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菇是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品種,但由於紅菇菌絲體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困難,尚無人工栽培子實體的準確方法。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團隊找到了潛在的制約紅菇人工栽培的關鍵因素。相關研究發表於《基因》。
研究人員透過對華南地區的紅菇資源進行調查和鑑定,獲得了準確的灰肉紅菇子實體,提取出高質量基因組DNA,並對灰肉紅菇基因組進行測序,進行高通量測序資料的從頭組裝以及功能基因註釋;還構建了系統發育樹,將4個代表性物種與灰肉紅菇進行了比較基因組學分析。
研究發現,灰肉紅菇的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的分佈與其他菌根真菌如松茸、牛肝菌相似,而數量和種類較腐生菌而言偏少,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結合模組和碳水化合物酯酶,這可能是其難以利用人工碳源培養基完成生長的潛在原因。在灰肉紅菇中未發現與菌根誘導相關的小型分泌蛋白,表明在灰肉紅菇中可能存在一些與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特殊效應蛋白。
研究結果為大型真菌特別是菌根型真菌的營養生態進化研究提供了基因資料支援,也為下一步篩選灰肉紅菇可利用的營養源奠定基礎。(記者朱漢斌通訊員李誠斌)
來源: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