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期的刑罰非常殘忍,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清朝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取消了一些殘忍的刑罰,比如“凌遲”就在1905年的時候廢止了。而“腰斬”在雍正時期就已經廢止,原因是此刑罰極其慘不忍睹,原因是被執行該刑罰的人不會立馬死掉,而是痛苦地在地上掙扎,除了劊子手外,一般人無法直視。後期的刑罰主要是“斬”“絞”兩種,比如“斬立決”“斬監後”“絞立決”“絞監後”等。所謂的“立決”並非立馬執行,實際上是對確定無疑的案件一定要執行,沒有迴旋的餘地,但是都會等到秋分以後,這就是所謂的“秋後算賬”。而“監後”就是“等等看”,等待犯罪事實進一步確認後再執行。
清朝的犯人一般要上枷鎖,但後期的枷鎖完全和宋朝的武松等人用得不一樣,清朝後期的枷鎖往往是有枷無鎖,犯人的腳上也沒有鐐,都是解放的,但是為了不使犯人逃脫,罪犯往往會被串鎖在一起。
這是八國聯軍在看守這些罪犯,他們的手是解放的,腳是串鎖在一起的,要逃跑恐怕不那麼容易,照片應該是拍攝於1900年。
從穿戴上看,這個罪犯很可能是義和團的,如果沒有人營救他,他或許等不到監後了。
執行犯人之前,往往會有廳、縣等將其驗明正身,給他們吃一頓好飯後再執行。如果是政治犯,或政治鬥爭失敗者,皇帝開恩後往往將其流放。我們最常聽說過的地方就是寧古塔,實際上寧古塔本沒有塔,只是一個地名,由於那個地方極為惡劣,或許能夠使罪犯能夠有一些反思。很多犯人到了寧古塔由於不能忍受那裡的嚴寒和一刻不能停的勞動,很快就死掉了。而罪犯的家人也往往被當地人強暴或淪為奴隸,當然由於犯人是沒有人權的,他們是敢怒不敢言。
清朝末年,政府失去權利控制,很多犯人被用錢贖回來了。
這三個囚犯被鐵鏈子串鎖了起來,三人達不成一致,難以行動。
這個人被當做動物一樣給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