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如何尋找“零號病人”?
其實,“零號病人”這個詞來自一個民間的誤傳。1980年,美國疾控中心的達羅博士在他的調查報告中,將與洛杉磯出現的多個艾滋病案例相關的一名男性標註為“patient O”(“O”是“Out-of-california”的意思,代表的是加州以外的病例)。但是一位知名記者卻將“O”誤寫成了“0(零)”,從此“零號病人”這個詞就傳開了,而它相對應的專業詞應該是“原發病例”(指的是在大面積擴散、且人傳人的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第一個將該傳染病帶入某個人群的那個感染者)。
確定零號病人主要透過分析DNA。在人畜共患疾病中,病原體從動物跳到人類宿主。從宿主動物到中間動物再到人類的每一次跳躍,病毒都會經歷隨機突變。這些突變會導致病毒的結構發生變化,比如冠狀病毒每次從一個生物體跳到另一個生物體時都會形成一種新的棘突。隨著新棘突的形成,病毒核苷酸的排列也發生了變化。因此,即使是同一種從蝙蝠跳到貓,再跳到人類的病毒,其核苷酸排列也存在差異,而排列越相似,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越密切。科學家可以根據核苷酸的排列差異來追蹤病毒在所有這些動物中跳躍的路徑,建立系統發育樹,這樣就能確定誰是宿主動物,誰是中間動物,又是誰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但是要確定零號病人,科學家們還需要確定最早感染的那批人類患者,並將這些人類患者體內病毒的DNA與系統發育樹上與人類最靠近的動物體內的病毒的DNA進行比較,才能從中篩選出零號病人。