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福建泰寧擁有壯美的丹霞地貌和原始的自然生態,近年來,除了因地制宜發展旅遊業,當地還在懸崖上種起了鐵皮石斛。在懸崖上的鐵皮石斛要怎麼種、又如何收呢?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揭秘。
這是一株仿野生的鐵皮石斛,為什麼叫鐵皮石斛?是因為它的表皮顏色是鐵紅色的,又因種在石壁上,所以得名鐵皮石斛。為什麼要把石斛種在石壁上呢?因為這裡的地質屬於青年期的丹霞地貌,岩石富含多種礦物元素,是野生鐵皮石斛重要的生長地。但因為野生鐵皮石斛非常少,現在成了保護植物,不能採摘。所以幾年前泰寧當地想了很多辦法,在仿野生環境裡培育鐵皮石斛。普通大棚種植的鐵皮石斛一斤在100元左右,而仿野生鐵皮石斛的價格一斤是四五千元,特別是它的乾貨製品像鐵皮楓鬥,一斤要三萬多元,現在已經走入高階市場。
仿野生的鐵皮石斛為什麼賣這麼貴,這也和它高難度的採摘有關係。平日裡,這些採藥師傅們基本都要爬上兩三百米的崖壁,他們採摘時並不會把石斛連根拔起,而是用剪刀在接近根部的位置剪斷,這樣既不會破壞崖壁的生態,留下的根還會繼續發芽生長。
那麼仿野生的鐵皮石斛是怎麼種出來的呢?首先是育苗組培,育好的苗還要進入大棚進行馴化。
這裡栽苗用的不是土壤,而是松樹的樹皮。這些樹皮都經過了高溫殺菌和蒸煮,模擬崖壁上的生態環境。石斛的小苗在大棚裡成長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會被栽植到杉木上,小石斛就開始挑戰純野外的生長環境了。
仿野生石斛從種苗到最後成熟,最少要經歷大概六年左右的時間,這也是它價格昂貴的原因。所以當地的鄉親們都把鐵皮石斛稱為增收致富的“仙草”。
現在鐵皮石斛已經成為泰寧林下經濟的支柱產業,當地建立了四個合作社、帶動農戶200多戶,原生態種植面積達兩萬多畝。下一步,當地還準備把丹霞風光旅遊和生態茶園、鐵皮石斛採摘融合在一起,讓更多的人走進泰寧,瞭解鐵皮石斛的獨特魅力,真正地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飛簷走壁採藥人
仿野生鐵皮石斛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市場的認可也離不開種植產業的創新和努力。下面跟著記者一起去認識幾位飛簷走壁的“採藥人”,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我叫朱孔才,在這片懸崖上種石斛已經十年了。我的爺爺就曾經在這片懸崖上採過鐵皮石斛。每次下懸崖我們都會全副武裝,才能確保安全。
懸崖上能夠身輕如燕,練就像平地上行走的本領,都是天天爬出來的。兩三百米高的懸崖峭壁,一天至少兩三趟,我爬過最高的懸崖有370多米。
我是浙江溫州人,十幾年前一直在外闖蕩,開過公交車、賣過鞋子、做過酒店,什麼都幹過。在國家創業專案的幫助下,我開始試種仿野生鐵皮石斛。一開始也失敗過,育苗發芽率很低,後來縣裡請來了高校的科技人員。在專家的幫助和自己的摸索下,慢慢地,就成功了。我爺爺那代人僅僅是採野生石斛,而我們終於掌握了人工培育的技術,讓石斛變得越來越多,讓石斛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
這些都是我的小夥伴,他們各個身懷絕技,有的還成了景區攝影師追捧的男主角,他們也有了很多粉絲。鐵皮石斛這棵“仙草”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福建省泰寧縣長興村村民池偉:我現在是在這邊買房子了,在縣城買好了。
福建省泰寧縣長興村村民 溫金華:以前只是跟著我那些師傅去玩一下,結果慢慢就愛上這個東西,就變成了自己的職業。
當地老百姓靠這個鐵皮石斛,能不用到外面去打工,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從事這個行業,能賺到錢,一家其樂融融全部生活在一起。把一個小的事情,做成一個大的產業。
為了帶動更多的鄉親們致富,我們成立了合作社,有100多個村民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掌握了種植技術。合作社現在有100畝育苗基地,有一萬來畝山,還開了個鐵皮石斛主題民宿。村裡的鄉親們因為鐵皮石斛產業的帶動,也都蓋上了三層小洋樓。因為有效益,鄉親們也更有幹勁,下一步我要帶著大家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來源: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