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因為鐵礦石被澳洲卡脖子之際,據英國媒體路透社最新報道,丹麥屬地格陵蘭島自治政府對外宣佈,已撤銷中國企業對該島Isua鐵礦開採的授權許可。據悉,Isua鐵礦位於格陵蘭島首府努克附近,2013年英國倫敦礦業公司獲得了該鐵礦開採許可,然而一年之後,該公司因為經營不善破產,Isua鐵礦開採許可再次回到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手中。
2015年年初,中國企業拿下了該鐵礦的開採許可。該島資源部長在宣告稱,中國企業在礦區的經營活動不活躍,加上該公司未能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約定的專案擔保金,所以決定撤銷其所獲得的鐵礦開採許可。
報道稱,除被撤銷採礦許可之外,中企還被格陵蘭島自治政府要求歸還Isua鐵礦的地質資料,支付剩餘的150萬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145萬元)專案擔保金,並徹底清理礦區環境。報道稱,待中企交出Isua鐵礦開採的許可後,格陵蘭島自治政府計劃將其轉交給其他對Isua鐵礦感興趣的礦產開採企業。
從格陵蘭島自治政府釋出的宣告看,中企被撤銷Isua鐵礦開採許可,是其自身原因導致的,不過也不排除該島單方面違約的可能。近年來,中國鐵礦石進口一直維持在高位,為確保鐵礦石供應安全,中國礦產開採企業紛紛出海,在其他國家尋找新的鐵礦資源,擴充套件鐵礦石進口供應渠道。
在此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質疑中國礦企對當地礦產資源的投資,聲稱中國礦企的投資活動危害相關國家的經濟安全。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類似的無良言論甚囂塵上,嚴重干擾了中國企業在海外國家境內正常的投資活動,給中國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而美國對抗中國,不僅僅利用經貿手段,軍事和政治也是美國慣用的伎倆。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下屬的第七艦隊發表公告稱,當天艦隊所屬的“米利厄斯”號導彈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第七艦隊在宣告中宣稱,此次行動旨在捍衛“航行自由”,維護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秩序。
#美艦過航臺灣海峽東部戰區回應#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表示,解放軍全程對美艦進行監視和警戒。據相關機構統計,自今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海軍已經累計11次穿越臺灣海峽。美軍最近的一次穿航發生在今年10月15日,當時美國海軍的“杜威”號導彈驅逐艦和加拿大皇家海軍的“溫尼伯”號導彈護衛艦聯合穿航臺灣海峽。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美加兩國海軍戰艦進行了監視與驅離。長期以來,由於臺海問題懸而未決,外國海軍戰艦穿航臺灣海峽向來是十分敏感的軍事行動,帶有強烈的挑釁性質。然而美國海軍正是利用這一點,頻繁挑釁中國。
據統計,去年美國海軍戰艦共計13次穿越臺灣海峽,是自2007年有記錄以來次數最多的一年。美國海軍戰艦穿越臺灣海峽的頻率,可以視為中美關係的風向標。從目前的趨勢看,今年美艦穿航臺灣海峽的次數可能超過去年。
這也意味著拜登治下的中美關係緊張程度,絲毫不位元朗普執政時期低。中方多次強調,臺海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不向“臺獨”分裂分子傳達錯誤訊號,是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底線。
一個健康穩健的中美關係符合各自的利益,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中美兩國經貿依存度越來越高,兩國關係不可能徹底走向對立。利用臺海問題打壓中國,不會奏效也沒有實際意義。正如美國不斷打壓俄羅斯,但是俄美之間的貿易卻依舊在正常進行。
其中,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的部分商品甚至屬於事關國家安全以及國防科技的“秘密商品”。據俄媒近日報道,一位俄羅斯專家對外透露,美國一半的核電站使用來自俄羅斯的鈾礦,美國航空工業巨頭波音公司製造客機所用的鈦材料,有四到五成進口自俄羅斯。
資料顯示,今年前9個月,俄羅斯出口至美國的武器、核材料以及軍民用飛機零部件等“秘密商品”,總價值高達8.4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1%。除美國之外,美國的北約盟友從俄羅斯進口的類似商品也在不斷增加。事實證明,在全球化貿易體系中,兩國的經貿往來不可能因為雙方關係緊張而徹底中斷,一味地打壓,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