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品《青紗帳裡游擊隊員逞英豪》
韋其美
作品內容
從1938年起,八路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開始平原游擊戰爭。平原地區物產豐饒,人口稠密,侵華日軍急需控制這裡的鐵路等交通幹線以及煤炭等戰略物資,以便以戰養戰。因此,游擊戰向平原地區發展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為克服平原無山難守易攻的地勢缺陷,平原地區的抗日軍民創造性地發明了麻雀戰、堵門戰、車輪戰等游擊戰術,同時游擊隊還破壞公路、鐵路等交通網,使得敵人的汽車、裝甲車失去用武之地。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不斷壯大,誕生了平原游擊隊、水上游擊隊和鐵道游擊隊等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抗日隊伍。
埋伏在“青紗帳”中的游擊隊員
在白洋淀地區活躍的抗日武裝“雁翎隊”
1939年11月,在河北淶源縣的黃土嶺伏擊戰中,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擊斃了抗戰以來日軍級別最高的將領、陸軍中將阿部規秀,震驚日本朝野,極大地鼓舞了抗戰士氣。
在全民族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對敵作戰12.5萬餘次,鉗制和殲滅日、偽軍大量兵力,敵後戰場逐漸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主戰場,游擊戰爭顯示了巨大威力。
對此,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選段《保衛黃河》,均形象地展現出游擊隊員採用各種游擊戰術,英勇打擊日寇的革命氣概。1977年,韋啟美先生創作的油畫作品《青紗帳裡游擊隊員逞英豪》,其題目和內容都源自於《保衛黃河》中的一句歌詞。
為了創作這幅作品,韋啟美先生下鄉到冀中平原體驗生活,實地觀察高粱地,採訪曾參加游擊戰爭的農民,並以他們為模特進行速寫採風。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專門開闢的一個區域內,韋啟美先生歷時半年,終於完成了這幅意境飽滿深閎的革命歷史題材佳作。
韋啟美先生在作品《青紗帳裡游擊隊員逞英豪》前
位於畫面中心高舉駁殼槍的游擊隊長是整幅畫作中最突出的人物。他揮舞著手臂指向前方。一聲令下,身邊的游擊隊員們如神兵天降一般湧出青紗帳,眼中充滿著復仇的怒火。畫面中多個人物身體前傾,與地面呈45度角,從而彰顯出運動中的爆發力,游擊隊員銳不可當的氣勢躍然畫上。
此外,引人注目的是畫面右側回身投擲手榴彈的女隊員和正在拉響地雷的男民兵。他們的動勢與多數游擊隊員的運動方向相反,使衝向前方的隊伍產生了一個平衡的支點。在騰地而起的硝煙之中,隱約能夠看到猝不及防的敵人被炸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青紗帳裡游擊隊員逞英豪》創作稿之一
紙本炭筆 39×27cm 1977年
《青紗帳裡游擊隊員逞英豪》創作稿之二
紙本炭筆 27×39cm 1977年
此外,畫中光影的運用也十分精彩。在被安排為上、中、下三個由明到暗的畫面區域之間,色階豐富,過渡自然。即使在暗部的處理上,人物身上的衣褶紋路、肌肉線條仍依稀可辨。同時,在這場高粱地中展開的戰鬥中,游擊隊員的農民裝束以及在倒在地上的鋤頭等農具,進一步暗示和強調了抗日戰爭以廣大農民為群眾基礎的特點,由此說明這是一場人民的正義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