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石渠縣真達鄉更思村,村民根秋澤仁家小樓前的院落裡住著一位特殊的“客人”。每當有人靠近,它就會發出怒吼,甚至舉起爪子,作出將要攻擊的姿勢。這是一隻年邁的雪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1月12日,根秋澤仁告訴記者,他們一家與這隻雪豹已經做了3年多的“鄰居”。2017年,當護林員的父親和同事一起救助了這隻雪豹,因為鄉里沒有專門的救助站,就寄養在家中,“以前放歸過一次,發現它沒有野外生存能力,又救了回來,我父親說要一直救助下去。”
更思村與三江源毗鄰,海拔超過4000米,這裡生活著雪豹、白唇鹿、棕熊、岩羊等珍稀動物。其中有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幼崽,目前也在護林員的照料下慢慢長大。
根秋澤仁的父親甲它生前是更思村的村支書,也是這個村子的總護林員。走進根秋澤仁家的客廳,一眼就能望見牆上懸掛的一排獎狀與證書,它們都是甲它生前獲得的榮譽。
2017年,甲它和另外幾名護林員一起救助了一隻受傷的雪豹。
“在巖壁下發現了它,因為流血過多已經奄奄一息了。它的一個前肢斷了,現在走路還是一瘸一拐的。”同為護林員的根呷介紹,當時這隻雪豹在同另外一隻雪豹搶食落敗後受傷,因為真達鄉尚未建立動物救助中心,雪豹便寄養在甲它家中。鄉政府出資修建了雪豹居住的“鐵籠”,甲它負責給它餵食,甲它的妻子則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這頭猛獸打掃一次圈舍。
今年初,甲它因為癌症去世,22歲的根秋澤仁繼承了父親餵養雪豹的工作。他按照父親生前的叮囑,把犛牛肉切成大塊,隔一天給雪豹餵食一次,每次大概十三斤左右。
根呷告訴記者,當年雪豹傷愈後曾被放歸山林,但他們觀察發現,它已經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它的野性依然存在,但沒法捕獵了。這是一隻老年雪豹,牙齒已經被磨平了,按人的年齡推斷,可能相當於七八十歲的老人。”
“這是我們救助的第二隻雪豹,第一隻雪豹比較年輕,放歸後就沒有回來。這隻雪豹年紀比較大,我們會一直救助它。”真達鄉鄉長祝修濤說。
石渠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分佈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據統計,這裡的白唇鹿種群數量在11411-14693頭之間。
祝修濤說,白唇鹿曾是許多偷獵者的目標,“因為白唇鹿的鹿角是珍貴藥材,以前這裡盜獵比較多,他們透過各種方式去偷、去撿。現在即使是樹林裡面有脫落的鹿角,所有人都不許撿。”
目前真達鄉共有40多名正式的護林員,他們分成小組在各個山頭巡邏。同時,當地按照各區域的不同情況,安裝了紅外攝像機,護林員可以隨時對各處進行監控。“每個山頭都有人,一個星期裡三四天都有人巡山。透過相機拍攝到的畫面,山上有哪些動物,哪些動物增加了,它們在做什麼,我們都能看到。”祝修濤說。
“以前巡山都能發現盜獵用的套索,但這幾年這些東西基本上看不見了。”祝修濤表示,隨著近幾年巡查力度的提升,在真達鄉,盜獵現象幾乎已絕跡。
除了寄養在根秋澤仁家的雪豹,目前真達鄉還救助了一隻不滿週歲的白唇鹿,寄養在護林員多加家裡。祝修濤介紹,今年5月中旬,護林員在巡山的時候發現了這隻白唇鹿,“當時它才剛剛能走,它的母親不知去向。隊員們就把它救助回來,用犛牛奶餵養長大,現在它可以吃青稞了。等它再長大一些,我們會把它放歸山林。”
“目前小白唇鹿和雪豹都是分養在護林員家裡,我們還沒有定點的救助中心”。祝修濤表示,專業的“動物保護站”已經在籌備中,預計明年能夠開建,“動物保護站建立後,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會加大,保護的條件也會更好。未來散養在護林員家中的白唇鹿和雪豹都將轉移到動物保護站,以便接受更好的照料。”
祝修濤說,保護野生動物在真達鄉已經是一項全民參與的工作,除了護林員,牧民也會參與到保護動物的工作中來,“拿工資的也好,不拿工資也好,都在參與保護動物。”
來源: 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