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西藏支線——充滿歷史芬芳的麝香之路!
藏地地勢
西藏是高原地勢,東西被山脈環繞。崑崙山脈在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在南部,喀喇崑崙山脈在西部,橫斷山脈在冬部。閉環的地形基本形成!
海拔抖升,道路艱險,多數人認為,與世隔絕是西藏的天性!“絕域”變成為了唐朝人心中的特點和映像
這樣的地理環境導致現在多數的藏族人,是自成一脈的發展出來的藏文化,文化交融是閉塞的是不存在的。
事實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並不是西藏的特點,從羅馬、波斯到東部的四川,雲南,陝西,這條從東往西的商路早就是”絲綢之路“的一個分支
只是因為歷史文化原因,人們稱它為:麝香之路,食鹽之路,寶石之路來命名這個商業網路。
現在就從“阿拉伯和西藏的麝香貿易”為起點,來看看這條有著歷史氣息的商路交通。
《絲綢之路》
一、《絲綢之路》的西藏分線
李希霍芬1877年,在《中國》一書中,記載了從公元前114年到127年期間,古印度、中亞和中國間的商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的古代商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這個名字有很強的迷幻感,使多數人對這條路產生了不一樣的認知錯覺和誤差。
1.《絲綢之路》如何交易?
很多人認為,傳統的貿易是一個上對從西往東一直運送,但事實上,羅馬的商隊是不會直接到長安的。
貿易路上的驛站和商城就是作為中轉站,到了一個城市有專門的接力的商隊運送貨物到下一個站點。
2.《絲綢之路》上的貨物
由於陸地運輸的能力的短板,很多大件商品的運輸,在絲綢之路上是無法完成的。那麼,高價值,輕巧,便捷的產品就是陸運的主要物品
類似:寶石、香料、茶葉和奴隸等。
3.《絲綢之路》不是簡單的交易
在這條貫通歐亞的古代商路,並非是東亞、西歐與粟特人的三方交易,商路沿途所有文明節點都參與了商業活動。
在這條路上的交易活動,貫穿著的不只是粟特人、西歐、東亞人;幾乎所有的商業城市都參加了整個商業的運輸過程
這三點,正是穿過古商路“西藏高原”的原本邏輯。
《絲綢之路》海路圖
常人所瞭解的"絲綢之路”共有三條:
其一:《絲綢之路》路上段從地中海及中亞細亞到哈密,敦煌;最終到達長安。
其二:《絲綢之路》海上段,從西南亞,非洲東海岸,到印度洋,再到明清時期的東南沿海港口
其三、“川、滇、緬通道”由成都出發,經雲南、緬甸轉入印度後,同前兩條商路匯合。
其三:《緬,川,滇》從印度出國發到達緬甸,雲南,最後到達成都。同前兩條商路匯合,這也是西南片區多“驛”字命名的小城市的原因。
隨著,人文歷史的發展,各國的交流和通商研究,《絲綢之路》還有第四條通道的研究逐漸唄證實。
中國藏文化研究代表學者:常霞青先生在“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中提到:這條路的北邊應該是從印度出發,到達拉薩,日喀則,再轉向唐古拉山口,崑崙山口,再經由格爾木,到敦煌最後抵達長安城。
還有一條線路則是:大致與現在的川藏公路相似的走向;從印度,出發到日喀則,拉薩轉向到那曲,再到達昌都最後抵達四川。
川藏線與青藏線
二、川藏貿易路上的貨物
考證結果是第四條商路被稱為<麝香-絲綢之路>。可是路上的主要物品應該不是絲綢
因為西藏自古以來就是荒漠邊陲之地,苦寒!缺乏絲織的原料和養殖蠶的條件。
絲綢在吐蕃的交流史上,也存在一定的記載,但是,這種大宗且笨重的商品,應該很難存在的。不應該作為這條路上的主要貿易物品。
《冊府元龜》:“玄宗開元七年(719年)六月,吐蕃遣使請和,唐朝大享其使,因賜其束帛,用修前好。以雜彩二千段賜贊普,五百段賜贊普祖母,四百段賜贊普母,二百段賜可敦(即贊普妃),一百五十段賜坌達延,一百三十段賜論乞力徐,一百段賜尚贊咄,及大將軍大首領各有差。皇后亦以雜彩一千段賜贊普,七百段賜贊普祖母,五百段賜贊普母,二百段賜可敦。”
但是,這條穿越喜馬拉雅的山脈路途,主要運輸的是什麼貨物呢?
有據可考的文獻中記載,應該是食品和鹽是最早的商品,就是所謂的《鹽糧古道》,
由於整個西藏南部都處於高海拔地帶,熱量很低,糧食的生產很匱乏,特別是阿里地區的糧食更是缺少。
如此苦寒的地帶人們是如何在這裡生存並繁衍下去的呢?
藏地人們從青藏高原北部地區運來食鹽,販鹽的商隊從阿里出發,到達印度換來實物,逐漸形成了該地區特有的商業迴圈。
據《隋書·女國》記載:“女國東接吐蕃,西接三波訶,北接于闐。出硃砂、麝香、犛牛、駿馬,尤多鹽,恆將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
糧食和食鹽在運輸的同時,很多其他的商品也隨著麝香之路被運走。
波斯承載了從吐蕃產出的盾牌、盔甲、犀牛角、羊絨、黃金、麝香。西亞地區帶過去的就是金屬製品和工藝,金銀器具,天珠,藏紅花,蜜蠟和松石。
波斯歷史文獻記載"世界境域志“中記載:“除西方人喜歡的麝香以外,運抵巴達克山的吐蕃商品,還有綿羊、布匹等。而吐蕃人則從今撒馬爾幹、布哈拉等地,直接或間接地輸入了細鎖子甲和長劍等鋼鐵製品。”
《世界境域志》有這樣一段話,非常有趣:“所有的印度產品皆輸入吐蕃,再從吐蕃輸出到穆斯林各國”。
這也驗證了,從阿拉伯經海陸貿易,到達印度,往北到達吐蕃,這裡也應有一條陸地的運輸商路。
這條從拉薩出發,經象雄(阿里)、、吐火羅(阿富汗)至波斯(伊朗)的陸路商路,將中亞、西亞與西藏牢牢連線在一起。
那麼,這條路應該是從現在的伊朗(波斯)到阿富汗(吐火羅)、印控克什米爾(拉克達)、巴控克什米爾(吉爾吉特)
三、吐蕃麝香的輻射範圍
中醫中對麝香的要用作用,很早便有記載和明確的認知,明清時期民間邊有流傳:北安宮,南八寶諺語。(北安宮:安宮牛黃丸;南八寶:八寶丹)
古阿拉伯歷史文獻中多次提到,麝香這種產自山地的動物的香料,在西方成為了一種具有神學概念的物品。
13世紀阿拉伯文集《闡明修辭學》中,講了一則寓言故事:天使加百列放在毯子上的果實裂開後,從中走出一位美貌侍女。侍女恭敬地說,我身體的上半部是龍涎香,中間是樟腦,而下半部是麝香。”
最早可以追溯到的便是貴霜人,大月氏人,波斯人對麝香非常的著迷,同時,阿拉伯人是最狂熱的麝香愛好者。
傲嬌和摩尼教在公園三世紀便已經創立,在祭祀的活動中,便有明確記載波斯人:“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西域諸胡受其法,以祠祆。”
那麼,從地理環境來說,麝香產於溫帶和山地,在波斯和阿拉伯地區並不盛產。
麝香的生產地,種類和品質的區別以及途徑走貨途徑在西亞的文獻中有明確和詳盡的記載。
成書於980年左右的一份文獻中提到:“麝香有很多種類,最好的產自於朵思麻(藏語“mdo smad”的音譯),然後被帶到吐蕃,中間兩個月路程,之後被運到呼羅珊(伊朗東北部)。”
唐宋時期國內麝香已經入藥,明朝時期麝香的使用達到頂峰,《嘉靖年紀》中記載:麝香入八寶錠丸,瘟病、體虧者服之,三夜可至回陽!(八寶錠丸:八寶丹)
阿拉伯歷史文獻 《文苑觀止》俗稱中亞百科全書,對漢朝的麝香品質和吐蕃麝香進行了比較和分析:
第一:食物的差異導致品質的有所區別
生長在西藏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熊舍主要銷往吐蕃,KDMSD(香草)是長期使用的,所以品質上乘,《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宗喀巴的弟子釋迦也失,來京朝見,被封為大國師,將當地的盛產的麝香進貢,供宮廷御醫製作八寶丹藥使用。
印度麝香稍遜於吐蕃的麝香,因為主食是甘松的一種芳香食物。
最差的應該就是吃馬瓦的麝香。
第二:麝香的生產工藝導致不同
藏族人處理麝香,主要是將雄麝香囊整個取下儲存並出售,在早期的記錄片中邊有記載。而中原人更多是將香囊中混入其它的物質,所以藏族人的麝香更負荷西方人的需求。
第三:運送方式的差異
麝香是一種具有揮發性的物質,溫度高了是不適合儲存的,所以,吐蕃的麝香的運送之路都是山地高海拔地區,乾燥的氣候更利於麝香的運輸,而中原麝香奪走海陸,途徑溼潤地區和溫暖區域。
可從文獻明確,阿拉伯人是麝香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在早期便已經能夠很好的掌握麝香的使用和區分品質。
這也證實了麝香的自古以來便彌足珍貴。
甚至,許多阿拉伯文獻中都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商船到港時的景象:“當商船駛進阿布拉(al-Ubulla)時,麝香之味隨之瀰漫,商人們無法隱藏香味以躲避收稅員。當麝香從船上解除安裝後,香氣更加濃郁以至於聞不到海洋的氣息。”
從麝香之路的歷史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西藏自古以來被高山包圍和高原託舉,生存條件非常惡劣,但是,文明之間的交流卻從未停止和斷絕。
東西方的文化和技術相向傳播,貨物隨著商路不斷的輸送到大洋的彼岸。
西藏的藏傳佛教,伴隨著佛教傳入西藏結合藏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而形成,在融合南亞的文明和中華文明中不斷的繼承和發揚著。
藏族人民的開懷胸襟也是,也促進了藏傳佛教和藏族文化生生不息。
所以,很多認為藏族人民的文化是獨立,且自成一脈的人,都是缺乏歷史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