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聖墓,簡稱“聖墓”,位於泉州城東門外的靈山南麓,是七世紀來到泉州的兩位伊斯蘭教聖徒“三賢”和“四賢”的安眠之地,1988年被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聖墓是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史蹟,與清淨寺共同見證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動。
“祥光瑞靄”籠罩的聖墓
泉州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靈山聖墓又稱伊斯蘭教聖墓,迄今已有逾千年的歷史了。對於泉州人來說,聖墓頗具神秘色彩,據傳這裡長眠著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兩位門徒,民眾尊之為“三賢”和“四賢”。這一傳說見諸書籍記載,最早為明崇禎二年(1629 年)刻印的何喬遠所著《閩書》。《閩書·卷 7·方域志·靈山》曰:“自郡東南折而東,遵湖崗南行為靈山。有默德那國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618—626 年)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此山。然則二人唐時人也,二人自葬是山,夜光顯發。人異而靈之,名曰‘聖墓’,曰‘西方聖人之墓’也。”靈山、聖墓、先知、賢者、異光,多種元素的互融互搭,使得聖墓成為令人充滿好奇的地方。
其實在何喬遠的《閩書》記載之前,就已有人記述過聖墓了——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泉州知府周道光在遊歷靈山之後,便寫下了《東郊靈山聖墓遊記》,但此文直到清乾隆年間才被收錄於《泉州府志》之中。周道光在遊記中稱:“泉州郡城之東仁風門,門之外半里許,稍折東南,遵湖崗行,望之壘然鬱然,祥光瑞靄,隱隱呈露,其中若有真藏焉者。問之土人,曰:‘此靈山聖墓也。’考之郡乘不載……”此外,周道光還記述聖墓有“鬣封者三”,即有三座墓,而且墓前“右有小閣,為禮拜所;左有疏軒可憩,面西南戶,可以遠眺”。明崇禎二年抄書《閩書抄》同樣記靈山聖墓有三座墓,並且指出三賢、四賢的名字叫“沙謁儲、我高仕”,另一座墓是他們的“高弟世許吧吧”附葬在旁。但如今聖墓內僅存三賢、四賢之墓。
伊斯蘭教聖墓展現了海洋貿易帶來的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往和融合。
極具特色的環形墓廊
聖墓入口處,立有一伊斯蘭教特有的尖拱形大門。沿路向上,便見一條石階淨白如雪,筆直地通向高處的聖墓。聖墓重點遺存包含兩座石墓、墓廊。按照伊斯蘭教墓葬風俗,墓葬形式應為頭北足南,身體側臥面朝西方,即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方向,泉州伊斯蘭教聖墓就是嚴格按照穆斯林規制安葬的,墓地坐北面南,依山而築,主體佈局由一圈半月形的迴廊環抱兩座石墓。兩座墓蓋石就是三賢、四賢的墓葬,東西向並排,各呈長方形。它們的尺寸明顯大於泉州地區發現的其他墓蓋石。墓蓋石分三層,底層四面浮雕蓮瓣紋,中層素面,最上層是橫截面呈“回”字形的頂蓋石。墓廊直徑 11 米,形狀呈半月形,就如伊斯蘭教的新月,具有典型的伊斯蘭文化特徵。
中國建築史學家、建築考古學家楊鴻勳早年到泉州靈山聖墓踏勘後表示,聖墓的兩座墓葬位於靈山的南坡,並在坡上開闢出一塊平地安置二墓。這樣,墓地周圍就形成了一個北部高,東西兩側逐漸低下的環形陡壁;依陡壁用塊石砌築了擋土牆,牆高出坡地,也兼擋雨水下洩。這種墓葬形制普遍流行於福建、臺灣及廣東部分地區。但聖墓依擋土牆修建了石構的環形墓廊,則是少見的。
兩座墓的墓蓋石整體造型符合伊斯蘭文化特徵,但最下層環刻的蓮瓣紋則是中國文化的常用裝飾。此外坐北面南、依山而築的選址符合中國傳統建築選址觀念。這些特徵顯示出海洋貿易帶來的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往與融合。據悉,伊斯蘭教聖墓所在的這座山叫作“靈山”,下面的村子叫“聖墓村”。而今靈山上還有很多阿拉伯後裔的墓葬,墓葬後半部分為典型的伊斯蘭教墓葬墓蓋石,前面部分則融入當地墓葬的傳統風格,體現了中阿文化的交融。
承載歷史的七方碑刻
聖墓迴廊下及擋牆壁中存有7方歷代碑刻,其中一方阿拉伯文重修聖墓碑記載了元至治二年(1322 年)泉州穆斯林集體重修聖墓之舉,另一方為永樂十五年(1417 年)鄭和下西洋期間來此的行香碑。
阿拉伯文重修聖墓碑位於墓廊正中,為阿拉伯文陰刻石碑,輝綠岩質,高 110 釐米、寬55.5 釐米、厚 12.5 釐米。碑文記錄了三賢、四賢事略,以及歷來受阿拉伯穆斯林尊崇和保護的情況,見證了泉州作為“東方第一大港”,外商雲集的盛況。鄭和行香碑立於聖墓左側迴廊。碑文稱:“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漠斯(今伊朗)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聖靈庇佑。
鎮撫蒲和日記立。”伊斯蘭教徒習俗,在海上航行,為祈求航行平安,會向真主祈禱護佑或向阿布·依斯克道進供,或舉行祈風。鄭和為伊斯蘭教徒,故而在第五次下西洋時,到靈山聖墓行香,祈求靈聖庇佑。這次“官方祈福”,促進了伊斯蘭教在泉州的發展與興盛,同時為泉州相容幷蓄的寬博胸懷再添一段佳話。
聖墓自元至治二年重修後,又歷多次重修,在清代便有五次分別為:清康熙三年(1664 年)、乾隆十六年(1751 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嘉慶二十三年(1818 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這五次重修均留有重修碑記。然在五塊重修碑記中,僅嘉慶重修碑記寫有“再建墓亭,懸匾額於其上”之語,其餘均未涉及墓葬建築的具體情況。
猶帶梅香的八景之一
聖墓前,有一方巨石屹立於巖盤之上,這便是古代泉州八景中的“玉毬風動”——風動石。石上鐫刻諸多文人墨客的題詞和詩句。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也在石上鐫下“碧玉毬”三字,後人又於其旁勒有“天然機妙”之語,隱有讚美此地風光之意。現代遊人由是腦洞大開,稱此石是“從聖地麥加飛來之聖石”。巨石背面,巖盤延伸出一方可納百人的平臺,乘高臨下,靈山遠處的景色一覽無餘。
據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原主任黃真真介紹,靈山自古為文人墨客所喜歡,明代泉州文人生活風雅,喜歡到靈山賞花小酌,風動石上也留有歷代摩崖石刻,最為顯著的是這句:“對酌清樽看暮山,碩人尚未仗藜還。荒村寂寞煙霞杳,空有梅花滿谷間。”黃真真說,石刻詩句內容表明,古時候靈山有梅花。此外,清道光《晉江縣誌》收錄有明代尚書黃鳳翔《遊靈山睹僧墳詩》,詩曰:“磊磊碧石臺,瑟瑟白梅樹。遠瞰平遠疇,近臨樵牧路。豎子共躑躅,雲是古僧墓。涅槃不記年,邱壠猶如故……”可見當時聖墓前滿山盛放的是白梅。
黃真真介紹稱,古時,聖墓離江海不遠。站在風動石上向外望去,遠處即是一片廣闊江面,可以看到船隻來往穿梭。靈山歷來風景優美,三賢四賢的墓地選址於此,有遙望故鄉之意。再加上滿山瑟瑟白梅綻放,那番意象如今追憶,猶似梅香沁人心脾。 【來源:泉州晚報記者 吳拏雲/文 陳起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