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書讀百遍意自現。這話,是不錯的,但也終究是要看人。
讀書,不是一定要把讀過的書反覆讀的。10歲孩童也可以讀《理想國》,能不能讀懂呢?我不敢說一定不能。但,有一點似乎可以確定,假使他在讀完之後立刻,或者過不多久,又重溫一遍,或許他能記住更多東西,可他的見解大機率是不會增加多少的。
假如在20歲時讀了一遍《理想國》,你感到晦澀難懂,但有一些的啟發,你也不要急著趕緊重溫,或又在較短時間內反覆閱讀。要知道,21歲的你,未必比20歲的你懂得太多,但如果是30歲再讀一遍,這一遍可能會比你20歲那年反覆閱讀10遍收穫更大。
書讀二遍,如故地重遊,需要時過境遷,需要士別三日,不可同日而語的功夫。如此,不費多倍之力,可增數倍之功。
讀書並非不可以,過於淺顯易懂的書,不必反覆讀,我們說常讀常新,這不假,可為了塑造一個常讀常新的假象,一個靜下心來慢慢品的假象,而反覆閱讀自己理解範圍內十分簡單的書籍,每每重溫,則收穫漸少,甚至一無所獲,不如再尋它作,以求高深,若實難理解,退而求其次。
閱讀,是無固定之法的。有的人,強聞博識,有大才,卻幾乎沒有重複閱讀過同一本書,卻對同類書籍廣泛閱讀,甚至涉獵甚廣。有的人,也確能做到半部論語治天下。但,你會發現,它的道理是一樣的:因人而異,因時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