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大論地(哪怕是溫柔地)給孩子解釋他為什麼要去幼兒園並沒有太大用處,因為孩子還理解不了長篇大論。書評君今天帶你看的這篇文章摘編整理自《野性與溫情:動物父母的自我修養》,作者對於處理孩子發脾氣的經驗都來自她對動物的觀察。有意思的是,人類幼崽的發脾氣、哭鬧和求抱抱等所有行為並不是個例,動物雖然不會說話,但自有它們應對的方法。
《野性與溫情:動物父母的自我修養》,[美] 珍妮弗·L.沃多琳 著 李玉珊 譯,商務印書館 2021年6月版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期待
要與孩子的成長髮育階段相匹配
最近,我在科羅拉多州拍攝土撥鼠的錄影用於科研,其間我去了趟當地的超市。在那裡,我遇到了在任何地方都能見到的情景:一個小女孩因為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糖果、麥片或玩具而發脾氣,亂扔東西。這個小女孩大概 3 歲,這是一個有能力表達憤怒的年紀,嗓門大小也剛好足以表達她憤怒的情緒。
她的爸爸,對於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的行為是這樣回應的:與她進行了一段複雜的對話,解釋為什麼不給她買那個東西的所有理性的原因。她的反應如何?可以預見,她變得更加歇斯底里,大喊他是世界上最摳門的爸爸,還在地上憤怒地打滾兒。
不幸的是,與許多發脾氣的橋段一樣,這一段情節升級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位爸爸失去了理智,用他想到的所有能嚇到小女孩的事情威脅她,還給了她一巴掌(這導致了更大的災難),最後一把抓住她,在離她臉 1 英寸的地方大吼。事件最終以爸爸抱起女兒衝出超市,而女兒掙扎著哭鬧收場。
這類事件通常發生在 2 到 4 歲的孩子身上。當然,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這樣大鬧。但是總體來說,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具備控制衝動和管理情緒的能力。讓我們更加詳細地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當想要閃閃放光的玩具或甜點這類需求被拒絕時,大腦中負責調整情緒的主要區域是前額皮質。大腦的這一部分是人體最晚發育的區域之一,在大約 4 歲的時候才開始成熟。那麼它何時停止生長呢?答案是在 20 多歲的時候。(這個事實不僅與當前的討論有關,而且關係到青少年的冒險行為。)
大腦的這部分割槽域相當複雜,跟所有感官系統和涉及情緒、記憶與運動機能的大腦區域都有關聯。前額皮質佔據了新皮質約三分之一的部分,所以它也與認知、自我控制和語言學習密切相關。換句話說,它影響著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那麼這與你的“掌上明珠”發脾氣有何關聯?很不幸的是,你的小寶貝被所有型別的感官資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所困擾,卻沒有能力控制自己對這些輸入的資訊做出自然反應,不管這些反應是愉悅還是不滿。
現在想象一下,你的世界——這裡指你的內心世界——正在接收外界的所有刺激,而你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反應。此外,你只有初級語言技能,對複雜的社會準則尚缺乏理解能力。幼兒能夠完全理解大多數事情的表層意思,比如他們能夠毫不費力地理解吃冰激凌的概念。但若改成“在晚飯後才可以吃冰激凌”,這件事就有些模糊了。如果說“為了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冰激凌不可以代替晚飯”,就完全無法理解了。這些抽象的、深層次的解釋對幼兒來說毫無意義。期待他們能明白是不現實的。
想象一下在幼兒的腦海裡生活是什麼樣的。大約在 7 歲之前,孩子們都難以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世界觀。即便在 7 歲以後,這方面的能力也會隨著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增多而減弱。這當然不是讓他們繼續這種思維或行為的理由,但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期待必須與孩子的成長髮育階段相匹配,從而在期望和現實之間取得平衡。這對父母來說意味著什麼?在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父母應認識到,幼兒和兒童能夠理解的事情以及他們規範自己行為的能力在生物學上是有侷限性的。
與此同時,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幼兒會自然而然地試探邊界。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發脾氣。大多數其他動物的幼崽在斷奶的時候會發脾氣。與人類一樣,這些情感的爆發可能是操縱的一種形式。幼兒知道他們比父母更弱小。因此在他們看來,發脾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管人類還是動物,
所有子代在本能上都非常想要探尋邊界
短尾猴幼崽也是如此,它們會在媽媽要斷奶的時候發脾氣。與其他種類的獼猴一樣,短尾猴生活在一個相當大的混性別社會群體中,有嚴格的雌性等級體系。它們長得像縮小版的薩斯科奇人(如果這種大腳野人真實存在過的話),面部是紅色的。母猴會透過拍打或撕咬來維護等級秩序,而公猴則更傾向於“讓我們大家和諧相處”的態度。
與人類幼兒一樣,短尾猴幼崽發脾氣的動機也是:“我想要這個,而且現在就要!”它們想要的其實就是繼續吃奶。這也許是真實的需求,或者如許多父母所想,是試探底線的開始。當被拒絕時,短尾猴幼崽會吹口哨抗議。我們尚不清楚這種發脾氣的抗議是否有用,也就是說,猴媽媽們是否會直接忽略而繼續做自己的事。研究表明,短尾猴基本上算是仁慈的母親,也許是因為其他雌性會幫忙照看幼崽。其他雌性對幼崽的關注可能有助於避免短尾猴媽媽過於擔心幼崽的情緒。同時,也許它們在建立親代邊界上更加隨意。所有子代——不管人類還是動物——在本能上都非常想要探尋這一邊界。
說起寬容,恆河猴媽媽可算不上。有多少父母在幼兒的咆哮面前屈服,是因為他們身在公共場所且處於眾目睽睽之下?恆河猴媽媽算一個。這讓人容易聯想到“旁觀者效應”,即當目睹受害者被侵害時,個體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或不願意採取行動,這是因為有他人在場,而這一個體預設他人會採取行動。當恆河猴幼崽發脾氣的時候,旁觀者效應體現為:媽媽對自己孩子的不同反應取決於有誰在場。雌性恆河猴透過攻擊來維持等級秩序,與短尾猴不同,雌性恆河猴可能會綁架並傷害群體中附屬母猴的幼崽。
研究人員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其他人在場,而且可能會因為孩子哭鬧而對這位母親表現出敵意,那麼她會對孩子因斷奶而發脾氣做出更多的讓步嗎?答案是不會——但若是換成恆河猴,情況可就截然不同了!
讓我們先來看看恆河猴寶寶發脾氣是什麼樣子的吧。我覺得它們的做法既可愛又搞笑——但是,我不是它們的媽媽。最初,猴寶寶會嗚嗚哭訴。如果這不管用,就會發展成一場徹底的災難,搖胳膊和哭鬧會升級成尖叫。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研究人員發現,當佔據主導地位、具有潛在攻擊性的恆河猴在場時,猴媽媽更傾向於在幼崽的需求面前屈服。具體來講,如果一名猴媽媽與幼崽獨處或者和家人在一起時,它有約一半的時候會放任不管。但是,當有更高地位的第三方在場時,它在 80% 的情況下會屈服。
為什麼呢?因為當佔據統治地位、霸道兇狠且沒有親緣關係的恆河猴在場時,它們對這類幼崽哭鬧行為的反應是猛推、撕咬、踢打幼崽和它的母親。對這些幼崽來說,耍脾氣要奶喝的結果可能是短命,因為當旁觀者拳腳相加時,就連它的母親都會攻擊它。這種情況很少見,但卻暗含了父母對孩子進行“體罰”的必要性。這類懲罰在其他物種中相當罕見。在這種情況下,恆河猴媽媽可能會行為粗暴,因為存在更大的威脅:另一隻有攻擊性的成年恆河猴。這就相當於人類父母猛地從街上拽孩子,或者用力將孩子舉起來,以防止他或她受傷。這種行為的目的不是教導,而是保護。
為什麼被圍觀時
父母反而更無法忍受孩子的哭鬧?
對於人類而言,幼童哭鬧時旁觀者也會被惹惱,許多父母都不得不面對其他成年人的不悅、譏諷或嘲笑。這裡出現了兩個有意思的問題。第一,為什麼旁觀者會對別人孩子的尖叫感到煩躁?第二,為什麼許多人類父母在這樣的情景下會對自己的孩子在語言或肢體上更為粗暴?對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人在意哭鬧,這本身就是個謎題。除了孩子尖叫聲的音訊本就是為了吸引他人注意力之外,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反應更多地受到成年人的社會環境影響,而不是孩子的行為本身。
人類傾向於規範父母的育兒方式。我們期望父母用特定的方式管教孩子,有效地維護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可接受的社會行為邊界。當我們看到有些父母沒有做到這一點時——無法把他們的孩子控制在邊界內——我們的反應是監督父母的行為。我們不會猛推、撕咬或踢打孩子,但是我們會怒視、嘲笑、評判,還會說輕蔑侮辱的話,主要是針對父母及其能力的。如此一來,我們與霸道的恆河猴首領就沒有分別了,它們的最終目的是確保處於從屬地位的成年母猴的幼崽認識到,它們也必須“採取從屬行為”。
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在言語或身體上“攻擊”自己的孩子。雖然這不是恆河猴媽媽的正常反應,因為大多數時候它們會直接讓步,但是人類在社會期許和行為文化準則方面要複雜得多。我們在制定和執行社會準則方面的需求和意願遠遠超過其他物種,然而我們並不確定有些準則能否反映自己的信念,哪怕是並不直接傷害任何人的行為。
此外,人類還非常重視他人對自己的積極看法,而且要承受關於成功的社會壓力。難怪父母們要快速阻止孩子的“冒犯”行為,以避免其他成年人的指責,而不是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是否有必要學習黑猩猩媽媽的耐心
而忽視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呢?
現在你可能會想,好吧,這些都很有趣,但是當我的孩子耍脾氣時究竟該如何應對呢?我們知道,對人類和其他物種來說,學會控制衝動的情緒不是一蹴而就的,況且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於天性而去試探邊界。關於動物對行為的自我約束(或稱耐心)的研究全部以成年動物為研究物件,而不是未成年。為什麼?因為普遍認為未成年的動物不具備與成年動物相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較長時間內逐漸形成的。
比如狗。你有注意到小狗的自控能力很有限嗎?一項研究表明,受測試的 5 只成年狗都能為了它們更想得到的東西而拒絕一個獎勵,而且有些狗能延遲滿足長達 10 分鐘。你可能會想,換成是小狗會怎麼樣呢?小狗沒有接受測試,因為大多數人——包括科學家們——都知道小狗是沒什麼自制力的。
但小狗比鴿子的表現還是好多了。我知道有些人不喜歡鴿子,但它們的確是相當聰明的鳥。它們能夠利用地球磁場導航,它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越敵人的防線傳遞情報,從而拯救了成千上萬戰士的生命,而且它們終身遵守一夫一妻制。鴿子不擅長的是控制衝動。事實上,它們在這方面真的很糟糕。當 8 只白羽王鴿被測試是否能為了更大的獎賞而延遲滿足 15 至 20 秒時,半數鴿子因各種原因被淘汰,包括無法專注於當下的任務。其餘鴿子只有 6.6%的情況下成功地做到了耐心等待更大的獎賞,而且前提是它們必須要看到這個獎賞。
人類幼兒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但是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才能做到。在一項測試中,當一組 2 至 3 歲的幼兒聽完父母的解釋後,在不斷鼓勵下, 75% 的幼兒做到了“為了得到更好的禮物而延遲開啟一個普通的禮物”。有趣的是,當父母只是簡單地要求他們等待時, 66%的幼兒不會聽從。似乎當幼兒理解了大人們想要他們怎麼做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且當他們做出與所要求的行為相符的選擇就能得到鼓勵時,他們便繼續按照要求去做。至少大多數時候是這樣的。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需要循循善誘,不斷引導孩子,教他們學會規範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並且進行理性思考。怎樣做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取決於具體情境和孩子付諸行動的原因。這個孩子是否有越界的衝動,想要試探自己能否僥倖逃脫?是否有必要學習黑猩猩媽媽的耐心而忽視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呢?
有些專家特別推薦那種做法。假設每個人的安全都可以保證,發脾氣的原因是為了博取關注或者得到某些東西(比如玩具、糖果等),那麼你的最佳選擇就是忽視。沒錯,是真的。發脾氣這件事大多數時候可以自我控制。外界的忽視就好像阻斷了火苗與氧氣的接觸,火自然就熄滅了。你無法與很小的孩子講道理,因為他們尚不具備講道理的能力,而且在那種狀態下也不可能有。幸運的是,你清楚這些道理。
所以,最優策略是讓你的孩子明白,當他們平靜下來時就會重新獲得你的關注,接下來只要靜觀其變即可。我明白三四分鐘的尖叫和哭鬧令人難熬,但總會過去的。這只是一場孩童耍脾氣的平均時長,取決於父母如何應對以及他們以前是如何應對的。對孩子而言,限制因素不是疲憊,而是沒有互動。這個策略甚至適用於孩子試探底線的時候。為什麼?因為孩子們在試探邊界上願意花費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果旁觀者在小孩子發脾氣時不再評判父母,可能也會有幫助。是的,哭喊吵鬧和不知所云的言語著實很惹人煩,會分散父母和旁觀者的精力,但不能就此怪罪他們是不稱職的父母,養育了被寵壞的小孩。這類情形通常發生在公共場合。旁觀者所看到的經常並不是糟糕的育兒方式,而是邊界的強制約束——這通常是由小孩子試探邊界而引起的。這是正常現象。不能因為孩子發脾氣就隨意評判父母。
本文經商務印書館授權選自《野性與溫情》(較原文有刪減,小標題為摘編者所加)。題圖來自蒲蒲蘭的繪本《我大喊大叫的一天》。
原作者 | [美]珍妮弗·L.沃多琳
摘編 | 王一
編輯 | 申嬋
導語校對 |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