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8日,在延安鳳凰山下棗園溝口的操場上,毛澤東發表了一場名為《為人民服務》的講話,悼念“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後來,這五個字成為中國共產黨立黨宗旨的高度概括語言。
張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備團戰士,他1915年出生在四川儀隴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8歲參加紅軍,隨紅四方面軍參與了二萬五千里長徵,22歲入黨。
1942年11月,部隊合併整編,幹部精簡下派,原是中央軍委警衛營通訊班長的張思德被調到中央警衛團1連當戰士,不久後又被調到延安棗園負責警衛工作。1943年夏天,張思德成為毛澤東的警衛戰士。
1944年初,為響應黨中央大生產運動的號召,張思德主動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組織的生產小分隊,到離延安70多里的安塞縣生產農場工作,被選為農場副隊長。同年7月,他帶領戰友進安塞縣山中燒炭。
9月5日,天下著雨,張思德帶著突擊隊的戰友照常進山趕挖新窯。中午時,炭窯突然坍塌,張思德一把將戰士小白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了土裡,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毛澤東得知後,感嘆道:“多好的同志呀,就這樣沒了。戰場上死人是難免的,後方勞動生產死人,太不應該了,今後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隨後,他又問道張思德的遺體在哪,準備怎麼辦。警衛隊長古遠興回答:“還在窯洞裡壓著,打算刨出來就地埋葬。”“那可不行。”毛澤東一臉嚴肅,帶著幾分生氣地說:“馬上挖出來,保護好。山裡有狼,若是給狼啃了,就撤你的職!”
他停頓了一下,扳著手指作了三點指示:“第一,給張思德同志身上洗乾淨,穿上新衣服,入殮前要給他站崗;第二,搞一口好的棺材盛放張思德的遺體,運回延安來;第三,要開追悼會。什麼時間開告訴我,我要參加,還要講話。”
9月8日下午,張思德追悼大會在延安鳳凰山下的棗園操場舉行,中央機關與中央警衛團官兵千餘人參加。
1944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報》頭版,全文刊載了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從此,“為人民服務”的聲音傳遍了延安,傳遍了陝甘寧邊區,傳遍了全國各解放區戰場。張思德成了“為人民服務”的代名詞,成了一種全新世界觀的紀念碑。
2004年是張思德犧牲和《為人民服務》發表60週年,在3月12日的一次聚餐中,時任北京文化局局長張和平和導演尹力一拍即合,打算拍一部關於張思德的電影,敲定了請劉恆擔任編劇,唐國強和吳軍擔任主演的想法。
3月18日,劉恆接受尹力的邀請,負責這部戲的編劇。3月24日晚,尹力與負責劇本策劃的史東明主任一起給中影集團的韓三平總經理打電話,韓三平當即在電話裡同意投拍,第二天,韓三平召集張和平、尹力、史東明、作家劉恆、總會計師姜濤、主演唐國強和吳軍就這部戲的日程做了進一步安排。
3月26日中影集團召開了關於生產創作的中層幹部會議,韓三平在會上宣佈了《張思德》籌拍計劃。在劇本一字未寫的情況下,開機時間、關機時間、以及公映時間都定了下來。
4月1日,中影集團下達了一號生產通令,《張思德》正式建組。4月3日,全體主創趕赴延安尋找素材。4月14日,編劇劉恆開始創作,4月30日早晨6點半,劉恆把劇本傳到尹力的郵箱裡。通宵未睡的尹力迅速將劇本拷成盤,封面以及包裝都已提前設計好。司機在車裡待命,劇本出來一本走一本,直奔廣電總局、電影局。
5月10日,劉恆第二稿劇本出來,第二天,大部隊在尹力的率領下從北京向延安進發,5月12日凌晨4點到達拍攝地點米脂。5月15日劇組正式開機,第一個鏡頭便是毛澤東冒雨探望在前線負傷、生命垂危的紅軍團長。
7月15日,劇組停機,7月30日,影片初剪完成,8月20日,混錄雙片送審,8月28日影片完成三校複製,9月5日,電影《張思德》在人民大會堂首映。
電影從開始籌劃到首映,僅用了178天,被譽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
更為難得的是,影片的質量絲毫沒有因為趕進度而下降,2005年,電影《張思德》獲得第25屆金雞獎8項提名並斬獲最佳編劇與最佳男配角獎,獲第11屆華表獎5項提名並斬獲4項大獎,堪稱當年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