它珍貴是因為出土的同時期的這種文物儲存均不完整,只有骨梗,或者只有石刃,後期有一些是發掘後石刃鑲嵌上的,只有這挖掘出來的骨梗和石刃是完整的。它是一種複合工具,因為骨梗兩側有凹槽,石刃多是用一些堅硬的石頭打磨出鋒利的刃口後,將沒有刃口的一側鑲嵌到骨梗兩側的凹槽內,做成一把小劍的形狀,既能切割又能進攻的一種工具。骨梗石刃劍的出土證明了4000多年前居住在嫩江流域的人類已經能夠製作出精美實用的工具了。”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北方季節原因,今年的發掘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今年共發掘15座大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房址,當時古人遺棄生活垃圾的灰坑近20座,一座當時的墓葬,一座遼金時期的磚窯,同時發掘了近500件的石器、骨器、棒器等古人使用的生產、生活工具。
洪河遺址的新發現,表明生活在齊齊哈爾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已經進入到漁獵兼營農業的狀態,過著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特別是挖掘發現的環壕遺蹟,進一步印證了黑龍江省4000多年前文明程序中的聚落形態,將嫩江流域進入文明社會時期提前了千餘年,進而改寫黑龍江流域的文明史。目前,考古工作還在有序進行中,文物工作者也希望更多的遺蹟被髮掘,讓更多的人瞭解黑龍江的史前歷史,讓洪河遺址能像秦陵一樣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
挖掘出土的陶器
遼金時期磚窯出土的陶器
襲延春 記者 姚建平
攝影:姚建平 襲延春
來源: 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