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央經討論決定:將軍工製造、機械製造、化工、電子、精密儀器行業的生產資源,逐步遷入大陸腹地。為了保密,當時這些涉及軍工類的工廠幾乎是沒有名字的,只有一個郵箱和一個數字簡稱。桂林也設立了這樣一個代號為“三0一”的軍工廠。它就是後來人們所知的桂林星火機械廠。
01山洞裡的軍工車間
桂林七星區七里店路附近有一座山,叫大頭山,山腳下有個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幾十年前,這個山洞是一個造槍的軍工車間……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根據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經驗,“三線建設”把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後方三類地區,分別稱之為一線、二線和三線。中國在三線後方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工業、交通、國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在一、二線地區的內陸佈置了“小三線建設”。小三線建設由省國防工辦領導,主要生產步兵營連級的武器,如半自動步槍、步槍彈、手榴彈等,力爭做到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省”自為戰。
1971年,屬於“小三線”的桂林就建起了這樣一座軍工廠——廣西壯族自治區三0一廠。對外,該廠又稱為桂林星火機械廠。時年32歲的譚克輝從柳州一家軍工廠調過來,成為桂林星火機械廠“每天在山洞裡跟槍管、槍身打交道”的第一批創業者。
大頭山,山體俊美,植被茂密,山腳下有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山洞。按照當時“三線建設”“靠山,分散,隱蔽”的選址標準,這裡完美契合。大家決定把這個山洞作為車間,並與山後的廠區接通。由於當時揣著“隨時有可能打仗”的思想準備,創業者們沒有時間等廠區建好,而是分秒必爭的一邊生產一邊建廠。廠裡的所有人員也是陸續地分批次從各個地方調入的。在後山廠區還沒建好的大部分時間裡,“譚克輝們”就在這個山洞裡生產作業,試製生產半自動步槍。
由於是軍工企業,桂林星火機械廠的管理制度向“軍事化”看齊、比一般工廠嚴格很多。起初,調到這裡的人中七八成都是退役軍人。部隊還派駐人員成立了一個軍事代表室(團級),負責監督工廠生產、檢驗軍品的質量。軍代室的辦公地點設在生活區內,如果有生產任務了,軍代表就會和職工一樣按時上下班,上下班的作息時間則以部隊吹響的軍號為準。廠區四周戒備森嚴,外人平時很難靠近廠區一步。洞外人跡罕至、山裡秘密生產,桂林星火機械廠的人們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大家與寂寞為鄰,與“敵人們”搶時間。
資源匱乏的年代,山洞裡的光線條件差。譚克輝與同事們每天要在昏暗潮溼的環境裡持續工作幾個小時,下班走出山洞時,眼睛往往難以適應外部強光環境,有時會很難受,但他們都清楚,這與真實戰爭比起來,不值一提。“上班走前頭,下班走後頭”,就在這山洞裡,桂林“星火人”勤勤懇懇,年復一年。
02桂林誕生的一款國產輕型衝鋒槍
建廠後,桂林星火機械廠曾試生產過一批半自動步槍,但因這種型號的槍械即將被部隊淘汰,很快又停產了。此後很多年,桂林星火機械廠都沒有再接到過上級下達的軍品生產任務。而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打響,則讓這一情況有了改變。
中越邊境大都是叢林地帶。基於實戰的需要,我軍偵察兵急需一款適合叢林地帶使用的衝鋒槍,要求是小巧又能保證火力密度。上級研究決定,要集結技術力量對這款槍進行仿製。不久,這項重要的任務就落在了桂林星火機械廠的肩上。
軍工任務下達,“星火人”忙了起來,人員開始不夠。在上級協調下,更多人走進了山洞。
全國“備戰”一盤棋,帶有軍工光環的桂林星火機械廠其實備受上級關照。僅在建廠初期,國家就投資近400萬元,裝置300多臺(套),職工最多時達400多人。只要說缺人,上級便努力從全國各地想辦法調人來。因此,桂林星火機械廠擁有的高階工程師、工程師、武器專家、高級別技術工人的數量,在桂林都是名列前茅的。1980年,30歲的石作山與家人從黑龍江北安慶華工具廠(626廠)舉家搬遷到桂林,投入到這一場“三線建設”的洪流之中。
說到626廠,軍事迷們應該並不陌生。該廠被稱作中國“槍械的搖籃”,主要生產衝鋒槍、手槍等輕武器。在“三線建設”大潮開啟以後,626廠更是不遺餘力地向全國各地輸送技術人才。“當時,除了新疆和西藏,全國幾乎所有省都有626廠出去的支援人才。”石作山回憶,全國許多地方的軍工生產都需要技術支援,所以不時就會有人到626廠要人。
在他心目中,全國大概有三個地方是自己十分嚮往的:一個是首都北京,一個是剛設為經濟特區的深圳,一個是山水聞名天下的桂林。所以,當桂林星火機械廠去626廠要人的時候,石作山與他的家人們欣然報名。
1980年8月28日,他們離開了生活幾十年的家鄉,踏上了南下火車。那年,從626廠支援桂林星火機械廠的人員大概14戶,幾乎每戶都是舉家搬遷。這批來自“槍械的搖籃”的人員,為當時的桂林星火機械廠注入了強勁的力量,研究仿製輕型衝鋒槍的任務亦逐漸步入正軌。
經過3年的研究、測繪、仿製,1982年,試槍員在山洞裡的靶場進行了破壞性射擊檢驗。就此,一款在當時國內比較少見的輕型衝鋒槍誕生。由於該槍的測繪仿製檢測工作大都在桂林星火機械廠進行,因此當時的兵器工業部決定將該槍的生產也放在桂林星火機械廠進行。可以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桂林工業與“槍”這個特殊工業產品距離最近的一次。
03“星火”衝鋒槍的遺憾
儘管成功試製並生產,但這款輕型衝鋒槍還有很多問題沒能妥善解決。比如,槍支的許多機件不能在桂林星火機械廠生產,需要向外廠協助。又比如,這款槍的廢品率一直很高,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且,這款槍雖然實現了槍身小巧的目標,但由於設計較為複雜,可靠性不高,效能算不上出色。最“致命”的是,這款槍與當年我國採用的武器裝備制式不一致,進而無法量產並裝備部隊。種種考慮之下,上級對這款衝鋒槍大概只下達了五千多支的生產任務。
1984年,桂林星火機械廠就完成了這五千多支槍的生產,但直到1989年,上級才“提貨”。那年,譚克輝已經50歲。收到上級命令,他與4名同事肩負起押送兩千多支衝鋒槍前往北京的任務。那是譚克輝參加工作以來唯一一次押送這麼多槍支,至今,仍然記得那時的興奮和緊張。他們坐火車從桂林到北京,前後走了3天,一路上把車窗關得緊緊的,寸步不敢離,連內急都是用塑膠袋解決。
經歷了這次輕型衝鋒槍的“初嘗試”之後,桂林星火機械廠決定研製一款更加符合當時需要的微型衝鋒槍。
1987年,原947廠軍代室合併到駐桂林星火機械廠軍代室。李日林作為軍代室的一員、作為軍方代表,全程參與了新款“星火2.0版微型衝鋒槍”的研發工作。
李日林記得,新研發的槍械保留了原來那款衝鋒槍輕巧的特點,可也正因如此,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兩個問題難以解決:“一是射擊精度不好,二是快慢機單、連發控制機構工作不穩定,經常出現單帶連現象(快慢機撥到單發的時候出現連發)。”
“廠裡先後6次組織研發人員到別的軍工廠進行交流學習。”在李日林的記憶裡,為了解決問題,研發組經常做試驗、找資料、計算相關引數,組織各部門人員一起攻關。他們還曾多次到北京輕武器論證研究所,向有關專家請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歷經上百次修改有關引數和實測試驗,各種難題終於得到了較好地解決,產品達到了軍方下達的要求。
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款“2.0版星火微型衝鋒槍”最終還是沒有透過設計定型,更沒有得以量產和裝備部隊。“星火”衝鋒槍始終沒有“如願”裝備部隊,成為許多“星火人”的遺憾。“雖然沒有‘如願’,但透過參與研發,我得到了非常有價值的鍛鍊機會,個人業務和專業技術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李日林表示。
04代號“三0一”畫上句號
槍支等軍工產品不同於一般的工業產品,在我國不可以隨意買賣。上頭說要,你才能產,要多少才能產多少。這麼大個廠,幾百號人,沒有軍工生產任務的時候總要做點什麼。縱觀“小三線”軍工廠,“軍民結合”甚至“軍轉民”成為了他們中的很多後來的發展方向。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的最初幾年,我國大搞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空前發展,許多新產品新產業得到了發展空間,摩托車就是其中之一。而實際上,桂林星火機械廠從建廠開始,在軍工生產之外,還兼產簡易的汽車零部件。
據《桂林市志》記載,1980年,桂林星火機械廠開始走軍民產品結合生產的道路,決定生產輕便兩用摩托車:當年的4月15日,試製出32輛樣車;11月,與9706廠簽訂聯合生產摩托車的協議書;1981年,兩廠共生產摩托車2100輛。
而這款既能以汽油機驅動又能腳踏前行的輕便兩用摩托車,不但是廣西生產的第一輛摩托車,在全國也屬於領先概念,一上市就供不應求。不過,好景不長,國家在1982年開始對摩托車生產進行限制。在國家指揮棒的影響下,桂林星火機械廠當年僅生產14輛車。由於外購的汽油機質量不過關,加上企業的摩托車生產經驗不足,致使產品的整車效能欠佳。兩用摩托車很快就由供不應求轉為滯銷。
儘管摩托車的命運與衝鋒槍一樣,只是曇花一現,桂林星火機械廠卻仍繼續生產著汽車、摩托車零件,並保持著一定效益。
也就是譚克輝把槍送達北京那一年,曾經作為省屬企業的桂林星火機械廠被“下放”地方,成了桂林市屬的國有企業。
1997年,根據國家有關指示,桂林星火機械廠裁撤了軍工動員生產線,將全部庫存槍械產品及零部件上繳、銷燬。儘管機械裝備和技術力量雄厚,但桂林星火機械廠在後來“軍轉民”的二次創業過程中沒有找到一個定位產品,無奈陷入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境地,甚至一度被合併到桂林市風動工具廠。
2007年,桂林星火機械廠進行了改制,廠名也改為現在的桂林星火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成為一個主要生產汽車配件的機械製造企業,繼續為桂林工業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曾經神秘的代號“三0一”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