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初心印記 | 探尋“兩彈一星”精神的密碼

有幸多次走進“東方紅”衛星發射場、“神舟”系列載人航天發射陣地,現場目睹了神舟一號飛船到神舟九號飛船成功發射的壯觀過程,近距離接觸過“航天英雄”楊利偉和“英雄航天員”王亞平、陳冬,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有著深切的感受。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載人航天精神之源。20世紀50至70年代,以錢學森、鄧稼先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國防科研工作者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在自主完成原子彈和氫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發射的過程中,用智慧和生命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的精神密碼是“超常”——超越平常,成就非凡。

超常的愛國。善良的人們無不渴望和平,但在產生戰爭的社會根源沒有消除之前,永久和平是不可能實現的。居安思危、有備無患歷來是中國的立國之本,也是從戰爭中獲得的血的教訓。面對戰爭的威脅,我們只能積極應對,加強國防建設,用實力捍衛和平。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以錢學森、鄧稼先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懷揣超常的愛國之情,主動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和優良的科研條件,突破重重阻撓,毅然踏上歸國之路,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國的國防科工事業之中,沒有計算機用手打算盤計算實驗引數的艱苦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研製發射第一枚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等,使我國的導彈、核武器得到了飛速發展,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儘管當時國民經濟十分困難,我們國防科研工作者咬緊牙關,把對國家超常之愛化為報國之志,成功地研製了“兩彈一星”,使我們國家成為了“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正如錢學森所說:“我是大唐的後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圖報國。我的根在中國。”“我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振興中華。”

超常的犧牲。一大批國防科研工作者摒棄功名利祿,選擇無私奉獻,進入與世隔絕的大漠戈壁和荒無人煙的高山海島,堅持“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抗嚴寒、戰酷暑、鬥風沙,舍小家為大家,以超常的犧牲精神研製發射(爆炸)成功了國防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鑄就了熠熠生輝的“兩彈一星”精神。位於甘蒙交界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兩彈一星”精神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巨龍騰飛的起點——核導彈從這裡騰飛,東方紅衛星從這裡升空,神舟飛船從這裡起航。位於發射中心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裡長眠著760位航天人,他們平均年齡不足27歲。位於新疆的馬蘭核試驗基地也是“兩彈一星”精神重要發祥地,1961年前後,馬蘭核試驗基地進入最艱苦的時期,編制縮減,部分幹部調走,供給標準降低,保障車輛也少了,本來已經很少的口糧經常運不進來,基地司令員張蘊鈺就帶著政委常勇等人往返20多公里,把口糧一袋一袋往回扛。有時水供應不上,基地的官兵半個月都不能洗澡。

超常的協作。《孫子·謀攻》有云,上下同欲者勝。研製成功“兩彈一星”,是支撐億萬中華兒女挺直脊樑平視世界的共同願望。面對規模空前、系統龐大、高度綜合、世界頂尖的軍事科技工程,靠一個部門、一個系統、一個地區是難以完成的,要發揚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組織動員全國力量,精心謀劃、大力協同、超常協作,才能完成如此高精尖的科研工程。據統計,在研製“兩彈一星”系列工作中,全國先後有26個部(院),20個省區市包括10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參加攻關會戰。原子彈研製中的“九次計算”“草原大會戰”,氫彈原理突破中的“群眾大討論”“上海百日攻堅戰”等,都是集體攻關、超常協作的結果。在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時,動用了全國近60%的通訊線路,從試驗場區到各個觀察測控站,僅守衛通訊線路的群眾就多達60萬人。錢學森曾經深有感觸地說:“中國過去沒有搞過大規模科學技術研究,‘兩彈’才是大規模的科學技術研究,那要幾千人、上萬人的協作,中國過去沒有。”

超常的目標。中國國防科研人員懷揣偉大崇高的夢想研製“兩彈一星”,不是為了發動戰爭、侵略別國,而是為了實現抑制戰爭、消滅戰爭、維護和平的超常的目標。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熱愛和平,並不等於和平會從天上掉下來。和平要靠自己去創造,要有強大的國防實力做支撐。中國是一支和平的力量,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中國的發展不僅有利於中國人民,也有利於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中國越發展,世界和平越有保障。“兩彈一星”及載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相關係列科研專案的成功推進,為國家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大大提振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志氣、骨氣、底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欺負、壓迫、奴役過其他國家人民,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同時,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誰妄想這樣幹,必將在14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把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防科研工作優勢,團結凝聚廣大國防科研工作者堅定信仰信念,將生命融入使命,以超常的付出把“兩彈一星”研製成功,把“兩彈一星”精神發揚光大,鑄就了輝煌的業績,為國家在國際舞臺上奠定了堅實的大國地位,對於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人民大學智慧黨建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葛立新)

來源:央視網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08-21

相關文章

探尋“兩彈一星”精神的密碼
有幸多次走進"東方紅"衛星發射場."神舟"系列載人航天發射陣地,現場目睹了神舟一號飛船到神舟九號飛船成功發射的壯觀過程,近距離接觸過"航天英雄&quo ...

“寫鄧稼先寫到哭”的新華社老記者筆下的“兩彈一星”精神

“寫鄧稼先寫到哭”的新華社老記者筆下的“兩彈一星”精神
錢三強(中)和錢學森(右)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新華社資料片 2021年4月29日,搭載著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5月30日5時01分,天舟 ...

國家博物館與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主辦“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艱苦條件下的非凡奇蹟

國家博物館與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主辦“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艱苦條件下的非凡奇蹟
1961年3月,錢三強找到王承書,希望她負責高濃鈾研製,一句"我願意!",王承書從此為國家隱姓埋名30多年.圖為王承書(右三)與年輕科技人員一起探討原子理論問題. 中國第一塊鈾礦石 ...

矢志奮鬥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述評

矢志奮鬥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述評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光明日報記者 齊芳 顏維琦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能清晰地感受到一部濃縮的科技強國史: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墨子號"量子衛星.C919大飛機--一 ...

“兩彈一星”精神 科技報國勇攀高峰

“兩彈一星”精神 科技報國勇攀高峰
1970年初,科研人員在廠房內測試"東方紅一號"衛星.資料圖片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張愛萍將軍在試驗場向周恩來總理彙報. 資料圖片 1964年10月1 ...

“兩彈一星”精神:撐起民族不屈的脊樑

“兩彈一星”精神:撐起民族不屈的脊樑
央視網訊息(新聞聯播):研製"兩彈一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在這一偉大事業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創造了"兩彈一星" ...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兩彈一星”精神:戰勝艱難險阻 攀登科技高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斯英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羅布泊沙漠腹地騰空而起的蘑菇雲,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國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此後,我國的導彈. ...

「來這裡打卡(42)」“把‘兩彈一星’精神傳下去”
來源:海外網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陣地,自二○○九年開館至今,累計接待遊客三百六十餘萬人次. (資料照片)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的人民日報頭版. 青海海北藏 ...

初心印記丨一封無法寄出的家書

初心印記丨一封無法寄出的家書
20世紀50年代,面對帝國主義的核威脅.核訛詐,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果斷決定研製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 在那個決定國家命運的時刻,從科學巨匠到普通工人,十多萬科研人員和參試部隊 ...

“兩彈一星”精神撐起民族脊樑

“兩彈一星”精神撐起民族脊樑
研製"兩彈一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作出的英明決策."兩彈一星"中的"兩彈",其中一彈是指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加氫彈的核彈 ...

“兩彈一星”精神:集智攻關鑄豐功偉業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紀念館修整換新.工作區乾淨整潔.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置身於青海省金銀灘草原,安定和諧的生活讓人難以想象,63年前,金銀灘一片荒蕪,為了發展核工業,這個 ...

初心印記丨小推車推出來的奇蹟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 丨天天學習丨 "華東.中原.華北地方黨政機關和廣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二百萬民兵.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飢寒,千里遠征,隨軍轉戰--" ...

初心印記|“1731”克月壤的特殊意義

初心印記|“1731”克月壤的特殊意義
天天學習 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器帶回了1731克月壤,"1731"每一個數字都有特殊意義. "17",可以理解為中國探月工程走過了17年. "3&qu ...

初心印記丨穿越“生命禁區”的車票

初心印記丨穿越“生命禁區”的車票
這是一片遙遠.神秘.聖潔的土地. 南有喜馬拉雅山,北有崑崙山,東面是崇山深壑的橫斷山脈.作為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大多超過3500米.冰峰雪山.戈壁荒漠.長年凍土.高寒缺氧,諸多 ...

用奮鬥照亮夢想天空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①
用奮鬥照亮夢想天空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① 張玥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這是"兩彈一星"功 ...

“兩彈一星”鑄就中華民族精神脊樑
沒有低溫實驗室,就借用海軍的冷庫:沒有先進的計算機,就用手搖計算器算.一筆筆地記--1970年,經過一項項攻關.一次次實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東方紅 ...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十二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十二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十二 本報評論員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 ...

新華網評:這32個字,是“精神最富有的政黨”的力量之源
"鏡頭裡的百年風華"系列圖評之七: 海報設計:周連濤 馬若虎 連日來,位於南湖革命紀念館的<紅船起航>主題展,每天都吸引著大量遊客學習參觀.展覽中一比一仿製的紅船模型格 ...

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

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
"兩彈一星"指導彈.原子彈.人造地球衛星.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在當今社會如何弘揚"兩彈一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