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2年年中以來,在索羅門群島與新幾內亞盟軍的殊死頑抗下,日軍的推進步伐有所減緩,甚至有回撤的態勢,而盟軍方面則在殘酷的叢林戰以及一系列重大海戰當中,取得了佔據優勢。
在日軍輕而易舉地佔領東印度群島之後,日本接著試圖佔領在巴布亞島南部的基地,從而威脅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的聯絡。但除了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地面和空中部隊之外,這場戰鬥將日本和美國海軍的戰鬥主力都牽扯進來。1942年7月,堀井富太郎麾下的南海支隊開始對巴布亞島北部海岸線發起軍事行動,並越過險峻的歐文斯坦利山脈,朝著莫爾茲比港進發。
雖然戰鬥條件非常艱苦,日本還是擊退了麥克阿瑟麾下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一支部隊。但盟軍的空中兵力以及一些增援部隊,於9月阻擋住堀井富太郎前往莫爾茲比港的進軍步伐,日本人最終開始從莫爾茲比港撤了回來。與此同時,盟軍的空中和海上兵力開始推進,幷包圍了巴布亞島的最東端。到11月的時候,澳大利亞的部隊在科科達小道沿線發起了進攻,而美國部隊則沿著他們已經包圍起來的北部海岸 線前進,從而對日本軍在布那和哥那地區建立起堅強堡壘的灘頭陣地形成威脅。而剩餘的日軍也在1943年1月末被徹底消滅。
瓜達康納爾島則是此次戰鬥的焦點地區之一,那裡的各種條件也是相惡劣。5月,日本方面在圖拉吉附近建立了一個水上飛機基地,而另一支小規模的部隊則在瓜達康納爾島的一個機場上把守著。1942年8月7日,第一支美國海上師級部隊登陸了瓜達康納爾島,並佔領了那裡的機場,還使其效力於盟軍方面,將其命名為亨德森機場。
起初的時候,海上部隊並沒有從海上得到很好的支援,而日本的增援部隊開始進攻海上部隊的灘頭陣地。在長達6個月的頑抗期間,日軍攻勢雖然猛烈,但卻得不到有效的支援,最終還是被擊敗,1943年2月初從瓜達康納爾島上撤退。
1942年8月8日午夜,,薩沃島海戰爆發,但戰鬥只持續了30分鐘,至9日凌晨以日軍勝利結束。23日至24日,東索羅門群島戰役在日美雙方航母之間展開,日軍險勝;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裡,兩艘美國航母被潛水艇擊沉。到那個時候,來自亨德森機場的飛機在白天主宰著瓜達康納爾島的周邊水域地區;但是到了夜間,日本的戰艦則在海軍上將田中賴三的率領下佔據著優勢,而這些戰艦在海軍之中有著“東京特快”的美譽。
到了10月26日,聖克魯茲戰役爆發,雖然這場戰役的結果並不是決定性的,但是戰鬥局勢卻在11月12日至15日夜間發生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中發生了逆轉。那時,美軍使用他們先進的雷達裝置贏得了夜間的戰鬥。雙方戰艦之間的戰鬥,絕不是一邊倒的,但亮眼耳 幾艘日軍運輸船被擊沉了。11月末,日本在另一場夜間遭遇戰(塔薩法隆格之戰)中獲得了小勝。但到此時,日本海軍兵力的消耗卻也十分嚴重,因此到1943年1月初,田中賴三的部隊陷入了被動,最後只能撤離這座島嶼。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反擊戰,終於看見了曙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