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天一
編輯丨Gaga
稽核老師丨曲曉豔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盧梭
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權利。
——《獨立宣言》
01 何為自由
「自由」在中國古文裡的意思是由於自己,就是不由於外力,是自己作主。在古拉丁語中,「自由」 (Liberta) 一詞的含義是從束縛中解放出來。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自由」與「解放」同義。
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
由此可知,自由之意,即解放自我,自我掌握自我,不受外界的擺佈,以及為自由付出代價。
人生而自由,不可為奴役。
研究發現,勝任力 (competence),自主性 (autonomy) 和關係 (relatedness) 是個體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也就是個體行為的內在動機。
失去自由的人即失去其靈魂,失去了自由選擇權利的人則失去了活力。
我們生活中的決定常常是他人為我們做的,比如我們的父母。
大到升學、就業、戀愛,小到飲食、起居、穿著,TA們常以“你還不成熟”、“媽媽為你好”等為託詞,干涉我們自我決定時的自由。
這種對自由選擇權利的侵犯往往會導致——
01 質疑自我
對自己產生懷疑,懷疑自我的決定是否正確,是否適合自己的,更嚴重的,會產生自卑,對自己失去信心。
02 依賴他人
對他人的依賴加深,逐漸喪失自我選擇的意願,追隨他人的選擇,失去主見。
03 激發自我保護機制
不再信任他人,對他人給出的建議過分敏感,剛愎自用。
04 對親密關係產生排斥
一方面對親密關係的對方產生很強的依賴,另一方面又過分關注親密關係中的距離感,因此產生矛盾的情緒,並逐漸在親密關係中失去自信心。
05 在選擇自我決定和交給他人決定中常常選擇前者,並認為這是對自我的解放,醉迷於這種感覺而不再考慮自我決定和他人決定帶來的不同後果。
02 為自由而戰
人們常常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為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多的物質財富,更廣闊的地產。
但這些真的是我們自主選擇的目標嗎?大多數恐怕都不是。
為何?看看你是否符合下面的描述吧!
01 自主選擇的人,常常願意為自主選擇權買單
在面對自主選擇和委託他人選擇時,即使委託他人選擇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或者自主選擇會面臨更大的損失,當事人也常常選擇自主選擇。
換句話說,自主選擇的後果,無論是什麼,我們都會更願意去承擔。
02 自主選擇的人會在朝著選擇目標奮鬥的過程中更加努力
自主選擇的人更喜歡自己選擇的目標,願意付出更多的精力、金錢去達成目標。
如果你符合上述描述,那麼恭喜你!
如果你的行為不太符合上述描述,那麼請你不要執著於過往,從現在開始,為自由而戰!
請堅定自主選擇,相信自己的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買單,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而自己的選擇而快樂,這就是自由之道!
03 什麼樣的自由
你我在自由之路上賓士之時,是否會迷失在自由的花海?
自由是那樣的美好妖豔,每一個體驗過自由的人都死死地攥著它,不願放手,以至於到了物極必反的境地。
自主選擇是快樂的,因為它激活了我們獎賞與快樂體驗的關鍵腦區——腹側紋狀體。
但是,從理性的角度考慮,自主選擇並不一定是符合我們個人利益的,它只能在感性上使我們達到啟用的狀態。
如果一位領導者只考慮個體的感性,只是自主選擇,那麼這個團隊必然會在TA的個人專制下失去活力,而TA本人也會在眾多事物的決定中疲於奔波。
我稱這種現象為對自我自由的專制,TA自由,卻也只有了自由。
那麼真正的自由該怎樣獲取呢?
04 自由的中庸之道
回溯自由的定義——解放自我,自我掌握自我,不受外界的擺佈和為自由付出代價!
我們獲得自由的同時也必然會失去自由。
我們決定自主選擇,便放棄了他人代替我們選擇,比如,當我們在自主選擇自己的大學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排除了父母的選擇。
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我們可以保留選擇權,並聽取他人的建議。
我們自主選擇,常常是為了獲得自主選擇的控制感。
在自主選擇下,我們常常會熟悉自主選擇的目標,從而減少模糊感,增加了我能夠控制周身的信心。
如果是他人代替我們選擇的話,我們就會對周身感到模糊,有種失控感,如果失控感達到極致,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
因此,追求自由的本質是掌握自我!
透過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多多獲取外界的資訊來加強自己對外界的瞭解和熟悉,增加自己的控制感和熟悉感,以此為基礎的自主選擇或者是交由他人選擇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熟悉和放心。
這樣的選擇不也是一種自由?
親力親為的自由固然使自己的自由發揮到了極限,體會到了快樂,但卻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而這種建立在資訊獲取之上的自由不僅僅使自己的控制感加強,也能得到好的結果。
此外,將選擇的權利交由他人亦是一種對他人的信任,在交由他人選擇後帶來的好結果也強化了自我對他人的信任,從而避免事事自主選擇而養成的剛愎自用,這種自由之道恰恰是我所推崇的。
人生而自由,這無可厚非。
“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則是在告誡我們,自由發揮到了極限就是對自由最大的誤解!
「P&P臨床心理實驗室」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為踐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搭建的一個服務型心理學平臺。
從「心」出發,做一個有溫度有力量的人,歡迎關注@豔說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