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慶檔與好萊塢大片“霸佔”整個秋天的院線,《門鎖》這樣題材新穎的驚悚片,著實給觀眾拉滿了期待。雖然是翻拍自韓國同名影片,但從宣傳片露出的元素看來,無論是場景的選擇,還是形象塑造上,本土化的移植還是可圈可點。也慶幸沒有看過韓版,能夠更客觀的對影片進行評價。
縱觀全片,驚悚的氛圍烘托十分到位,開頭便是簡短的一場小高潮,特別是藉助鏡頭語言,模仿身體躺下視角與戴上耳塞後朦朧聽覺,給人帶來了沉浸式的現場體驗。
雖然佔用了較多時間,但也清楚的將故事背景交代,讓觀眾自然的接受了黑夜的主打環境,以及使得床底、衣櫃、門這些道具成了情節渲染的關鍵物品。
也許是因為前期發力過猛,後續的驚悚情節反而顯得略微疲軟,在“女主受迫害”的主線下,支線脈絡過於冗雜,難免讓觀眾丟失新鮮感。
不同人輪番的破門而入,使得封閉空間的緊張與壓迫減少了許多,而對最終Boss的暗示裡,顯現的也過於明顯。
上司的過分跋扈,保安的過分沉默,讓熟知套路的觀眾第一時間就會下出結論,最終真相的揭示又缺少了一定過渡,讓角色的出場突兀異常。好在演員的演技相對線上,對情節的疏漏彌補了不少。
餐廳裡,醫生的一個翻臉,短短几秒情緒、性格、身份三重資訊詮釋的淋漓。
即使在最後“逢人必迫害”的女主人設已經深入人心,但出場的這一個細節仍讓人感嘆。
可惜的就是,從一個暖男到小人的轉變上,影片沒有太多的交代,顯得人物不夠立體飽滿。
而另一位反派上司也沒讓觀眾失望,同樣是一個動作——細嗅牙刷,就已讓人汗毛豎立,變態心理、猥瑣本性不言而喻。
而保安這個角色相對就巧妙了很多,作為當紅流量小生,一個沉默加面癱的邊緣人物,既被賦予充足的戲份,又起到了掩飾演技的雙保險,不耽誤影片的完整內容,也在營銷上博足了眼球。
而作為另一個自帶話題的藝人,白百合就略顯平庸了,首先是擺脫不掉的青春少女的標籤,無辜善良的性格,受辱可憐的形象,這是常在大熒幕上的人設,並無過多可談。
不過,作為殖民本土後的一些元素,如剩女、相親催魂、職場應酬,演員還是切合的。
而立時年的女性,雖已過青春但仍然精緻,要強打拼但又孤立無助,所以白百合身上略帶少女感的氣質還是與代表群體相一致,產生共鳴也是當然。
作為驚悚片核心,最後在關注“獨居女性安全”的角度昇華,確實收場圓滿,反映的社會問題也尖銳清晰,並與現實話題密切,也算得上積極正能量。
在上述社會問題上的直指也留下了足夠的話題,為觀眾創造了豐腴的談資與想象空間。
不過故事內容的紕漏仍是詬病之處。
除了大反派交代較少以外,整體情節都有些斷層,更像是小劇情的疊加,而缺少一致的連貫,只能用黑影與女主共同入睡這樣的橋段,迫使觀眾跟著故事推理誰才是真正大Boss。
而真正的結尾又來的十分突兀,只用了幾個插敘便交代了醫生對女主的非分之想,缺少合理的帶入,而受害的一方在危險下的煎熬也是一筆帶過,讓倉促的感覺更有甚之。
如果忽略掉過分嚴謹的苛求,只為享受一把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門鎖》還是隻得去影院一看。導演在視聽上的用心,以及部分細節的刻畫,還是足夠讓人稱道,而獨到的選題也必將會為驚悚型別影片開啟一個新路徑,與更多元素碰撞出神奇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