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在中國近代史上絕對稱得上是“孕育將軍的搖籃”,因為在這個地方先後共誕生了59位開國將軍,相較於湖南下轄的幾個市區,安徽金寨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01
可能到過安徽金寨這座城市的人都有所瞭解:金寨的城市中心並不繁華,相較於其他城市而言,這座城市稍顯孤獨和寧靜。因為它的城市中心是一座佔地25萬平方米的革命烈士陵園,由此便可突出,這座城市於黨和人民的重要性。
一代老革命家馮紀新就是從這片革命土壤走出去的,1915年,馮紀新出生於安徽金寨的一戶貧困家庭。因為本身家庭就很貧困,再加上當時國家一片內亂,所以馮紀新上學就要比其他同年齡的孩子晚一些。
馮紀新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和父母整天務農。每當看到小夥伴們成群結隊地上學下學,馮紀新的一雙眼睛就眼巴巴地羨慕不停,在他7歲的時候,父母還是節衣縮食湊足了錢,送他去讀了當地的私塾。
父母希望兒子將來能夠透過讀書改變命運,但當時那個戰亂的年代,想要透過讀書改變窮苦的命運,機會也是十分渺茫的。但讀書這條路還是要走的,畢竟走了還能嘗試著去改變,不走的話可能連機會都沒有。
終究父母當初做的選擇是正確的,馮紀新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在校期間積極追求進步思想,透過授道解惑的老師也瞭解了天下大勢。畢竟生逢亂世,馮紀新從小就樹立了和平的個人理想,他希望將來透過自己的一份努力,能為國家的和平作出貢獻。
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安徽金寨本就是革命軍的土壤,這裡的革命氣息同樣異常濃郁,而這股氣息和當地的環境也給馮紀新的成長帶來了極大改變。1935年,憑藉著優異的成績,20歲的馮紀新進入了北平,開始接受高層次的教育。
02
當時的馮紀新已經透過馬克思主義瞭解感知了很多東西,雖然當時全天下的革命政黨有數百個,但是在他心裡唯獨只認一個,那就是中國共產黨。
進入北平高校之後,馮紀新和其他積極追求進步的青年們一樣,他們組織了幾十場愛國遊行,“一二九學生運動”就是他們的傑作之一。
1936年,全國抗日氛圍愈加濃烈,但同時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糊塗政策也讓國人憤恨,在這兩方面的條件下,馮紀新透過校黨委順利加入中國共產黨。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北平的所有高校陸陸續續都已停學,就連清華北大也再難以放得下一張平穩的書桌了。很快,華北淪陷,北平也被日軍侵佔,“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目標讓馮紀新這群青年不得已放下筆桿子,扛起槍桿子。
打那之後,在上級黨組織的安排下,馮紀新很長時間活躍在中共豫東南地區,主要負責那裡的敵後抗日武裝工作。抗戰後期,鑑於他的突出表現,馮紀新還被調任到了新四軍任職,為那裡抗日革命根據地的開創和鞏固儘可能地作出了很大貢獻。
1945年,國共內戰的火藥味愈來愈重,隨後,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同時期,馮紀新被調任訥河中心縣委書記,開始了當地的土改工作。馮紀新當時發揮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為後期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的後勤提供了很大保障。
03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儘快恢復東北三省的工業建設,馮紀新自願留在那裡,為東三省的經濟和社會恢復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
1964年,馮紀新被調往江蘇任職。沒過多久,在上級組織的安排下,他便又調任到了八機部擔任部長,因為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和成就足夠顯著,確實如此,從後期效果來看,馮紀新僅憑一己之力確實給新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建設作出了模範。
67歲那年,本該是離職退休的大好時機。但中共中央仍舊派他去了甘肅,派遣之前,黨中央曾詢問過馮紀新的意見,馮紀新的話很明確,中國的任何一片土地需要我,黨的一聲令下,我去就去了。
也就是如此,67歲的馮紀新出任了甘肅省省長以及省委書記等職務。古者有言,“廉頗六十,尚能飯否”,馮紀新在近乎古稀之年,同樣能帶著甘肅省人民群眾扛著鋤頭在田間奮鬥出一片天地。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馮紀新依舊奮戰在農業改革第一線,支援包產到戶,是他晚年的工作重點,更可以算得上是他的一份執念。正是因為他堅決支援包產到戶的態度,才使得當時全國的很多地區在猶豫不決時鼓足了勇氣,事實證明,確有效果。
2005年的一天,馮老病逝於北京,享年90歲。馮老去世那天,據說甘肅省人民哭成一片,他永遠是人民群眾心中的“好書記和好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