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18日,日本東京的上空突然出現了一群身份不明的轟炸機,正當日本人討論著這是陸軍的飛機還是海軍飛機的時候,這群轟炸機突然打開了炸彈倉,緊接著一枚枚炸彈就如同雨點一般落了下來,而爆炸聲很快也讓日本人的頭腦立刻清醒過來:這不是自家的飛機,而是美國的轟炸機。本土遇襲後,日本的防衛部隊便開始了反擊,但這群轟炸機卻早已完成投彈任務,脫離其火力打擊的範圍,日軍見狀只好作罷。事後,遭轟炸的設施雖然很快便被日本修復,但空襲成功的訊息一經發出,美國人計程車氣卻也因此得到了恢復,因為自從珍珠港事件後,日軍在太平洋上是“捷報頻頻”,反之英美等國卻是“步步後退”,所以哪怕這個勝利是十分渺小,但還是鼓舞了人心。而反之,日本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修復了被炸燬的設施,但他們的軍心和民心卻是“無法修補”的,於是在陸軍看來,這次的責任理應由海軍來負,但對於這次襲擊,作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就真的沒做好任何防禦準備嗎?
讓我們把時間點先調回至珍珠港事件之後的第二天,而也就是在這一天,美國總統羅斯福除了宣佈對日作戰的訊息外,他還公開向外界說明:為了報復,美國也將會派遣飛機去轟炸日本本土。聽到這個訊息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非常緊張,因為在他看來,日本之所以能夠與美國抗衡,靠的正是高漲計程車氣,如果本土遭到空襲,那將會對國民士氣造成巨大打擊,所以自己必須要做好應對美機來襲的準備。
在制定方案的時候,山本五十六望著地圖陷入了沉思,因為在日本本土的東面就是浩瀚無比的太平洋,根本沒有可以連線的島嶼提供空襲預警,簡單來說就是:東京沒有“外圍陣地”,相當於直接暴露在敵人的“火力範圍”之內。面對這個“致命”且困難重重的問題,山本五十六卻僅用了幾天的時間便出人意料地構築出了“三道防線”。
第一條:從北方的千島群島一直延續到日本南部的南鳥島,橫貫整個日本列島,該工程量十分巨大,必須得派出不計其數的艦船去巡航,但日軍卻拿不出這麼多的軍艦,於是為了保住這條預警線,聰明的山本五十六便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利用漁船來構築,其主要目的就是負責全天候偵查美軍飛機或航母的動向,一旦發現有敵人逼近日本,透過這些漁船,情報就會迅速傳到海軍,以便提早做好準備。
第二條:除了派遣海軍巡邏機在距離海岸線600海里處不間斷巡邏,山本五十六還在南鳥島等附近區域部署了迎擊的航空部隊,一旦有來襲的訊息傳來,這些日機便會立刻起飛迎戰,所以,這是一條完全由海軍航空兵所構築的防線。
第三條:在日本本土部署大量的殲擊機和防空火炮,以便萬一在美機突破前兩道防線後,日軍方面仍然握有打擊的能力。除此之外,山本五十六還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要求各大城市必須組織防空演習,以此來應對最壞的局面。
部署好防禦計劃後,山本五十六便開始坐等美機來襲,然而等了整整幾個月,美國所宣告的襲擊卻遲遲沒有到來,後來據情報得知,不是美軍不來,而是“硬體”方面跟不上,原來美國海軍的單引擎艦載機根本沒有長途空襲日本的打擊能力,必須得有航母將其運抵至距離日本本土300海里的時候才能起飛進行轟炸,可按這個路程來算,不僅美軍艦隊會被提早發現,就連運抵飛機的航母也會遭到日機的轟炸,並且有很大可能會有去無回。獲悉這一情報後,日本人便放心了,認為美國方面絕對不會冒著航母被擊沉的風險來偷襲日本,於是,駐守在這三條防線的日本人便放鬆了警惕。
但事實真的如日本人想得這麼美好嗎?其實在這幾個月裡,美國人也都沒有閒著,他們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用海軍的航母來搭載陸軍的雙引擎轟炸機(型號為B-25轟炸機)來實施這次長途奔襲,並且為了保護航母的安全,陸軍轟炸機在起飛後,航母便會主動撤離戰場,而執行這次任務的陸軍航空兵在空襲結束後也不再返回航母,而是降落至中國境內。不得不說,這個想法不僅很大膽,也十分具有創新意義,更是美軍歷史上第一次“陸海混搭”,而為了完成此次任務,負責駕駛這批轟炸機的駕駛員們也開始了“緊急訓練”,因為不同於陸地,航母的飛行甲板十分有限,所以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學會在有限的場地完成安全起飛的任務。
1942年4月,搭乘著這批“特殊轟炸機”的美軍航母悄悄駛離了珍珠港,開始朝著日本進發,結果在當月18號這天距離日本本土尚有650海里的時候,他們的行蹤便被日軍巡邏船日東丸號發現,雖然美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其炸沉,但無線電預警還是發了出去。眼看“空襲計劃”就要落空,負責執行任務的“杜立特敢死隊”還是選擇了立即起飛,並僅僅只用一個小時就全部成功升空,而在日本方面,山本五十六在收到訊息後卻並沒有立即報告日軍大本營,而是自己先做了一個猜想:美軍飛機要想達到作戰範圍最起碼還得再跑一天,自己沒必要提前釋出預警通知,而是要做好敵軍航母進入自己“包圍圈”的準備,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如果釋出預警通知,那就有可能會打草驚蛇,倒不如晚會再發也不遲。
在這一番看似十分合理的解釋中,這個“賭徒”便開始了一番“豪賭”,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次前來空襲的卻是美國陸軍的雙引擎轟炸機。當天正午時分,這群轟炸機便陸續飛抵日本上空,轟炸了包括東京在內的10餘座軍事和工業目標,而日本方面也表現得十分慌張,不僅沒有擊落一架美機,就連升空迎戰的戰鬥機也沒有再找到目標,宛如“鬼魅”一般來無影去無蹤。雖然“杜立特敢死隊”逃過了日機的追捕,但因為提前起飛,油料不足的問題也顯現了出來,只好選擇在有陸地的地方迫降,於是大部分飛機便迫降或墜毀在了中國境內,僅有8號機迫降在蘇聯境內。
空襲東京結束後,“杜立特敢死隊”的成員除了少數陣亡或被日軍俘虜外,其餘大多都均在善良的中國軍民幫助下輾轉來到重慶,後又平安回到美國,而迫降在蘇聯的8號機成員也在後來得到蘇聯、英國的幫助,於1943年回到美國。而在日本境內,“豪賭”失敗的山本五十六也不甘心就此認命,於是便又在太平洋上展開了另一場“豪賭”,結果因情報洩密,他的艦隊在中途島遭到了美軍的重創,自此,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優勢蕩然無存,直至迎來最後的覆滅。
全文完
原創不易,照搬必維權,如果我的文章打動了您,還煩請您幫忙點個贊或者關注,本人在此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