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勢恢宏的水晶宮到象徵和平的“原子球”,近代以來的各類大型博覽會注重用先進的科技激發人們對未來的展望,用海納百川的態度鼓勵各國交流,用包羅永珍的展品啟迪民智。它的每一次舉辦,都引領時代發展、產生思想碰撞,不斷促進人類的學習與進步。
「在夜幕中看到電燈光」
1851年5月,英國倫敦舉辦萬國工業博覽會,即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博覽會。彼時的倫敦,是一個富有的城市,也是先進的製造中心。從棉紡織業技術革新、瓦特蒸汽機改良和廣泛使用,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機器製造業基本實現機械化,英國期待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的集中展示。
作為這一時期的“世界工廠”,英國人展示了產業資本力量推動下的高超製造能力。工人採用當時非常少見的玻璃和鋼材,以驚人的速度在海德公園一角搭建起水晶宮。水晶宮通體透明、氣勢巍然,公園內幾棵不便搬遷和改造的大榆樹被保留下來並巧妙地點綴其中。歐美各國紛紛響應,各類先進的機器、工業品、藝術品進場參展,讓整個水晶宮顯得富麗堂皇、璀璨奪目,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神奇魔力以及資本世界上升時期的繁華絢麗。
1851年,寓居倫敦三年的馬克思,大部分時間在大英博物館開展理論批判;恩格斯則在經營曼徹斯特家族工廠之餘,積極從事革命活動與理論研究。兩人都注意到這件大事,並在合著《流亡中的大人物》中提及:“工業展覽會在流亡者的生活中開闢了一個新的紀元。”
在博覽會閉幕前夕,馬克思饒有興致地入場參觀。他在1851年10月13日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提及了自己的觀感:“英國人承認美國人在工業展覽會得的獎,在一切方面勝過自己。一、橡膠,有新的材料和新的生產工藝。二、武器,有連發手槍。三、機械,有割草機、播種機和縫紉機。四、銀版照相第一次大量應用。五、航海中的快艇。末了,美國人為表示自己也能夠提供奢侈品,特陳列加利福尼亞金礦的巨大金塊一塊和純金的餐具一套。”
馬克思尤其重視新產品、新技術的發明應用。《資本論》第一卷中有這樣的記述: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專利的說明書中,他沒有把自己的蒸汽機說成是一種用於特殊目的的發明,而把它說成是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發動機……1851年,他的後繼者,博爾頓—瓦特公司在倫敦工業展覽會上展出了遠洋輪船用的最大的蒸汽機。
歷史上,英國先後舉辦過三屆世博會。其中,倫敦還於1908年同時舉辦了世博會和奧運會。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地標性建築“原子球”誕生於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由9個直徑18米的空心金屬球體組成,既寓意不能忘卻原子彈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又昭示核能、太空等新興科技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新華社發
在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法國共舉辦過7次世博會。在1881年巴黎電力博覽會上,愛迪生的電燈和發電站、輸電網讓人們在夜幕中看到了星星點點的燈光。1889年,白熾燈點綴的埃菲爾鐵塔閃耀塞納河、驚豔全世界。走出世博會的電燈,自此進入千家萬戶、照亮海角天涯。
此外,第一輛汽油發動車在巴黎世博會上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工業革命向能源革命、交通革命的延伸,讓世界變小、變平,極大拓展了人們的社會交往範圍,也極大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
1893年,雙目失明的作家海倫·凱勒全程參與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她用指尖劃過船的模型、南非鑽石、留聲機、電話機等,在黑暗、無聲的世界裡感受到了現代工業帶來的強烈震撼與巨大驚喜。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凱勒表示參加博覽會的三個星期,使她“從童話故事和玩具邁到了對現實世界中的真實而平凡事物的熱愛”。展品當中“有世界的光明”,可以“看到世界的未來和希望”。
「“開風氣而勸工商”」
1851年,英國萬國工業博覽會透過外交途徑向清政府發出參展邀請,遭到兩廣總督的直接拒絕。最後獲得展會獎章的,是滬商徐榮村以私人身份寄送的12包“榮記湖絲”。據統計,清政府總共收到80次世博會邀請,卻只去了13次。
1903年,日本在大阪召開博覽會,擬將中國、朝鮮、印度等民族的部分習俗在“人類館”進行別有目的的集中展覽。留日學生予以強烈抵制,國內知識分子表示極大憤慨。《大公報》評論:“將黃帝之子孫、文明之種子作種種醜態以取笑於廣眾。隳我聲名,失我體面。”
歷史不能忘記,前進永不停息。辛亥革命前後,中國人迎來了實業救國、實業報國的覺醒年代。1910年,浙商陳琪創辦南洋勸業會。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次面向世界舉辦的大型博覽會,主要目的是“開風氣而勸工商”。上海、南京等地實業界備受鼓舞並積極響應,絲、茶、瓷器、漆、皮、玉等中國傳統專案及新型手工業、製造業產品紛紛亮相。魯迅還曾專門組織200多名學生,從紹興經杭州、嘉興、蘇州到南京參觀。
1915年,為紀念巴拿馬運河通航等,美國在舊金山舉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國實業界再次出征,共獲得獎章1211枚。相比於獲獎,此次參展更重大的意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紛爭的縫隙中,尋找中國工商業改良振興的契機,用好“中國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
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開幕式。圖片來源:《博覽會史話》
1939年,美國在紐約、舊金山兩地舉辦雙城世博會,數次來函“熱望”“甚望”中國參加,並熱切表示將提供艦艇運送展品參展。此時,中國正處於全面抗戰之中。“當此日本對我施行侵略之時,我如能有所舉動,實足昭示世界,以我並未自認挫敗”,顯然會有力提振民氣、表明立場、爭取國際正義力量同情和支援。國際社會對中國參展抱有極大期待的事實,也昭示著反法西斯戰爭的人心向背。
最終,在愛國華僑的大力支援下,規模宏大的“中國村”堅強地出現在世博會上,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觸動。
「“太陽已從東方升起”」
據不完全統計,1938年至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和解放區,共舉辦過大大小小各類規模、不同層次的生產展覽會193次,展出內容涵蓋生產工具、農作物、果類、畜牧、藥材、狩獵、林業等。
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革命無不勝。皖南事變後,陝甘寧邊區正是依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扛過了艱難時刻。
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不能被動“依賴”敵人,每個根據地都必須建立小型兵工廠,達到步槍、彈藥和手榴彈均能自制的程度。1939年5月1日,陝甘寧邊區工業展覽會上出現了我軍自己製造的第一支步槍——無名式馬步槍。毛澤東同志一見到它,趕忙拉槍栓、瞄準星,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槍造得很好嘛,也很漂亮啊,要創造條件多生產。”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連續舉辦三屆全國農業展覽會、兩屆工業交通展覽會。在第一屆全國農業展覽會上,來自浙江奉化石門村一株高24米、重125千克的“毛竹王”震驚四座。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認為應當深入調研、擴大其影響力,便派專人前往調研培育方法,還運送了一株毛竹到莫斯科萬國博覽會上展出。在第一屆工業交通展覽會上,我國第一臺鐵路幹線用的內燃機車亮相,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國工業化的飛速發展。
與此同時,新中國還積極組織參加了一系列國際博覽會。一方面,展示新中國發展成就,講好新中國的故事;另一方面,努力打破資本主義國家封鎖,向各國學習新技術、新工藝。
由上海市政府和國際展覽局合作共建的世博會博物館,形象展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盛況。蔣迪雯攝
在1956年的法國國際博覽會上,男性觀眾多關注中國的機器和鋼材,女性觀眾則對中國的刺繡工藝、絲綢製品愛不釋手。意見簿上寫滿了題字、留言,新中國所取得的發展進步得到了各國人民的肯定和祝福。
在1957年的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國際博覽會上,人們感嘆古老中國魅力無限,新中國的現代工業發展則“顯示著太陽已從東方升起”。此外,1955年波蘭波茲南國際博覽會、1956年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國際博覽會等,都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
1982年,主題為“能源推動世界”的世博會在美國諾克斯維爾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走進世博,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在世界大型展覽舞臺中的首次登場。中國館的特色工藝紀念品,幾天內就被搶購一空。中國館成為這屆世博會上觀眾的首選,佔到日參觀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百年風雨路,圓夢看今朝。從被動赴賽到主動辦展,從閉關鎖國到高水平對外開放,從落後的農業國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個更加開放、更有擔當的中國一步步走近世界舞臺。從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到2021年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個底氣更足、信心更強、心態更穩的大國形象日益清晰,“中國機遇”必將惠及全球。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夏斌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項建英
題圖:1878年巴黎世博會中國館(展區)的資料照片
來源:作者:曹東勃 梁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