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的莫伯迎來了自己的81歲生日,家人為了給他祝壽,買了很多菜,有魚有蝦還有蟹,打算給莫伯好好慶祝一下,莫伯動手洗蝦的時候,一隻蝦太生猛,刺到了他的左手。沒有傷口,沒有出血,甚至也不疼,他就沒有在意。
誰知道,過了兩天,他的左上肢卻突然開始腫痛,連動也不能動,而且不斷加劇,而且,他的左手掌及前臂出現了很多水皰、滲出,左手手指居然還有輕微發黑,這可嚇壞了家人,急忙把莫伯送到了醫院。
然而醫生在治療之後,莫伯卻並沒有好轉,他的左上肢出現壞死,右手指和雙下肢足趾也開始出現紫紺,最後沒有辦法,醫院為了保住莫伯的名,被迫給莫伯進行了截止手術。
洗個蝦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莫伯其實並不是第一個受害者,2018年,浙江一60歲的老大爺同樣在清洗海蝦的時候,不小心被蝦刺了一下,過了沒有兩天,他的雙手開始腫脹發黑,食指潰爛,最後,醫院沒有辦法,給大爺進行了截肢手術。
還有一個更為不幸的,廣州市海珠區一名75歲黎姓老人,在殺螃蟹時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鉗鉗傷,雖然也進行了截肢手術,但還是沒有搶救過來。
還有一個更為離譜的,廣州有一名70歲阿伯,在田間耕種的時候完。第二天他的臀部、腹壁等處皮膚髮黑,紅腫,經過治療,阿伯這才保住了性命。
背後是食肉菌在作祟
這一切的元兇都是海鮮創傷弧菌,它有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食肉菌,食肉菌是對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肌肉組織損壞的一類細菌的總稱,除了海鮮創傷弧菌之外,還有鏈球菌感染、克雷伯氏菌、梭狀芽孢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嗜水氣單胞菌等,多數情況下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
海鮮創傷弧菌是食肉菌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創傷弧菌是一種自然生長在溫暖海水中的革蘭氏陰性條件致病菌,毒力較強,常寄生在海洋貝殼類生物中(如牡蠣,蚌等)並以此為媒介經消化道感染人類而致病。病死率最高可達到70%以上。這種細菌最適宜的生存條件為37℃下、10~20g/L鹽度的水中,主要有兩種感染途徑,一種是進食生的或未經加工熟的貝甲類海產品(尤其是牡蠣);另一種感染途徑是破損的肢體接觸海水,或海產品刺傷面板而感染。人與人一般不相互傳染,因為海洋弧菌是一種需要較高鹽分才可生長的嗜鹽性弧菌。
食肉菌是什麼?
為什麼會被稱為“食肉菌”呢?食肉菌會從人體內部將人“吃掉”,,當人體被食肉菌感染後,多種細菌侵入皮下組織和筋膜,需氧細菌首先消耗組織中的氧氣,同時細菌分泌的酶將組織中的過氧化氫分解,使組織缺氧,創造出了適合厭氧菌生存的環境。
由於細菌的大量繁殖和毒素的作用,就會對肌肉和身體組織進行溶解、破壞人體的脂肪、淋巴管、筋膜等結締組織,並且使感染迅速沿著皮下間隙向周圍擴散,因為體內組織被啃噬,感染者面板的傷口會越來越痛,體溫會越來越高,因為肌肉和身體組織受到破壞,因為體內的結締組織被溶解,組織、器官逐漸壞死並液化,從表皮不斷增大的破損面積滲出破潰物質,所以在短時間內,人會親眼看著自己腐爛,並且散發出難以忍受的惡臭。最快24個小時,整個人就會被食肉菌“吃掉”。正是由於這類細菌的“殘暴”特性,所以才被冠上“食肉菌”的名稱。
想要阻止食肉菌的侵蝕,那就只能截肢保命,食肉菌最早被稱為“食人菌”,因為在20世紀40年代末,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2萬人感染,而在日本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調查顯示,病菌每年奪走100多名日本人的生命(2017年突然飆升到525人),所以最早被稱為“食人菌”。
科學家曾經指出,海鮮創傷弧菌的高危人群是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有肝病、慢性疾病者才是高危人群。
總結
那麼我們要如何防範呢??第一,食用海產品、水產品,要充分煮熟、蒸透,因高溫可以殺死細菌。若食用後出現腹瀉、嘔吐症狀,應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診治。第二,到海邊戲水時要做好保護措施,特別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體有傷口者,以免被創傷弧菌侵襲而導致感染。第三,處理海鮮時應戴手套,以防扎傷。被蟄傷或夾傷時應自行儘早處置,不可因為是輕微的外傷,而不予處理,應該按照常規用碘和雙氧水處理傷口。如果出現疼痛、瘙癢、腫脹、腹瀉或發熱等症狀,就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