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談樂炎 江西浮樑報道
綠色的青苔、古樸的房屋、斑駁的牌坊、大紅的燈籠和綢帶交相輝映,在江西浮樑縣蒼溪村行走,有一種時光穿越感。
這是一場名為《幻鄉·滄溪風華錄》的大型國風沉浸式遊戲體驗,由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與國風策劃機構風雅六合文化共同打造。在保留滄溪村古建築風貌的基礎上,主辦方進行多維氛圍實景搭建,透過3條主線和160多個支線,將祠堂、茶鋪、擂臺場、後山煙雨亭、朱門府邸、藏書閣等村內人文標的與自然景觀串聯,浮樑滄溪村的千年歷史逐漸被開啟。
字裡行間“有水有木”的浮樑,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東北部,千年瓷茶文化、千年縣衙文化、千年農耕文化、千年理學文化、千年商業文化的歷史積澱,使得浮樑厚重而內斂。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白居易的“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名句。
這些千年傳承的優秀歷史文化,都隱藏於浮樑一個個古歷史村落中,如何將“文化賦能鄉村”,是浮樑縣委書記胡春平重點考慮的問題,而這場《幻鄉·滄溪風華錄》,則被視為鄉創給浮樑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的一個有益嘗試。
“喚醒”的潛力浮樑文化底蘊深厚,雖沉寂卻有生命力,雖一隅卻又全域性性。供圖/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
“千年紅”喚醒沉睡的土地
作為千年古城,浮樑縣擁有一定文化積澱的古村落百餘個,其中特色鮮明、底蘊深厚、古建築保留較完整的古村落就有40多個。“在鄉村固有的資源或優勢中,生態與文化並駕齊驅,這兩者在鄉村有著天然的存在,又因為鄉村發展慢而得以保留。”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鬍鈺表示:“浮樑文化底蘊深厚,雖沉寂卻有生命力,雖一隅卻有全域性性,透過現代文化創意要素匯入,可以有效挖掘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探索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
2021年春節,一場名為“浮樑紅·守千年”的線上節慶文化新體驗吸引了億萬網友的關注——隨著浮樑第一代網紅“白居易”身著漢服漫步在浮樑古村落中,李方也穿越千年,品味了贛劇春回大地,觀賞了史子園的採茶舞,聽見了悠揚的琴簫合奏,聽見了傳統的鄉音鄉曲……
這次活動源自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自2020年提出的“中國節日發展創意計劃”,希望透過中國傳統節日煥新來推動整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而這個創意與浮樑縣委縣政府一拍即合,胡春平親自取名“浮樑紅·守千年”。
浮樑深度挖掘以港口村、滄溪村、嚴臺村為核心的浮樑過大年民俗與傳統,共探疫情期間過節新方式,集合了北京、上海、深圳等30個機構參與共創,動員了356名村民參與直播,打造了200多個短影片、微記錄和微劇:在線上,浮樑與央視網合作打造“雲村晚”,探秘浮樑縣千年之貌,實現特色文化的全面立體呈現;除此之外利用數字技術聚集傳統廟會的新年氛圍,推動線上線下聯動的創新節日體驗,吸引年輕人參與,打造新潮廟會體驗。
“浮樑紅·守千年”專案總策劃、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浮樑鄉創基地主任殷秩松表示,盤活文化資產、孵化優質內容、打造內容矩陣,由點拓面、連線成片、輻射全域,落實一次多渠道共舉的IP盛典,這是浮樑鄉創的一次重要實踐。
“中國現在不是鄉村太多了,而是鄉村不夠好。”胡鈺表示,大多數鄉村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與魅力,鄉創就是要以全新的觀念、全社會的力量、全身心的投入推動鄉村的全面振興。胡春平表示,浮樑的未來重點在鄉村、希望在田野。下一步浮樑就是要用鄉創的制度推動人才振興。殷秩松也表示:“浮樑在文化建設軟實力上,敢於嚐鮮也善於精準投資,這在縣域層面是不多見的。”
鄉創智庫團
胡春平表示,浮樑縣的鄉村振興模式是“四架馬車”圍繞“五個振興”——鄉創制度圍繞組織振興;浮樑田園計劃圍繞人才振興、文化振興;文創經濟圍繞文化振興、產業振興;“兩山”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產業振興、生態振興,而人才振興,則被胡春平認為是其重中之重。
“如今在鄉村空心化的大背景之下,鄉創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鄉村引進新的人才,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觀念與要素。”殷秩松說。
2020年10月,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基於其之前在各地的鄉創實踐,和浮樑縣委、縣政府共同探索出鄉創特派員制度這一首創性的制度,其目的在於探索文化創意進入鄉村的制度性保障,實現從自發到有組織的轉變、從零散到系統的轉變、從展示性到帶動性的轉變。
很快,全國各地有志於鄉村建設的人慕名而來浮樑,經過雙方深入的接觸瞭解,第一批26名鄉創特派員應運而生。
“好鋼用在刀刃上。”基於每個鄉創特派員的業務領域及自身特點,浮樑將每個特派員分配至與之相適應的鄉創領域——以寒溪村為例,作為鄉創特派員的瀚和文化董事長孫倩,她在村裡發起的“藝術在浮樑2021”藝術節專案,吸引來自5個國家的26位藝術家進入鄉村創作。她是將日本大地藝術經驗和理念代入浮樑的“藝術介入鄉村”的實踐者。為浮樑縣量身打造一個透過文化藝術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發展的區域性樣板專案,是孫倩及其團隊的目標。
胡鈺解釋道,鄉創特派員制度雖然借鑑了20年前源起福建的“科技特派員”制度,但與其不同的是,科技特派員制度主要以科技作為帶動要素,鄉創特派員制度則以文化作為主要動力,兼顧其他要素共同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當引入鄉創特派員制度後,浮樑的傳統文化之水被充分挖掘,這種影響力“啟用”了本地的村民。滄溪村一年老村民表示,參與了《幻鄉·滄溪風華錄》實景遊戲體驗後,他看到了久違“熱鬧”而有“文化”的滄溪,他為自己村有這樣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驕傲。
“文藝範”如何“變現”?
“做文化軟實力不是終極目的,它是產業興旺的一個藉助手段,文化賦能鄉村,最終要走上產業興旺之路,”殷秩松表示。
毋庸置疑,如何將軟文化“變現”,是擺在鄉村振興之路上的重要挑戰。
浮樑自古瓷茶文化聞名於世,一直以來,浮樑縣以茶為突破口,將優勢資源轉變為優勢產業,再將優勢產業轉變為主導產業,對於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提升經濟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僅鼓勵傳統茶產業發展是不夠的,2020年以來,浮樑縣在鄉創理念的構思下,進一步透過節日活動將“茶”的優勢與文化相結合,並基於茶、竹等資源優勢打造可持續的產業發展平臺。
基於對浮樑縣生態資源的考察,結合浮樑縣“十四五”規劃所提出的“建設兩山型現代產業體系”,浮樑進一步提出打造“兩山”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即在生態和環保的前提下,以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稟賦為依託,以科創和文創雙驅動,來探索在地資源的高附加值產業發展,讓資源更值錢,更能夠變現,為鄉村百姓創造更大的收益。
胡春平表示,用文化“變現”是一個漫長但又良性迴圈的過程,透過《幻鄉·滄溪風華錄》及“浮樑紅·守千年”活動,中國節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得到推動,也讓大眾看到更多的新鄉村、新生活、新風尚,重塑了大眾對浮樑的認知,點燃了大眾對浮樑鄉村的熱情,快速樹立浮樑鄉村振興的新品牌。同時也為浮樑帶來了新的無形資產,包括鄉村新IP、新內容、新商品、新餐飲,以及線上推廣帶來的新流量與新粉絲等網路資產。這都為浮樑產業發展積蓄能量,終將厚積薄發。
“浮樑的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之路是有普遍意義與借鑑價值的,只要充分挖掘,每個鄉村都會有獨一無二的文化,都會賦能到鄉村振興上。”殷秩松說。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1年7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