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雨立凡
一闕《水調歌頭》,詠月絕唱,引風騷千年,無人能及。
古往今來,文人喜借景抒懷。芳草悽悽;枝上柳棉;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流轉千年的個衷款曲,卻不及那片月,成就多少文人騷客,留下“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慷慨悲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懷想。
01
已記不得,何時喜歡上月亮。
或許,是一別經年的思鄉之情,月是故鄉明,如此地心思清澈,飽含深情,還是厭倦了塵世喧囂,嚮往清雅不俗,幽夢無邊的銀色意境;抑或是懵懂成長的懷春初萌,將一切美好都寄予那片月,猶如時光寶盒,將少年的憂傷與相思收藏。
青春的眼中,月亮總是冰潔,孤芳傲世,不可褻瀆。
彷彿,今生所有觸動心懷的記憶,都是從月亮開始,包括此後幾十年的經歷,人生五味故事,有唏噓,有感動,卻一往情深。
喜歡蘇軾,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驚天一問開始。
蒙太奇般的場景邏輯,錯落有致,天人合一。直叫人生死相隨,乘風歸去,無怨無悔。
初讀蘇詞,青春年少,心底乾淨。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皓月當空,美人婀娜,此情此景映在少年心中,皆是美好。世情險惡,悲歡離合,親歷之前亦是迢迢。
歲月不居,待離鄉南遷,經歷許多坎坷,鄉愁入夢,才知道詞的下片才是人生寫照。
人近四十,又逢中秋節序,蘇軾煢立月下。密州之貧,北宋之偏壤,更為詩人憑添“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之悲愴。
此時詠月,並不是離歌。剛邁入中年的蘇子,是快樂的。他寬慰別人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彼時,蘇軾尚未貶往江南,仍凌志於心,指點江山。“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滿懷豪情,真摯熱烈,報國衛邊之情,慷慨以歌!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
若月亮痴情,該記得東坡。
這位為官四方,天涯踏盡紅塵的大文豪,無意間成為古代任職區域最多的官員,半生飄零,攬盡人間疾苦,世事新涼。
02
不過三年,烏臺案發。依然中秋月,卻讓東坡無盡感傷,詠歎人生幾度新涼。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恨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酒賤常恨客少,月明多被雲妨”,應了那句“我窮交舊絕”,除了舊時月兒,誰還與他酒酣之後,載歌載舞?
空遺恨,亦是古難全。
或許,蘇軾酒醒後,悟了,釋然。
只是,“中秋誰懷共孤光,把酒悽然北望”,愁怨滿懷,感歲時,念自身,悲慼惆悵之感,油然而生。
真的想勸慰他,何不直把黃州當密州?境遇如此,何必悲涼?浮幾大白,飛上月宮,與仙子對酒當歌,快意人生。
蘇軾的中秋滿月,儘管情深意濃,淡淡的悲傷中,也有說不清的溫暖,人性的溫暖。
借月詠懷,即景抒情,蘇軾將半生榮辱沉浮寄予月亮之上,使月兒用其空靈與素淨,撣去他心中的沉積的塵埃。
時過千年,難以揣測詩人胸臆,只是,他的詠月詞,卻為後人留下真實的光陰足跡。
03
又三年,還是黃州。
依然是月,卻缺了一塊。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此詞極富畫面感。寒冬臘月夜,江邊茅舍。年近半百的蘇軾,經不得徹骨凜風,凍醒後,披衣而坐。
窗前月光,灑在小院幽藍的夜色上。籬外的梧桐樹上,月牙掛在枯枝上。
寂靜的夜。
一隻落單的鴻雁,悄無聲息地掠過,向江邊的沙灘飛去。
東坡悵然若失地望著,眼前的一切,勾起陳年往事,湧上心頭。
唐宋高文,浩浩湯湯,名作留芳。但能將月缺之景,詠得如此驚心動魄,惟東坡一人也。
缺月詞,寓意高遠,文筆空靈,將他不肯向權貴低頭的倔強,潔身自好,寫得淋漓盡致,幽怨悱惻。
04
歷盡劫難,嶺南梅香時,東坡愈發開懷。多少人,只不過是自己的紅塵過客,聚散離合,陰晴圓缺,終會過去,最後依然要靠自己,千山萬水走過。
詠月詞多,喜怒哀樂,亦是世事飄忽,許多變故,卻是你我始料不及。
對於年過甲子的蘇軾而言,舊時月,心事漸少。此一生,歷盡劫波,最後都是獨自應對。即使錯待,也已加倍償還,命運公平與否,不再細究。
後人讀詞,懷古沉思。品賞蘇軾的月,初看是風景,細品是人生。
如東坡。可以忽略恩怨,不惹塵埃,卻要美好溫柔地活著。月圓月缺,世事如常。
我喜歡月亮,缺時傷感,寂寥於懷;圓時溫暖,感恩懷戀。此生無論寄居何方,總會對生命的過往,相識的故舊,心生眷念。
似月,世事山河,幾度新涼,轉身,它還在。
依然似銀、如藍。寂靜無聲。
(圖片來自網路,侵必刪)
作者 / 煙雨立凡 一本書,一杯茶,只談溫暖不言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