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最近豌豆尖在重慶、成都、深圳、上海等很多大城市超市漲價超過了12元/斤,有些城市甚至高達16元/斤。據林海觀察,在大城市市場上見到的豌豆尖價格這幾年一直都偏高,多數時候價格都在10元/斤以上。所以,林海一直在思考:如果規模化種植豌豆尖能賺大錢麼?
豌豆尖越來越受人們歡迎,重慶火鍋冬季對豌豆尖需求巨大,價格上漲
昨日,林海與重慶一幫做蔬菜生意的朋友聊到今年蔬菜行情的價格上漲問題,想探聽點豌豆尖漲價的背後故事。老王一家在重慶做了15年蔬菜生意,他們會經常開著車到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到處收購蔬菜。在談到豌豆尖時,老王說:“豌豆尖,是重慶小面、米線最喜歡的搭檔,尤其在冬季火鍋(包含羊肉湯鍋)市場更受歡迎,行情一直很好。”
據他自己與同行們之間的交流,在最旺盛的2018年冬季時,重慶市場的銷量大約有5000噸。若每年冬季,從10月開始算到第二年2月,在火鍋和湯鍋領域消耗預計有4500噸左右。若按照豌豆尖的常規產量每畝300斤左右算下來,大約就是3萬多畝菜地的產量。2019年、2020年因為年終疫情嚴重,餐飲業一直不景氣,豌豆尖的價格一般。
而今年冬季寒潮來的早,火鍋、湯鍋提前迎來旺季。豌豆尖是這種餐飲最受歡迎的菜,老王他們跑好幾個省進村收購,而種豌豆尖當蔬菜賣的農人並不多,最近蔬菜價格整體行情上漲,豌豆尖自然也水漲船高。
豌豆尖在農村收購價格因地理位置差異,價格差異很大
豌豆尖市場價格飆升,在農村收購價到底是多少?農民種豌豆尖到底能賺錢不?
林海向一些農村粉絲打聽當地收購行情,在距離城市附近的農村,因為地理位置佔了優勢,地裡批次收購價到達了3.5元/斤。而在重慶、四川和貴州一些距離大城市超過200公里以上的山區偏遠農村,很難有規模化的豌豆尖種植大戶,多是農民自家種植,面積小。由於收購所花費的運輸和人工成本高,大多數散戶無法賣向大城市,只能賣進周邊縣城,當地的豌豆尖在地裡採購可達2元/斤,相比往年1元/斤左右的價格有所提升。
但並不是所有農民都能賣成錢,在地理條件差的地方,豌豆尖在地裡5毛錢/斤根本無人問津,有些農民自己吃不完也賣不出,乾脆會割來餵豬、餵雞。
豌豆尖,為啥難以形成產業化。它一直稀缺,價格一路走高,真實原因剖析
豌豆在過去是農民當雜糧種,其產量很低,按照我國目前的現有品種來看,優選品種的豌豆粒成熟時高產最多也只能達到800-1000斤;但如果品種選擇和管理技術不到位,每畝只能達300到400斤,就目前的價格而言,幹豌豆在7.5-8元/斤左右。作為糧食生產,每畝除了投資收益很難達到1000元以上。所以,農民大多不願意大規模地種豌豆,豌豆一直作為雜糧生產而沒有形成規模化產業。
而豌豆當蔬菜種相對來說收益要高很多,作為蔬菜它主要有兩種盈利模式:一,賣嫩豌豆尖,在生長季節可以掐兩到3次尖;二,賣嫩豌豆莢。雖然作為這兩種蔬菜,其口感滑膩、營養豐富,但消費者只喜歡的是最嫩的時候,一但老了就沒人願意吃了。這兩種賣法,時令性太強,如果幾天一過變老就不能當蔬菜賣了。
豌豆尖作為蔬菜最關鍵在於採摘很難掌控,也很難像其他蔬菜用現代智慧技術去收割,故而實現規模化種植非常難。其次,它在採摘以後對物流保鮮的技術能力要求非常高,轉運途中如果耽擱時間長,就可能出現老化,且損耗非常大。
所以,豌豆尖才一直以“物以稀為貴”而居高於其他蔬菜價位。
種植豌豆尖到底有“錢景”麼?想靠它賺錢,必須要具備這5種技術經驗。
綜上所述,相比其他蔬3菜,豌豆尖更難實現規模化種植,競爭對手少,價格一直攀高。從市場商業的角度,對手越少,越容易賺錢。為此,林海本人認為種植它是非常有“錢景”,但必須要具這有5種技術和能力。
1,精通大棚種植技術,一年四季可調解豌豆尖的生長溫度,能有效防止病蟲害,並能提高品質,有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2,具備特殊的農業技術能力,能提高豌豆尖作為蔬菜價值的產能,並能有效控制住豌豆尖的生長節奏。
3,自己能調動足夠的勞力,在採尖季時能快速地組織人進行高效率地掐尖。
4,具備強大的市場銷售能力,能完全把控自己的銷路,最好是具備直銷能力,若能從菜園快速直達餐桌利潤更高。
5,菜園位置交通必須方便,且具備豐富的蔬菜物流運輸經驗和蔬菜保鮮技術。
種植豌豆尖,如果不具備以上這5種能力,而去聽天由命地盲目投資規模化露天專案,其風險非常大。
本文結束,歡迎留言交流。該文由作者林海(實名何國榮),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林海講三農”;林海提醒,該文僅作為三農領域探索、創作及交流,農業專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