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對於蘇聯的空軍來說,應該是一個很不順心的年代,因為就是在這一年裡,蘇聯空軍的一架剛剛服役了七個月的嶄新戰機,被北約稱之為“狐蝠”的米格-25戰鬥機發生了重大的事故,一個名叫別連科的蘇聯空軍中尉飛行員駕駛著這款戰機偏離了航線,直接到了日本上空,並且快速的降落在日本的北海道函館機場。
老別
這件事情,不僅僅令蘇聯人大為吃驚,更是令美國人欣喜若狂,因為這款米格-25自從問世之後,就因為其擁有的超級速度令美國人擔心不已,他們想不明白,蘇聯人到底是通過了什麼辦法搞出了這樣的一款先進戰機,而這下好了,自己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這架蘇聯最新戰機居然自己落到了懷裡(畢竟,日本的事日本說了不算),這簡直是天下掉下來的好處一般。
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裡,這款戰機在試驗中創造了在22670米的升限以3000千米/小時飛行的世界紀錄,當時世界上任何一架飛機都無法達到這一效能。如果蘇聯人真的掌握了其中的高新技術,那麼對於美國人而言,這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打擊。
所以,在得知米格-25“落日”之後,美國人馬上就派出了自己的專家前往現場進行研究和檢查,而當時的蘇聯對於此事是高度的關注,向日本和美國施加了很大的壓力,作為美國來說,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兩個超級大國如果因為這樣的一件事情而搞得劍拔弩張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在蘇聯的強大的壓力之下,美國人自然不好直接駁他們的面子。但是這樣的送上門的好事,想讓美國人不碰又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考慮再三之後,美國人還真的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因為當時的蘇聯是希望美國人不能動這架戰機,最好是直接還給蘇聯,而美國人則直接用了一個聰明的辦法:雖然在蘇聯強大的外交壓力下,美國和日本的技術人員不可能在函館這座民用機場研究米格-25。但是他們選擇在飛機周圍臨時搭建起腳手架和遮蔽護欄,把飛機完全隔離起來,然後在其中對米格-25進行分解(在照片之中我們能看到這種場景),再裝上軍用運輸機運往百里空軍基地,等到了美軍自己的基地裡,這架米格-25就完全成了自己板上的肉了,自己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蘇聯雖然知道美國人這樣做的目的,但是還一點辦法也沒有,也找不到藉口發飆,一舉兩得。
不過,對於美國人而言,在研究完了這架飛機之後,有些失望,因為他們發現,之前是自己想多了,蘇聯人根本就沒有掌握什麼不得了的技術,他們的戰機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飛行指標,最為主要的是在米格-25的機身上採用了大量的不鏽鋼材質,這樣雖然能使得戰機在超音速飛行的時候能抵擋住溫度和壓力,但是同樣因為機身重量的加強,令米格-25根本就沒有什麼機動性,只適合做截擊機或者是偵察機,沒有之前自己想得那麼的不可戰勝,當然了,這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