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全家人本著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的初衷,徒步行走了京西古道其中的一條道路,就是王平到圈門這一段。我們從蘋果園地鐵站附近乘坐929路公交車,一路坐到王平村下車,往西過橋洞,然後沿著道路向南澗村的方向一直步行。
步行了大概20分鐘,走到路邊一個拐彎的地方,那裡停著幾輛車,不少人提著塑膠桶往下走,還有人扛著裝滿了泉水的塑膠桶往上走。順著那條土路下去,就進入了徒步的路程。
京西群山,是太行山脈的一部分,構成了京西屏障。群山間的道路是北京和山西、蒙古連線的動脈。說不清從哪朝哪代開始,這些遍佈群山的山間小道,把北京、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連線在一起,成為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商貿、文化交流的通道。
京西古道不是一條道,而是遍佈京西山區眾多古道的統稱。這些古道當初都是做什麼的呢?主要用途有以下幾個:
一是運送西部山區生產的煤炭、木材到京城。根據《析津志》記載,元朝大都城盛行用煤炭取暖,所以拉煤運貨的駱駝馬匹成群結隊,往來於西山和京城之間。
二是商貿。當時除了漕運,還有陸路,分別是和東北相通的山海關、古北口;和山西、蒙古相通的居庸關、京西古道天津關。據說京西古道熱鬧的時候,每天有幾千匹駱駝、騾馬在路上行走,可見當時的繁華。
三是燒香拜佛的香道。京西山區,有千年古廟潭柘寺和戒壇寺,還有著名的妙峰山廟會。古時候,京城權貴們、老百姓蜂擁而至,成為北京最熱鬧的活動場所。走的人多了,路也就踩出來了。
綜上所述,京西古道像一棵佈滿枝幹的大樹,把北京和外部世界緊密連線起來。
似乎專業徒步者都叫這一段花溝,至於為什麼這麼稱呼,我們也不知道。今年北京雨水豐沛,所以一路小橋流水,溪水潺潺,山澗裡的瀑布一個接著一個。冬天都如此好看,想必夏天一定更美吧!
我們的裝備是一人一個登山杖,每人背一個包,每個包裡有兩瓶水和一些食品。一共帶了三瓶功能性運動飲料,除此之外的大保溫杯裡攜帶了熱水,還有個保溫杯裡是熱咖啡,疲勞的時候,可以提神醒腦。全家人都穿著防風防水的衝鋒衣,運動鞋。
行走前,在一個叫“六隻腳”的APP上做了攻略,有些博主很負責,寫了詳細的路線,在每個關鍵的位置點都拍攝了照片給予指引,這給我們這種“自由行”的徒步家庭提供了莫大的幫助。這條古道在徒步線路中屬於簡易型,雖然如此,考慮到父母的年齡,一切安全第一,累了就慢慢走,不要一味地使蠻力。
實際上,當我們行走在古道上時,時不時看到沿途兩岸的樹枝上綁著不同顏色的絲帶,仔細看才發現,這是各個戶外運動團體做的標記,給後面路過的人以道路的指引。這些幫助,無疑也是給我們吃了定心丸。
沿途風光不錯,走走停停,拍拍照片。但是看朋友圈裡朋友發的照片,市區大霧能見度很低,可是我們行走的地方,陽光明媚,河水潺潺。感慨運氣真好,遇到了一個好天氣。
走了兩個小時,在河邊看到一個供路人休息的圓桌,我們在這裡進行了野餐。考慮到冬天野外還是比較冷的,所以帶了自熱米飯,儘量吃口熱乎的。一盒酸豆角肉沫飯,一盒魚香肉絲飯,還準備了補充能量的巧克力和香蕉等食品。
吃飯的時候,環顧四周環境,這裡以前應該是個村莊,如今已經荒廢了。實際上,我們這一趟感覺經過好幾個荒廢的村莊,想必當年繁盛的時候,這裡商人、馬隊來來往往,中途一定不少驛站,供這些旅途的商客們休息、整頓。
遠古的烽煙、繁忙的商道、築城戍邊以及數不清的傳奇故事散落在古道兩側,時代的變遷、歷史的足音也都淹沒在這千年古道上。
吃完飯後,我們帶走了自己產生的垃圾,空盒子和果皮。只有愛護環境,大自然才會賦予我們美景,讓子孫後代繼續享用。
午餐後前行沒多久,又是一個瀑布,在這個瀑布的旁邊,就是第一個斷崖索道。
我和父親覺得還好,但是母親似乎有些害怕,但她還是勇敢、努力,小心翼翼地爬了過去。這個索道看起來很難,其實還好,主要短、踩點多,再加上有鐵鎖鏈和打進石頭裡的鐵扶手,相對比較安全。父母常年在家附近的各個公園、郊野公園走路鍛鍊身體,平均每天1萬多步,所以體能相對要好。
爬過了第一個斷崖,沒走多久,就到了第二個斷崖。這個看起來要比前面那個陡峭一些。我們在徒步的過程中,遇到了4箇中年人,兩男兩女,他們在第二個斷崖那裡返程了,不再往前走。
第二個斷崖看起來似乎有90度,其實並沒有,有一種山崖上鑿出了一條道的感覺。之前在網上看到當初沒有鎖鏈,徒步者徒手攀爬的照片,感覺他們真是很厲害。如今多虧有扶手、鐵鏈子,不然我也不敢爬。有了鐵鎖鏈,再加上中間能踩的石頭很多,所以也是很順利地就爬過去了。
這裡要給60多歲的二老點贊,他們也攀爬了過去。不過這裡還是要提醒後來者,一定要量力而行,身體不適,腿腳不好,或者有恐高症的,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強身健體不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翻過了斷崖後,後面就是平坦的石路了,相對輕鬆。聽說今年雨水充沛,今年夏天,前面有段路被水淹了,很多徒步者都過不去。我們經過的時候,水已經都退了。
山中能見度非常好,忘記在哪裡了,能看見遠處山頂的雷達站。
終於走到了一個指示牌,告訴我們,左邊是黃石港村,右邊是譚王路。我們按照計劃,走了黃石港村的一條小路,經過一個養雞廠,一路向上攀爬。這條路不好走,一是感覺一路髒、野、破,荒涼,心裡沒底兒,特別害怕走錯了。二是都是上山的小道,碎石多,走的人累。好在這條路上,一路都有戶外運動者綁的絲帶標識,證明這條路是對的。所以我們三個人咬緊牙關,擰成一股勁兒,一路走上來,終於看到了峰口庵。
峰口庵山埡口處建的關城,至今猶存。關城西側為一塊平地,為峰口庵廟堂遺址和馬王廟遺址。馬王是主管大牲畜的神靈,而大牲畜是山區的主要運輸工具,故而京西山區多處建有馬王廟。峰口庵關城原來是古道之上收稅的卡子,為了保證京城的煤炭供應,官府特別規定,免徵煤炭運輸稅。
峰口庵的不遠處就是蹄窩,它倆不在一個方向,蹄窩的方向再往前一直走就是潭柘寺。我們在這裡遇到一個紅衣服的小夥子,他說自己徒步走的路線是:圈門——潭柘寺——峰口庵——圈門。真是厲害啊!
古道上的蹄窩是怎麼來的呢?石質的道路上真的會被用來馱運的牲畜踩出這樣的蹄窩嗎?帶著疑問,我上網查詢了一下,專業人士人士撰文寫道:“如果僅僅是騾馬或驢子的角質本身踩踏,只能在土體道路上留下蹄坑,難以將白雲質灰巖磨損出明顯的滑動溝槽及深坑。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凡是長途執行勞作的騾、馬、驢、牛,都要掛上鐵掌,以避免過度磨損牲畜的蹄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北方農村到處都有馬車以及馱畜,甚至僅僅是種田的牲畜都需要掛掌。其中,牛掛的是兩片雙掌,而驢馬騾則掛的是半圓形鐵掌。”
這麼一解釋,就明白了。
我們看完蹄窩,又返回了峰口庵的那條道。走過去,道路開始變成一條很寬的一直盤旋向下的石頭路,這條路也叫天梯,我感覺不好走,硌腳,不舒服,比古道難走。
走了好久好久,終於走到了山下的道路上。接著走,經過拉拉湖。這時,如果繼續沿著公路走,走到圈門的話,需要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父親的帶領下,徒步橫穿山溝,從山溝裡過去,節約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溝裡也看到很多戶外運動者綁的絲帶,看來我們的選擇是對的。
從山溝裡上來,看到幾個徒步者在攀爬另一個有名的天梯,這是在一面大石壁上鑿出了一道道石階,沒有鎖鏈。聽當地老鄉說比較滑。由於我們是從山溝裡橫穿過來的,所以就沒有冒險爬這個天梯下來。
從這個天梯走到圈門牌樓需要56分鐘,途中經過天浮橋村,還有一個叫“國硯山莊”的地方,有民宿、會議室、戶外拓展什麼的,看樣子曾經應該很熱鬧,估計是受疫情影響,當下感覺很荒涼。路燈亮起,天色慢慢暗下來,我們一直埋頭趕路,也沒有好好看兩邊的風景。終於在下午5點多走到了圈門牌樓跟前的公交車站。
這一路,我們順利地走完了王平到圈門牌樓的全程。這不是一次即興旅行,按照計劃,想看的點都看到了,總體來說是輕鬆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