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我們說豬拉稀,是有自身的原因,如消化問題、吸收問題等;但這些因素並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外部環境變化導致內部發生的變化;可以說,內部原因是自己脆弱;但真正導致問題爆發,還需要一根導火索,那就是外部原因。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編就具體來講一下,小豬拉稀仔豬拉肚子,始終離不開的這幾個原因!
豬的消化吸收是透過腸絨毛進行的,是利用腸絨毛非常大的表面積來完成吸收任務
一、小豬拉稀的原因
說起引起豬拉稀的外部原因也很簡單,可以歸納為兩個,一個是低溫,另一個是病原侵襲;具體地說,是因為低溫導致免疫力降低,病原乘機入侵造成的。
曾經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場長說拉稀的原因,寒冷、潮溼、不衛生;我這裡把寒冷和潮溼都歸納為低溫,因為潮溼也是透過導致豬環境溫度降低而引起豬的拉稀。
關於低溫導致拉稀,我是這麼理解的;任何事物都有熱脹冷縮的特點,沒有生命的物質是這樣,有生命的豬也是這樣;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遇到低溫,身體就會捲縮成一團,體積也就變小了。
而我們前面講過,豬的消化吸收是透過腸絨毛進行的,是利用腸絨毛非常大的表面積來完成吸收的任務;但溫度低的時候,腸道同樣會收縮,腸絨毛就不再是舒展狀態,而是收縮在一起,表面積就會大大縮小;這樣在透過消化道同樣的時間裡,食物與腸絨毛接觸機會減少,就不容易消化吸收徹底。
所以我們人類都有這樣的體會,肚子受冷,一定會消化不良;而哪怕是遠離胃腸的腳受冷,也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肚子疼。
同時,低溫的時候,消化道也在逐漸適應低溫環境,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低溫上面,對防範病原入侵就會放鬆警惕,病原就乘機進入消化道,並導致各種炎症的發生。
第一種是冠狀病毒,可以引起豬的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
我們也會注意到,如果是潮溼環境,豬發生拉稀的情況更多;這是因為豬在潮溼的環境中,豬體會用自身的熱量使周邊的水分蒸發;據資料介紹,每蒸發1克水,可以帶走540.67卡熱量。
而把1克水升高1°C,卻只需要1卡的熱量;我們也都知道,500克相當於1斤;按上面的資料換算一下,蒸發1克水需要的熱量,相當於1斤豬的溫度下降1°C;所以,在潮溼的環境中,對於剛出生才幾斤的小豬,哪怕是很少水分造成的潮溼,也會讓小豬出現嚴重的拉稀。
養豬多年的人也有這樣的經歷;過去養豬條件非常差,冬天甚至沒有取暖設施,但那時豬的拉稀並沒有現在這麼嚴重。
這裡面還有一個因素是病原,也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細菌,也可能是其它的微生物;過去養豬少,病原微生物缺乏傳播的途徑,不容易從一個豬圈跑到另一個豬圈;而現在密集飼養,人員流動頻繁,病原感染豬的機會也就增多了。
導致豬拉稀最嚴重的病原,第一種是冠狀病毒,可以引起豬的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這也是現在對豬傷害最大的兩種病毒;第二種是大腸桿菌,可以引起仔豬黃痢和仔豬白痢,還有豬的水腫病。
這裡要和大家明確一下,冠狀病毒有非常多的種類,大腸桿菌也有非常多的種類,並不是所有的病毒和細菌都能引起發病;另外危害大的病原還有引起豬痢疾的密螺旋體,引起仔豬副傷寒的沙門氏菌,引起仔豬紅痢的魏氏梭菌等。
要搞好衛生,往往需要用水,就會造成豬舍潮溼
這些病原,都是非常小的微生物,自己行走的速度非常慢;但卻可以附著在其它物體上,比如垃圾、灰塵等,這樣從一個地到另一個地方,速度就快得多了。
所以,預防病原感染,就是要防止這些垃圾和灰塵等地轉移,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但是大家還要注意,環境衛生和溫度及溼度,有時候是對立的;要搞好衛生,往往需要用水,就會造成豬舍潮溼;所以,在生產上處理時,千萬要做到兼顧,防止顧此失彼。
前面我們說了引起豬拉稀的內因和外因,那麼哪個更重要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的先人早就討論過這樣的問題;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外因必須透過內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說內因還是佔主要地位的;比如說流行性腹瀉,是病毒感染。
而如果我們提前給豬打了疫苗,有足夠的抗體,這種病就不會發生;而同樣是低溫,大豬就沒有什麼問題,而只有小豬容易發病,那是因為小豬的免疫力不如大豬強的緣故。
當然,為保險起見,我們就要既要消除發病的外部原因,也要增強豬體的免疫力,雙管齊下,才是防止疾病的最好辦法。
遵循全進全出的模式,提供給豬群合適的溫度、溼度和通風
二、小豬拉稀的防治
1、科學飼養,減少環境因素帶來的拉稀。遵循全進全出的模式,提供給豬群合適的溫度、溼度和通風;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注意防暑降溫,減少環境應激帶來的影響;注意仔豬補水的問題,提供給足量的潔淨飲水;發現病例的時候及時隔離診斷治療。
2、做好消毒和驅蟲措施。定期打掃豬舍及場地,並對圈舍、過道、天花板等進行消毒工作,減少病原在空氣和圈舍中的滋生。
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體系,使用廣譜、高效、安全的驅蟲劑進行驅蟲,減少寄生蟲的感染機率。
3、做好母源性拉稀的防治。母豬產前產後做好消毒工作。結合豬場的情況和當地的疫病流行情況,做好各種疫苗的注射。另外還需要做好母豬的保健工作,減少因為母豬而引起的仔豬拉稀症狀。
4、要健全產房和懷孕母豬產前產後的獸醫衛生消毒制度,搞好豬舍內外衛生。
5、提倡自繁自養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不引進帶病的種豬。 母豬產仔後可以把仔豬放在已消毒好的筐裡,暫不接觸母豬,待豬舍徹底清除乾淨。
6、母豬乳頭、乳房及胸腹部要清洗消毒,並且擠掉前三把奶再將仔豬放回哺乳。
主要成分楊樹花、白頭翁、鹽酸小檗鹼、柴胡、魚腥草等
三、從母豬、環境和用藥入手
第一點:我們要給母豬做好產前的減料工作,因為產前採食量過多,容易引起母豬產後食慾不振,導致奶水不足,引起的仔豬腹瀉,產房最好採取全部豬的進出制度,前批母豬和仔豬轉走後,地面和欄舍要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消滅病原菌。
第二點:在母豬哺乳期間,不要盲目的飼餵過多精料,餵過多精料會導致母豬多產奶,導致仔豬吃不完母乳。母豬容易患乳房炎導致仔豬腹瀉。
第三點:哺乳母豬的飼料如果引起發黴變質,飼料有毒,導致母豬母乳酸度過大,如果母豬飼料脂肪含量過高,母乳中的鈣質不足等,都會容易引起仔豬的腹瀉。由母乳引起的腹瀉,多發生於產後兩到七天,醫治不及時,全窩病死率較高。
第四點:母豬產後三到五天,逐步、緩慢地恢復到產前的飼餵量。在母豬八到十天後可根據母豬的食慾,帶崽的數量逐步加料。
第五點:仔豬出生後要控制好環境和溫度,因為溫度過低的話,會導致仔豬腸胃功能紊亂,從而導致仔豬腹瀉的發生,出生後的仔豬要做好補鐵。
第六點:可以給豬群使用中藥腸炎康來拌料,主要成分楊樹花、白頭翁、鹽酸小檗鹼、柴胡、魚腥草等,可以有效防治仔豬拉稀、腹瀉、痢疾黃白痢等。廣譜抗菌及非特異性止瀉,止瀉,控制脫水,防止自體中毒,收斂澀腸。
以上內容由濟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