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品是從對痛苦的理解中產生的,而那些從痛苦中產生的作品將為世人帶來歡樂。
19世紀歐洲富有家庭在客廳放置鋼琴,以備家庭成員或來訪的音樂家演奏。他們經常邀請音樂家為朋友或家人演奏。
19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在歐洲興起,藝術家批判地繼承了古典音樂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他們強調音樂要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提倡音樂標題化,重視對民間音樂的汲取,發揚音樂的民族特色。在音樂手法上,它賦予作品更強烈的誇張性,突破了古典音樂的結構限制,具有高度自由感;在音樂形式上,它以單樂章題材的器樂小品為主,如敘事曲、幻想曲、圓舞曲和夜曲等都是音樂家喜愛的形式。浪漫主義者特別強調音樂的原創性,他們的並不真正把音樂看成是純客觀的美,而是熱愛詩意的大自然、感傷的情緒和抒情的效果。浪漫主義音樂崇尚對主觀感情的宣洩,對自然和對未來的幻想,並透過多種形式,激起聽眾的共鳴。
歌曲之王
舒伯特(1797—1828年)出生於維也納,父親是一位知名的音樂教師,他常給兒子講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從六歲起,舒伯特跟隨父親系統地學習音樂,同時學校裡也開設了音樂課。在美好的童年時光裡,他愛上了小提琴,在父親的指導下,演奏水平進步神速。對舒伯特的音樂才能,教堂樂隊長霍爾澤都被驚得目瞪口呆,他甚至完全教不了舒伯特任何東西。1808年,年僅十歲的舒伯特,考進了皇家音樂學校,並在教堂童聲唱詩班擔任領唱。他學習了莫扎特(1756—1791年)的交響曲以及大量不同音樂形式的曲譜,還經常欣賞歌劇,這些學習為他後來高超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舒伯特的音樂天賦引起了皇家音樂學校首席作曲家薩列裡(1750 —1825年)的注意,他決定親自教授舒伯特高階音樂和作曲理論。
舒伯特(1797-1828年)是奧地利作曲家,處於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期,享有“歌曲之王”的聲譽。其最著名的歌曲有《搖籃曲》、《魔王》、《 野玫瑰 》等。圖為《弗朗茨·舒伯特》肖像畫(1825年)。
舒伯特以歌曲創作而聞名,他的一生共創作了600多首歌曲,是名副其實的“歌曲之王”。後來,他的器樂演奏造詣也逐漸為人們認可,其中以《魔王》和《小夜曲》最具代表性。1815年創作的《魔王》,是一首具有悲劇色彩和哲理內涵的敘事曲,取材於詩人歌德的同名詩歌。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在一個寂靜的黑夜,一位慈愛而勇敢的父親,懷抱著發高燒的孩子,騎著駿馬在黑森林裡狂奔。森林裡恐怖的魔王,想要吃掉這個孩子,便不斷引誘他的魂魄。孩子非常害怕,連連驚呼,父親為保護自己的孩子,與魔王殊死搏鬥。然而不幸的是,孩子最終抵抗不住魔力,在父親的懷抱中死去。魔王如願以償,最終吸食了孩子的魂魄。《魔王》採用通譜手法,氣勢宏大、一氣呵成。舒伯特利用音色變化和感情處理技巧,來豐滿地表現旁白、魔王、父親和孩子四個不同角色,透過不同的旋律,配以相應的唱腔,表現出每個角色的特點和周圍環境,使得曲調自由發展,形式完美,結構和諧。
《小夜曲》,根據德國詩人和作曲家萊爾斯塔勃的詩篇譜寫而成,是舒伯特短暫生命中最後完成的獨唱藝術歌曲之一。它的旋律纏綿委婉、悅耳悠揚,常用吉他進行伴奏,是向心愛之人表達情意的最好禮物。青年男女間的深情對白,在鋼琴和吉他的烘托和導引下展開。隨著感情的昇華,樂曲走向第一次高潮,在男子懇求和期待的狀態中結束。靜謐的間奏之後,樂曲轉入大調,情緒更為激昂,第二次高潮隨之形成。由第二部分引申而來的後奏,彷彿愛情的音符在小夜曲動人的旋律中跳躍、迴盪。舒伯特的小夜曲雖無歌詞,但聽眾依然能感受到它包含的真摯而熱烈的感情。
舒伯特不但繼承古典主義音樂的傳統,而且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儘管舒伯特英年早逝,可他卻賦予短暫寶貴的生命以無限的激情與創造力,在30年的人生歷程中,奉獻了一千多件音樂作品,極大地推動了歐洲音樂的發展。
鋼琴之王
李斯特(1811—1886年)出生於匈牙利的雷汀,幼年即為鋼琴神童。他先後師從多位鋼琴名家,一生將鋼琴技藝發展至無與倫比、登峰造極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作為一種樂器的表現力。1822年,他來到維也納,拜皇家音樂學校首席作曲家薩列裡和貝多芬(1770—1827年)最得意的弟子、著名鋼琴教育家車爾尼為師,刻苦學習鋼琴作曲。一年之後,李斯特在倫敦舉辦個人演奏會,因其完美的表現,受到英王喬治四世的隆重接見。後來到巴黎,他在法國作曲家柏遼茲(1803—1869年)和波蘭鋼琴家肖邦( 1810—1849年)的指導下,音樂造詣更上層樓。1848年至1860年,他出任魏瑪公國宮廷樂隊長,指揮了大量優秀作品,特別是他的女婿、德意志著名音樂家瓦格納(1813—1883年)創作的歌劇,使魏瑪公國成為與維也納比肩的歐洲音樂中心。晚年的李斯特,接受聖職、成為神父後,不減對音樂的熱情,創作了大量的宗教音樂,其中包括《基督耶穌》和《聖瑪麗亞軼事》等。他還致力於音樂教育,培養了很多音樂大師。
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年)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將鋼琴技藝發展到無與倫比、登峰造極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演奏的表現力。圖為李斯特照片(1858年)。
作為著名的鋼琴家和指揮家,李斯特深受義大利“小提琴王子”帕格尼尼的啟發和鼓勵,決心在鋼琴上創造更大的奇蹟。他的演奏風格,繼承了貝多芬的動力性特點,並發展成一種為音樂會服務的炫技性格調。在作曲上,他主張將音樂標題化,獨創了交響詩體裁和自由轉調技巧,將詩歌內容和情感融於交響樂,大大昇華了交響樂的藝術價值,為無調性音樂的興起和流行奠定了理論基礎。他賦予管絃樂新的藝術形式,採用主題變形和單樂章結構,確立了與充滿學院氣息的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浪漫主義原則,將鋼琴藝術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成為了浪漫主義的藝術大師、舉世公認的“鋼琴之王”。
圓舞曲之王:
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出生在維也納,六歲時在家裡的鋼琴上彈奏出自己構思的圓舞曲,八歲能獨創圓舞曲。他的音樂天賦卻使父親深感不安,因為老約翰·施特勞斯希望兒子將來成為一個銀行家,而不是一個音樂家。儘管如此,小約翰還是痴心不改,在從藝道路上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從19歲起,他在歐洲各地舉辦巡迴音樂會。1848年維也納三月革命後,他相繼擔任國民軍樂隊隊長和宮廷音樂總指揮,寫下了大量的圓舞曲、波爾卡舞曲、卡德雷爾舞曲和進行曲。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他在美國演出時,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當然,他的名字最終是與老約翰和圓舞曲聯絡起來的,他繼承了“圓舞曲之父”的事業,將圓舞曲推至頂峰,贏得了“圓舞曲之王”的稱號。
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是奧地利作曲家,他繼承“圓舞曲之父”老約翰·施特勞斯的事業,一生創作了400多首圓舞曲,將圓舞曲推至頂峰,贏得了“圓舞曲之王”的稱號。圖為維也納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塑像。
不過,施特勞斯的作曲風格有別於父親,他將目光投向青年學生和民族主義者,《捷克波爾卡》、《塞爾維亞進行曲》等反映了波希米亞人和斯拉夫人爭取民族獨立的強烈願望。總體上,他的創作活動分為三階段:早期以維也納圓舞曲模式為基礎進行創作,但在作品中突出了音樂表現力;中期為創作的黃金期,作品從青澀走向成熟,從鋒芒畢露轉為沉穩內斂;後期持續時間最長,逐漸將重心放在輕歌劇的創作上。他一生作曲多達四百餘首,其中《春之聲》、《美麗的五月》、《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都是經典之作。他成就了《藍色多瑙河》的傳奇,《藍色多瑙河》也成就了他的偉大。1899年,施特勞斯與世長辭,維也納舉辦了十萬人參加的盛大葬禮,人們相信他將在音樂世界裡永生。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是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浪漫主義傑作,被奧地利人民公認為第二國歌。它採用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模式,由序奏、五段小圓舞曲以及尾聲三部分組成。序奏初始,如同黎明的曙光照耀平靜的河面,喚醒沉睡的大地,多瑙河水波光粼粼,小動物們都跑出來歡快地覓食。在這春意盎然的背景下,圓號吹奏出這首圓舞曲的第一個轉折,活潑輕盈、連貫優美,象徵著黎明的力量。緊接著,五段小圓舞曲相繼登場,都包含了相互映襯的主題和旋律。第一小圓舞曲描寫多瑙河畔的人們陶醉在大自然中,歡快、忘情地起舞。第二小圓舞曲構思巧妙,富含變化,描寫了身穿鵝絨舞裙的美麗姑娘們,在阿爾卑斯山下縱情舞蹈,畫面明豔動人。第三小圓舞曲主旋律呈現歌唱和舞蹈的雙重特色,新穎又不失親切。第四小圓舞曲自由奔放,沁人心脾。第五小圓舞曲是前四支小圓舞曲的繼續和發展,一段歡騰熾熱的音樂,將人們帶到多瑙河的小船上,愜意的盪舟畫面映入眼簾。最後全曲的尾聲,在暴風驟雨的狂歡氛圍中結束。
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位於維也納,原為奧地利皇家宮廷歌劇院,是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初為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始建於1861年,二戰中被盟軍炸燬;重建以後,這座殿堂又給人們帶來了魅力獨特的音樂盛宴。
小專題: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年)是奧地利18世紀偉大的音樂天才,第一位不依附於貴族的自由作曲家。這位“音樂神童”,3歲會彈琴,4歲開始創作,12歲寫成第一部歌劇,14歲因創作的第一部正歌劇《米特里達特》一舉成名,並受到教皇的獎賞。青年時期,莫扎特更成為貴族的寵兒,接受過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特里薩的獎賞性擁抱。他的代表作有《費加羅的婚禮》、《唐·喬瓦尼》、《魔笛》等,他的天才讓每一個人的激情都轉化為美和音樂,充分展示了人類的靈魂。
《話說世界》是國家出版基金專案,由著名世界史專業教授和研究員組成編委會,由世界史專業教授和博士為主組成創作隊伍。《話說世界》共20卷,每卷約25萬字,並配450幅左右精美圖片,內容囊括了從史前至2018年的世界歷史。詳實充沛地介紹世界歷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歷史的曲折發展軌跡,並以豐富精美的圖片再現歷史現場。
【內容簡介】
《民族時代》(待出)是《話說世界》的第10卷,本書圖文並茂地從世界各國或地區的政治、文史、思想、藝術等多維度生動敘述了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特別是歐洲的民族主義。拿破崙戰爭過後,歐洲很多國家的邊界得到重新劃定,擁有共同歷史和文化的民族試圖組建獨立的國家,並時而獲得成功。拉美獨立運動也如火如荼展開。日本透過明治維新走上擴張之路。
【主編簡介】
顏玉強,南京大學歷史系1989屆英國史碩士。畢業後在人民出版社擔任編輯。1995年,與出版界前輩共同創立北京大江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擔任總編。2015年至今為獨立圖書策劃人。代表性的策劃並主編有《西方哲學畫廊》(7冊,貴州人民出版社)、《中外文明同時空》(6卷,入圍第11屆上海圖書獎,獲得首屆文匯•彭心潮優秀圖書出版基金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再現世界歷史》(100冊,臺灣暢談出版社)、《再現世界地理》(100冊,臺灣暢談出版社)、《再現中國地理》(100冊,臺灣暢談出版社)。 著作:《戊戌變法》(臺灣莎士比亞出版社)、《五四運動》(臺灣莎士比亞出版社)、《海上人事》(鷺江出版社)、《青田人在荷蘭》(中國華僑出版社)、《安徽人文地理》和《安徽城市地理》(臺灣莎士比亞出版社)等。譯著:《牛津英國史》(合譯,商務印書館)、《里根自傳》(合譯,東方出版社)。
【作者介紹】
姜守明,南京大學世界專業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述有《從民族國家走向帝國之路》等。
湯曉鷗,南京師範大學世界史專業碩士
朱文旭,南京師範大學世界史專業碩士,學術論文有《探析亨利八世與波爾的決裂》等。
本文已經獲得話說世界公號授權釋出
本內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話說世界》20卷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