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第15條到第95條為王陽明的學生陸澄所錄。
陸澄,進士出身,官至刑部主事,在大禮儀政爭中因反對明世宗而遭罷黜,後悔過,世宗仍不喜其為人,不用。陸澄之所以為後人所知,就是因為他的傳習錄81條。
明孝宗之子明武宗朱厚照暴斃無嗣,首輔楊廷和為武宗起草遺詔,指定皇堂弟朱厚熜繼承皇帝位,即明世宗。但楊廷和主張明世宗視同太子即位,相當於過繼給孝宗當兒子,名義上成為武宗的親兄弟,稱明孝宗為皇考,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叔考。但明世宗堅持要以自己親生父親興獻王朱祐杬之子的身份繼承大統,即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考,稱孝宗為皇伯考。
雙方的鬥爭持續了三年,最後明世宗聖意獨斷,楊廷和為首的朝臣人多勢眾,誓死捍衛,兩百餘位朝廷大臣跪請世宗改變旨意,哭聲震天,至午伏地不起, 朱厚熜震怒,令錦衣衛逮捕為首者八人,下詔獄。群臣更覺義憤,衝至左順門前擂門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將五品以下官員134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86人停職待罪。事後,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共16人。
此次名分之爭實為政爭,如果世宗作為世子即位,官僚系統勢必維持舊朝安排,楊廷和便可繼續左右朝政,而明世宗以小宗入大統,則要重起爐灶,啟用新人。實際情形就是如此,明世宗啟用了張璁、方獻夫、徐階、俞大猷、胡宗憲、戚繼光等大臣名將,開創了嘉靖中興的新局面。
清朝同治帝是咸豐帝的獨苗,同治帝無子,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過繼於咸豐帝,登基為帝是為光緒皇帝,光緒與奕譞的父子關係被君臣關係所取代。
孔子第77代孫,襲封31代衍聖公孔德成和他的兩位姐姐孔德齊、孔德懋都是父親與丫鬟王寶翠所生,王寶翠在產後17天便去世了。兩位姐姐從小隻能認正室陶氏為母親,另有乳母餵養,與生母當面不能相認,見了面得稱呼“大小姐”、“二小姐”。
明世宗即位的時候才15歲,他有如此的見識,確屬非凡之輩。
王陽明的不少學生在大禮儀政爭中,不少都屬於楊廷和的保守守舊勢力,實際是隨大流而已,陸澄在其中只是一個小人物,世宗認定陸澄為反覆小人,其實只是不想任用保守勢力的藉口而已。王陽明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論爭,卻是革新派,支援明世宗的主張。從這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出,王陽明雖然學生眾多,遍及朝野,但並沒有在政治上形成小集團。
明世宗嘉靖帝信奉正統的朱熹理學,王陽明的心學與朱熹理學相左。朝廷定王陽明三宗罪:一是違旨不遵,擅離職守;二是事不師古,標新立異;三是異端邪說,非議朱子。嘉靖八年二月,朝廷下旨,褫奪王陽明新建伯爵位,下令禁止陽明心學傳播。
陸澄錄得81條傳於後世,也算是對明世宗的一個小小的勝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