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上海摩登女郎
事實一
上海人從哪裡來?
我們都知道,上海在1843年開埠之前,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當時的上海縣很小,人口也很少。
後來的上海人,其實是外來的。
是的,上海人是從外地來的。
那麼,上海人到底是從哪來的?
答案是:80%的上海人,是從江蘇、浙江兩地來的。其中,寧波人最多,其次為紹興人、蘇州人、蘇北人、安徽人、廣東人,等等。
1948年上海總人口有498萬,其中寧波人有100萬,佔比20%,也就是說在1948年,每10個上海人有2個寧波人。
然而,這還不算,在過去這70多年來,又源源不斷有寧波人遷入上海,所以一般認為,在今天的上海人當中,大概有30%左右是寧波人或者寧波人的後代。
這個毫不奇怪,它符合經濟規律: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多數都是就近謀生的,80%的上海人來自於毗鄰的浙江、江蘇,和80%的香港人來自於廣東省,和80%的湖南人來自江西省等等類似的現象,其實是同一個道理:經濟規律使然。
總之,上海人的祖先,80%是江浙兩省的人,其中又以寧波人為最多。這個,就是結論。
事實二
上海是一塊形成較晚的土地
而在事實上,不但上海人是外來的,就連“上海”這塊地皮,也是比較新的。
是的,上海這塊土地,在遠古時代,原本是沒有的,其實是比較晚近的時候,才逐步形成的。
在6000年以前,上海只有今天的青浦、松江、金山這三個地區,基本成陸,注意:是“基本成陸”。
也就是說,即使在6000年前,青浦、松江、金山這三塊地皮,仍然有一部分,處於海水浸泡、半浸泡的灘塗狀態。
這種,就叫灘塗
直到3000年以前,也就是我們的周朝時期,嘉定、閔行、奉賢這三個地區,也才逐漸基本形成陸地,注意是“逐漸基本形成陸地”,也就是說,即使在周朝時期,嘉定、閔行、奉賢這三塊地皮,也仍有一部分處在灘塗狀態。
而在我們周朝的時候,寶山、長寧、普陀、靜安、浦東、徐匯、虹口這些地方,還在海平面之下,也就是說,還是淺海,換句話說,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周朝的上海市中心,你會發現,這裡其實是一片淺海。
是的,滄海桑田。
也就是說,上海市中心的這塊土地,其實是在過去這2000到3000年間,逐步形成的。
上海郊區老照片
那麼,也許你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為什麼會“逐步形成”呢?是什麼推動了上海市區這片土地的形成呢?
答案是:長江出海口淤泥的堆積。
是的,就是因為長江淤泥長年累月的堆積,把上海市中心的土地,“拱”了起來,說穿了,是長江水的力量。
可以清楚地說,沒有長江,就沒有上海。
事實三
洋人當年為何鍾愛上海?
那麼,當年英國殖民者為什麼就看中了上海呢?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跟大家分析過,因為上海是長江出海口,英國人控制了上海,就間接控制了整個長江流域的物產貿易的主動權。
然而,這只是一個很籠統的分析,今天,老馮跟你講兩個具體的原因,幫助你加深理解。
具體原因之一:清末時期,大清主要供出口的生絲,是產於浙江省湖州南潯鎮附近的“輯裡絲”,這裡離上海顯然更近(南潯到上海只有120公里),交通更方便,生絲從湖州南潯到上海,到達很快,節省運費、時間。
如圖,湖州南潯距離上海只有120公里
具體原因之二:當年英國人從大清採購茶葉,主要是採購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茶,這幾個都是長江流域的省份,茶葉從水路運到上海,非常方便,比廣州方便多了。
而以前那個外貿老中心廣州,相比之下,實在是太太太太太不方便了,運輸成本高昂,曠日持久,這就是為什麼當年英國殖民者不惜發動戰爭,也要迫使大清廢除“廣州一口通商”的國策,因為它直接觸犯了英國人的商業利益。
事實四
什麼叫“一市三治”?
上海有一些老人家,應該都還記得“一市三治”的說法。
是的,在清末民國時期,上海長期處於“一市三治”的狀態,也就是說,在舊社會的上海,同時存在三個政府,它們是:
第一個政府:法租界,由法國殖民者統治,通行法國殖民者的法律,由法國巡捕房管理治安。
第二個政府:公共租界,由英國殖民者組織的“工部局”統治,通行英國殖民者制定的法律。
第三個政府:華界。也就是清政府“上海縣”的轄區。
上海的法租界、公共租界、華界
所以在清末和民國,上海其實是一個畸形的城市,它同時擁有三個政府,是個很複雜的系統。
這就是為什麼當年的上海,存在一些這三個政府都不願意管的灰色地帶,這些灰色地帶,就產生了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等黑幫勢力。
事實五
上海為何有很多廣東人後代?
鮮為人知的是:我們今天的上海人,他們當中有一部分,是廣東人的後代,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是多方抽樣資料顯示,今天的上海人祖籍廣東的,應該在5%到9%之間。
讀到這裡,歷史愛好者可能會很敏感地想起以下這些人:
阮玲玉:民國時期上海影星,籍貫廣東香山(今中山市)。
阮玲玉
劉麗川:清末時期上海小刀會起義領袖,也是廣東香山人。
鄭觀應:晚清時期居住在上海的思想家,《盛世危言》的作者,也是廣東香山人。
鄭觀應
胡蝶:民國時期上海影星,籍貫廣東鶴山,也是廣東人。
胡蝶
那麼,這就有趣了:廣東離上海一千多公里,交通非常不方便啊,不符合經濟規律啊,為什麼在晚清和民國時期,上海會有那麼多的廣東人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馮今天告訴你答案。
答案很有趣,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原來在鴉片戰爭之前,大清對外實施的是“一口通商”政策,也就是說,所有的外貿交易,都限定在廣州,這就是為什麼在鴉片戰爭之前,幾乎所有的買辦,都是廣東人。
說到這裡,順帶科普一下什麼叫“買辦”。買辦就相當於今天外企裡的中國籍經理。在鴉片戰爭之前,外國商人在廣州聘用了大量懂英語的人,幫這些洋商購買物產、辦理各項事務,所以,叫“買辦”,也就是今天的外企員工。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鴉片戰爭之前,外貿限定在廣州,洋商的買辦,幾乎清一色都是廣東人,鴉片戰爭之後,上海開埠,洋商們認為:上海的貿易便利度,比廣州高太多,於是,洋商如過江之鯽,紛紛遷徙到上海去了。
可是,洋商們多年合作的廣東買辦,彼此早已建立了信任,合作又愉快,割捨不下,怎麼辦呢?於是,洋商們把這些廣東買辦,拖家帶口的,帶到上海來了,繼續僱傭。
這就是為什麼在清末,上海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廣東人。
在開埠之初,上海的人口,主要是這三個地方來的人:寧波人、江蘇人、廣東人。安徽人那還是後來的。
其中廣東人當中,又以香山人最多。
(注意:清代的香山縣,包含今天的中山、珠海)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開埠後,隨大流從廣東遷徙到上海謀生的廣東人,並非個個都是買辦,還順帶了許多生意人。
例如小刀會首領劉麗川,廣東香山人,他原本是做糖茶生意的,他是跟著洋商和廣東買辦的大潮,去的上海。
此外,還有一些“十三行”的廣東商人,也跟著去了上海,再者,還有一些潮州商人,他們也去了上海,而且還壟斷了上海的當鋪業。
那麼,在開埠之初,上海來了多少廣東人呢?
史料顯示,開埠頭10年,上海已經有廣東人8萬,其中,香山籍的,就超過了2萬。
說到最後,老馮再補充點有趣的: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起義領袖劉麗川是廣東香山人,而劉麗川的敵人:當時的上海道臺,吳健彰,也是廣東香山人。
老鄉打老鄉。
吳健彰本人其實就是廣東人移民上海的縮影。這人很有意思,他不是讀書人出身,吳健彰早年在省城廣州賣雞,後來學了英語,給洋商當買辦,上海開埠之後,吳健彰隨大流,去上海做買辦,此人在上海官癮發作,花錢買了個“候補道員”,當時叫做“捐官”,然後,小刀會起義,劉麗川把這個吳健彰給逮了,關押起來,戲劇性的是,吳健彰越獄成功,搬來救兵,打敗小刀會,殺了劉麗川。
事實六
上海話是怎麼形成的?
假設我們穿越時空,回到1842年的上海,和上海縣的老百姓,講上海話,人家其實基本上是聽不懂的,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答案是:因為在1842年當時,根本就沒有“上海話”這個東西。
原來,上海話,也是在上海開埠之後,在歲月的長河裡,逐步形成的。
它原本是不存在的。
鮮為人知的是,上海縣在開埠之前,上海百姓講松江話。
1843年上海開埠之後,大量的寧波人、蘇州人湧入上海,徹底顛覆了上海的人口結構,幾股移民同時到達一個地方,方言發生“雜交”現象,所以呢,上海本土的松江話,和寧波話、蘇州話等江浙方言融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上海話。
舉個典型的例子,上海話的“阿拉”(我),其實就是來自於寧波話。
事實七
上海“洋涇浜英語”是什麼鬼?
歷史愛好者都聽過一個叫“洋涇浜英語”的東西。
那麼,所謂“洋涇浜英語”是個什麼鬼呢?
紅線就是曾經的洋涇浜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叫做“洋涇浜”。
所謂“洋涇浜”,就是上海開埠初期的一條河,這條河在上海縣城以北,曾經是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界河,後來這條河在1914年,被租界當局填平了,變成了路,哪條路呢?就是今天的延安東路。
洋涇浜老照片
是的,曾經大名鼎鼎的洋涇浜,就是今天的延安東路。
好了,這就是“洋涇浜”,曾經的一條河,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填平了,變成了馬路(延安東路)。
滄海桑田,今天的延安東路
那麼,什麼叫做“洋涇浜英語”呢?
其實就是因為在清末時代,“洋涇浜”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這裡的洋人最多,和洋人打交道的上海人也最多。
當時上海人從小也沒學過英語,所以依照上海話的語法習慣,拼湊英語單詞,生拼硬造出來的一種“上海式英語”,因為在“洋涇浜”附近講得最多,所以叫“洋涇浜英語”。
舉個例子,清末的上海人說:
Twenty dollars one month, eat you, sleep you.
其實上海人想表達的是“24塊錢一個月,吃你的住你的”,也就是“24元/月+包吃包住”的意思,但是從英國人聽起來,好像是要吃他、睡他。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只不過當時的英國人也習慣了,能懂,能理解,也就算了,他們來中國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糾正上海人的英語,他們才懶得糾正你,所以,他們也不較真。
好了,今天老馮就為你碼字到這,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