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遇到性格暴躁的人都會說這個人脾氣比較大,人脾氣大點可能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但如果說到脾大,那麼可能就沒那麼簡單了,脾臟一旦腫大,除了可能會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外,也可能代表著其他更嚴重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脾臟跟肝臟類似,內部沒有神經不會感覺疼痛,所以不透過影像學檢查往往無法發現問題。那麼,脾臟大會有什麼危害?如何治療呢?
脾臟功能如何?脾臟出現問題會出現造血功能異常?
崔先生近來常感到胃口不好、身體疲倦,原以為是平時生活不規律導致的,並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出現腹部悶脹感,甚至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才覺得不對勁。到醫院就診後,醫師檢查發現,崔先生腹部明顯腫脹,有脾腫大現象,抽血檢查發現紅血球數量異常,已為中度貧血,經詳細檢查確診為骨髓纖維化造成的脾臟腫大。
脾臟位於人體肚臍的左上方、橫膈膜的下方,位於胃的左後方略呈三角形的位置,大約與右上腹的肝臟呈現左右相對位置。脾臟長約11釐米、寬7釐米、厚約2到3釐米,平均重量約150克大小。由於脾臟深藏在肋骨下緣內側,正常狀況下脾臟既摸不到也感覺不到。
成人脾臟主要的功能是負責回收造血細胞,脾臟是相當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臟內有淋巴球和免疫細胞,負責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外界的細菌、病毒等病原菌。但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青春期以後,人體的免疫功能會逐漸移轉,改由胸腺、骨髓及淋巴結髮揮免疫功能,脾臟在免疫防禦上的角色逐漸淡化。
在成人階段,脾臟就像人體內部的回收基地,最重要的功能是負責代謝老化的血液細胞(如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把衰老或質量不好的血液細胞清除或回收。
引發脾腫大原因比較多,肝硬化最常見
脾臟和肝臟一樣,為沉默的器官。由於脾臟只有表面有神經分佈,故脾腫大要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感到疼痛。臨床上,醫師透過觸診及扣診就能偵測到脾臟腫大,如果進一步腫大的脾臟壓迫到胃腸道,病患就會出現胃口欠佳、易飽,左腹不適或有腹脹感等消化道症狀。
造成脾腫大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為肝硬化所導致的門脈高壓。脾臟血液迴圈通常會先經過肝臟,再進入下腔靜脈而後流回心臟,但如果肝臟發生病變,特別是在肝硬化或嚴重肝纖維化的病人,血管彈性變差,門脈高壓上升,原本應進入肝臟的血液迴流至脾臟,血液鬱積導致脾腫大,而心臟功能不佳的病人,同樣會因血液迴流,造成肝脾腫大。
對這類患者來說,脾腫大是肝臟或心臟疾病的伴生現象,治療要先從肝臟和心臟疾病著手,才有機會改善脾腫大的問題。
代謝疾病、造血功能異常也會導致脾腫大
除了肝臟和心臟問題,脾臟因主要負責造血細胞代謝,內部有豐富的造血組織和細胞,當身體有代謝疾病,如遺傳性疾病、身體無法妥善代謝糖分、脂肪時,這些物質堆積在肝脾器官後,也會造成脾腫大。
另一方面,當身體的造血功能異常,例如患骨髓增生性腫瘤,身體不斷增生異常造血功能細胞,這些異常的造血細胞,就會造成脾腫大。而先天性紅血球疾病(如中重度地中海型貧血、先天紅血球增多症等)或骨髓纖維化的病人,這類病人通常需依賴骨髓外造血,如脾臟造血,也會有脾腫大現象。
除此之外,嗜血細胞綜合徵以及各式感染也容易引發脾腫大,如細菌、肺結核及病毒(艾伯斯坦-巴爾病毒)等感染源入侵人體或是如寄生蟲寄生在脾臟等。
治療脾腫大,必須從根本原因著手
當有脾腫大問題時,病人常會有食慾不佳、腹部悶脹等消化道方面的徵兆,有一定的迷惑性,一般來說,醫師會進行觸診及扣診等檢查初步評估疾病,然後進行抽血、超聲波檢查,瞭解身體是否有感染現象、血球數值是否正常。如果懷疑有心臟、肝臟疾病,需進一步進行相關影象檢查,如果有發燒、夜間盜汗、體重下降,則要懷疑是否為淋巴癌侵犯脾臟引起,從病人主訴中找到脾腫大的根本原因。
治療脾臟腫大,最重要是從根本病因下手,而非脾臟本身,例如肝硬化造成的脾腫大,應該從控制肝病變著手;如果是感染引起,則應該找出感染原因,控制好感染,當根本病因控制好了,脾臟自然會縮小。
要提醒的是,由於脾臟內紅血球量豐富,如果脾臟破裂將導致大量出血。故嚴重脾腫大的患者,要避免騎車或進行激烈運動、減少脾臟碰撞而破裂的機會。
自體免疫血液疾病引起脾腫大,可能需切除脾臟
部分病人有脾腫大問題,會考慮切除脾臟,以改善血液方面的問題。例如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或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當藥物治療成效不佳時,就會考慮切除脾臟,以增加可迴圈的血球數。
正常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細胞不會攻擊自己的血球,但上面說的兩項疾病即因免疫過度活化及失調,造成紅血球、血小板被持續攻擊、破壞,因而這些細胞在脾臟中,快速被代謝,此時切除脾臟能有助增加血球數;另一方面,攻擊身體的免疫細胞一部分會在脾臟內,導致脾臟的免疫細胞持續被不正常活化,攻擊自身血球,切除脾臟能同時減少免疫細胞攻擊血球細胞的現象。
切除脾臟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根本治療,如果只能短暫的症狀緩解,就不是理想的治療。切除脾臟需完整切除,才能發揮治療效果,目前臨床利用腹腔鏡手術切除脾臟的方式已經相當常見,比起傳統的開腹手術,傷口小、恢復快,也能縮短住院天數。
切除脾臟的患者,應該接種疫苗避免感染
切除脾臟後,原則上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但由於脾臟有免疫細胞,能針對特定細菌防疫,如肺炎鏈球菌等,加以消滅,切除脾臟後,人體便失去了對這類細菌的天然屏障,因此要特別注意,避免這類細菌的感染。
除非緊急狀況需及時切除脾臟外,一般來說,在手術前2周,患者需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切除脾臟後也應該定期接種疫苗,以避免這些細菌的感染。如果有不明原因發燒或出現感染的症狀,要比一般人更警惕,及時就醫接受抗生素治療。
肝硬化是不是就一定會脾腫大?
如果是早期的肝硬化,對脾靜脈血流進入肝臟之阻力不大,並不會造成脾臟腫大,即使腫大也很輕微,通常不會出現臨床症狀,所以並非肝硬化就會引發脾腫大。
脾腫大的人會不會容易出血?
嚴重脾腫大時,血小板會聚集於其內,使得迴圈中的血小板下降,造成出血傾向。而一些造成脾腫大的疾病,如肝硬化或自體免疫疾病,本身也會降低凝血因子製造或直接造成血小板低下而容易出血。輕微脾腫大的病人若無其他病因,通常不影響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