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1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心血管病患者人數眾多,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之一。高血壓併發心梗的患者臨床表現重,併發症多,預後更差。
季節交替時節是急性心梗的高發季節。進入冬季氣溫驟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信群教授2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提示:“心血管病患者對天氣變化敏感性很高,突然的寒冷刺激,很容易發病。
記者22日獲悉,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毅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信群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行政副主任李春堅教授在此間共同聚焦心梗的及時規範救治。他們呼籲高血壓患者預防與降壓並重。
胡信群教授告訴記者,心梗的典型症狀包括:異常胸痛;胸悶不適、呼吸困難;伴隨有腹痛、後背、左肩及下顎的放射痛等。
胡信群告訴記者,“穩定性心絞痛”好發於活動後,可出現左胸及心前區的胸痛症狀,休息或服藥後症狀可較之前減輕。除了胸痛之外,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則是明顯的心肌梗死的表現。心肌梗死的患者可有勞累、乏力、大石壓胸感、胸部緊縮感、呼吸困難、氣喘等表現,需重視且及時就診。與此同時,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胸痛的症狀,還可能伴隨有腹痛、後背、左肩及下顎的放射痛以及大汗淋漓等。
及時、規範的救治對心肌梗死患者十分重要。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行政副主任李春堅教授對記者說,正確救治心梗患者,首先要及時讓患者原地平躺,隨意搬動患者會加重心臟缺血,危及患者生命。硝酸甘油對心梗的作用是有限的,應立即撥打120尋求專業幫助。此外,如患者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立即接受高質量心肺復甦。這位專家指出,單一施救者應先進行胸外按壓再進行人工呼吸,即,進行30次胸外按壓後,做2次人工呼吸。
李春堅教授介紹,吸菸,飲酒,高血壓,糖代謝異常,肥胖,缺乏鍛鍊,早發冠心病家族史等都是心肌梗死患者常見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控制不好,會引發心梗、心衰等更嚴重的症狀。高血壓是怎麼一步步造成心血管事件甚至導致心衰的?李春堅教授解釋:“高血壓患者心臟收縮時,透過主動脈把血液輸送到周圍的血管,承受的壓力比正常血壓時來得大,容易形成左心室肥厚;此外,長期高血壓容易在血管中形成斑塊。在激烈運動、情緒波動等誘因下,斑塊可能破裂,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酶向斑塊破裂的地方聚集,形成血栓。”這位專家指出,如果血栓堵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就會發生心梗;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是心衰的高危人群。
如果高血壓長期管理不好,會帶來更多併發症。胡信群教授強調,高血壓的管理十分重要,並倡導提前給患者使用降壓效果好的藥物,把血壓快速降下來。胡信群教授介紹,藥物選擇方面,目前傳統的5大類降壓藥都有一定的降壓效果,“但我們需要新型的降壓藥物,既可以降壓,也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或事件的發生。依據目前的臨床證據,以沙庫巴曲纈沙坦為代表的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已經成為高血壓治療的新藥物型別。”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雖然胸痛是心血管事件發生前非常易於辨別的症狀,也有很多病人因為自己反覆出現短暫胸痛,反覆就診,“杯弓蛇影”的心理給患者及家人帶來了諸多困擾。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毅教授直言:“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心絞痛,都是心梗。心絞痛有其自身的特點,多位於胸骨後,典型者表現為胸骨後壓榨感、緊縮感。胸痛有很多原因,鑑別也比較複雜,需要充足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患者不麻痺大意也不要過分恐慌。”
此外,張毅教授介紹:“心梗造成的壞死心肌組織,需要6~8周以上,才能逐漸形成纖維瘢痕,組織才能相對穩定。倖存的心肌要承擔更大的工作壓力,因此很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因此,心梗的患者,心臟最怕累。要養護心臟,在飲食、活動、生活起居上都要特別注意。”
這位專家希望民眾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有效預防心梗,同時避免過勞、情緒波動、飽餐、用力排便等誘發因素等,並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