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一個疑問
像小龍蝦,大閘蟹這樣的動物,他們不哭也不鬧,他們能感受痛嗎?
一直以來關於包括螃蟹、蝦和龍蝦在內的甲殼類(無脊椎)動物是否會感到疼痛,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論,爭論的核心問題是,像大閘蟹這樣的無脊椎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到底是條件反射還是感到疼痛。
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相對簡單,而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感受外在刺激、調節動物的運動。許多科學家懷疑無脊椎動物未必會感到疼痛,因為它們缺乏疼痛相關的區域,完全不像人腦和其他動物大腦那樣負責。
雖然將一隻活螃蟹放入一鍋沸水中,它很可能會試圖爬出來,在科學家眼裡認為,這樣簡單的動物行為未必是痛覺的反應,只能代表它有一個對過熱的環境的應激反應。就像人不小心碰到滾燙的開水瓶的時候,瞬間將手收回,這個瞬間你的行為是快於你的大腦意識到“啊好熱好痛”。
這種條件反射,本能反應叫做“傷害感受”(Nociception),就是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都擁有傷害感受的能力。
其他人則認為這是一種不公平的比較,並指出儘管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大腦之間存在重大差異,但它們的功能(例如視覺)卻大同小異。此外一些科學家認為,螃蟹存在實際的痛覺神經,但是它們“無法將痛覺和行為聯絡起來,也無法深刻記住,無法回憶”。
這是什麼意思呢,假如一個螃蟹做錯了事,感受到痛苦,它無法意識到“是做了這件事導致痛苦”,他們只會覺得好痛。
2014年,英國科學家們收集了 40 只普通濱蟹(Carcinus maenas),對螃蟹進行了電擊試驗。
結果是受到電擊的螃蟹開始在水箱裡亂爬,甚至試圖爬出水箱,而且它們血淋巴中的乳酸含量幾乎是其三倍,這是壓力的明顯跡象。這可以說明,這樣的反應不是簡單的條件反射。
科學家還對寄居蟹進行了電擊試驗,如果當前電機超過寄居蟹接受的極限的時候,它們就會棄殼逃生。而如果電擊不夠強烈,它們就會死守殼內。懂得權衡到底是殼重要還是電擊更痛,這樣的反應也明顯不只是條件反射。
雖然以上的實驗可以論證,螃蟹們的反應不是條件反射,但是它們的“痛覺系統”依然無法被完整的描述。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有意義的產生痛覺的唯一理由就是,能提供長期的保護,讓動物獲得記憶,幫助未來規避傷害。
而往往只有生命週期足夠長的動物才會有進化這樣痛覺的需求,像昆蟲這樣的生物則是基本沒有痛覺,而我們上文提到的普通濱蟹,寄居蟹乃至中國大閘蟹也好,壽命的長度也不過2-5年。實際上,大自然的殘酷使他們大部分也不過幾個月壽命,因此他們並沒有那麼完整的“痛覺系統”。
在中國,數不清的像小龍蝦,大閘蟹這樣的動物被烹飪下肚,或許對它們來說無痛反而是一種幸福和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